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淫与熏陶,绝大多数人是有节日情怀的,爱附庸风雅的我,当然也不例外。多年前的元宵佳节就有感而发,写过一篇名为《元宵的妩媚》的散文,从文章的标题不难看出,这在辞格上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因此多少还是能够吸人眼球的。现在,如果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元宵,那效果又当如何呢?
其实单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妩媚"二字,给予人的基本感知,其主体要么气度高雅,要么惠质兰心,要么灵气袭人……借用现代文学中的"移情"之说,元宵之美首先表现为她的柔美,并且这种柔美无不流泻在那皎皎的月华之下,无不依附在那闪烁的灯火之上,无不寄托在那深情的言语之中。事实也的确如此,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尽管那素洁的月光并不能朗照大地,那点点的星光并不能引领前程,甚至还会给人一种清冷彻寒之感,然而正是因为有了溢彩流光灯火的反衬与烘托,这就使得乡村从飘香腊月开始氤氲的喜庆氛围,一直还在如丝如缕地延续着。除夕无疑是合家团圆、其乐陶陶的高潮部分,而元宵却成为了年轻后生必须外出务工经商的最后时限,酒桌上父母的嘱咐叮咛,卧室里儿女的绕膝撒娇,串门时弟兄的砥砺勉诫,全都融合在风情万种的柔美之中,这叫人怎么不为之留恋动容,不为之魂牵梦绕呢?
刚柔相济,柔中有刚。生活的辩证法告诉人们,元宵之美其次表现为壮美。"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生动地再现了元宵佳节灯火交辉、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形象地描绘出了满街游人彻夜歌舞、熙攘热闹的壮观场面。据说到了明代,元宵灯会由三夜改为十夜,同时将放灯规模发展为灯市了,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曾赋诗赞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现如今,许多大中城市也将元宵灯会作为特色名片对外推介,吸引无数市民争相观看"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胜景;而在广大乡村,舞龙灯、耍狮子、划旱船等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活动,依然是元宵佳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锣鼓响,脚板痒",想不加入其中都不行呢!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佳节,古时往往还与爱情连在一起,这就使得元宵有时还带点凄美的味道。"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这首元词生动地描述了元宵节当晚一边"灯火辉煌"、一边"情恨难长"的景致。为什么"情恨难长"?其中的原因分析起来并不复杂,在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严厉管制之下,中国古代的妇女是难得抛头露面的,特别是大家闺秀,平时深锁楼台亭阁,不能踏出绣楼半步,但在元宵这天却被破例,可以和男人们一起赏灯同乐,因此也就留下了许多男女幽会的佳话。"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凄惨委婉的元宵情诗,都说是欧阳修所作,但也有人说是朱淑真写的——其实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朱淑真的作品,因为总觉得女人的情感要比男人细腻些,也更容易伤感些。"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想不到吧,辛弃疾这位驰骋疆场的铁血男儿,居然也能细腻地描写出情人在元宵之夜相约时的那份焦急、那份等待、那份惊喜,可见爱情的力量多么强大!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之美还体现为甜美——当然,这需要从食用的角度来加以诠释。元宵又名汤圆,它与春节的年糕、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一样,都属于节日食品,一般以白糖、芝麻、豆沙、黄桂、核桃、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汤煮,可油炸,可蒸食,不仅具有团圆美满之意,而且还有御春寒、补脾胃、益肺气等等养生功效,轻咬一口,真是齿颊留香,美味无比呀!
无论是妩媚的柔美,灯会的壮美,还是温婉的凄美,可口的甜美,元宵作为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并且日久弥香,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