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世界上的美都是能够描述的,唯独三清山是个例外。三清山的美真的无法描述,甚至难以言及。
十亿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造就了这道方圆数百公里的岩石奇观。仿佛天底下所有的花岗岩都集中到了这里,它们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似人,似物,似自然界所有的精灵。我们应该感激脚下的这条路径,准确说是悬挂在峭壁上的人工栈道,它始于“西海岸”,依山临渊紧贴悬崖蜿蜒十华里,直达“东海岸”。我起初不解,明明一派崇山峻岭,何谓“海岸”?当我登临高处,踏上栈道,但见大雾弥漫,远处近处的山头岛屿般若隐若现。我方明白,这就是海,是一望无际雾的海洋。
据说三清山最初缘于药农的发现。地势险峻,自古人迹罕至,只有药农偶尔贸然进山采药。药农所见只不过冰山一角,但其描述足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勘察。勘察可谓地地道道的探险,历尽艰辛终于抵达山的腹地。置身在梦幻山水间,人们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惊讶得失语。更有可望不可及处,风景之绝妙无言形容。那一刻,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词——路,如果有一条路就好了。可是,这里有山皆绝壁,无水不悬流,修一条路谈何容易?事情终也未能难倒上饶人,他们把大胆的设想付诸实践,在悬崖峭壁上修筑了一条迄今世界上最长的栈道,完成了天堑变通途的壮举。
这样一条栈道如何修建,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一项用栈道之链串起风景明珠的特殊工程,是一件造福人类的善事。动工之初,曾遭受质疑,理由很简单,别说在景区内动土,即便动一棵草,也是生态之忌。这一点决策者早已经想到,故施以开发与保护并重之措,结果成效卓然。栈道在一片赞扬声中迎来了游人如织,连前来考察的联合国专家也给予了首肯,从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倘若没有这条栈道,那么人类将无缘分享大自然赐予的这份遗产,三清山也将永远养在深闺无人识了。
我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细节给我们提供了三清山生态保护的有力佐证:仅仅为了避开一棵树,栈道不得不变道或改变高度;行走途中,时而见到树的枝桠横陈眼前,它被支架撑起,行人只能向它低头,屈身而过;我无意中发现,一位清工在栈道下的悬崖上徒手攀援,目的是去捡拾一张游客随手扔下的废纸;还有一位清工,见我一路嗑着瓜籽,便尾随其后,细心地捡起我不慎遗落在地的籽壳。这一幕让我既感动又羞愧难当……
关于三清山,专家、名家盛赞有加,诸如:“天然博物馆”、“世界地质公园”、“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廓”、“全人类的瑰宝”、“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定能胜黄(黄山)岳(五岳)”……不一而足。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说过三清山的美无法描述,任何评价都可能是一叶障目。我到过许多名山,老家就在有名的张家界。我以为天下山水皆大同小异,故缺少游兴,每到一地,往往远眺一眼了事,连出国也不例外。尤其疏于登山,倒并非节省脚力,而是生性慵懒所致。不久前造访三清山,连我自己也不明白,竟然一反常态,鬼使神差般上了山。我不但没有后悔,甚至暗自庆幸。一条栈道决定了我和三清山的缘分,也正因为这条栈道,三清山才显得与众不同。我喜欢行走在栈道上的感觉,一种云中漫步的感觉。人置身在一道流动的风景中,每一步都值得珍惜和留念。即使闭着眼睛扶栏而行,也能感受到流动的画面在眼前依次展开,呈现。不时地,浓雾中夹杂的雨露珍珠粉末般撒落在身上,温润而爽凉。这一场景贯穿了始终,整个行程恍若一梦。
不知不觉中,已抵达栈道尽头,“东海岸”到了。回望来路,竟万分难舍,还想原路走一个来回。然天色已晚,只得下山了。
三清山,我还会来的。我想。还想告诉人们,不管你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出发,都该来走一遭这条栈道,等于当一回神仙。你愿意吗?
三清山的美真的无法描述,甚至难以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