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通渭人家的小康

时间:2023-12-16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漴文  阅读:

  2020年11月26日,是一个值得甘肃父老乡亲自豪和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甘肃省宣布,东乡县、临夏县、宕昌县、西和县、礼县、通渭县、岷县、镇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标志着甘肃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75个贫困县中,通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县。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也是“陇中苦瘠甲天下”核心区域,其环境特征是高天厚土,而此前的经济特征简单概括就是贫困。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通渭人家》描述了2002年5月在通渭的见闻。在接他去通渭的路上,司机听到火车一吼长笛后轰然的哐哐声说:“你听你听,火车都在说,甘肃——穷,穷,穷,穷……”贾平凹记下与时任通渭县县长的对话,县长说,“干旱和交通的不便,使通渭成为整个甘肃最贫困的县”。

  那时的通渭,突出表现是缺水、缺粮、缺钱。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019年春分刚过,我来到通渭。一路上,梯田层层叠叠,在一座一座的山坡上缓缓流动。沿途不时会在山洼里看见几户人家院落,在正由褐色转变成淡淡青绿色的杨柳树林间忽隐忽现。杏树的花苞鼓起,有豌豆大小,杨树、柳树的嫩芽发着油油的亮光。大多数田地都在入冬前铺上了地膜,等到4月中上旬杏花开的时候点种玉米;也有心急着外出打工的人家,已经开始点种了。

  步入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惊喜地看到农家上房的中堂字画,脑子里浮现起这些年通渭县由贫困走向小康的画面。

  粮食篇:成为粮食生产大县

  通渭缺粮是由于连年的干旱。过去介绍甘肃的农业省情,一直用“十年九旱”来描述通渭是典型的代表。除了旱灾,这个地方每年七八月还频发冰雹和暴洪灾害。实际上,这里的平均年降雨量是442毫米,从这个数字上看,通渭应属于半湿润气候,但雨水主要下在秋天,“春雨贵如油”用在这里一点儿都不为过。

  这里海拔较高,加上传统的“要吃自己种的麦子”的观念,过去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冬、春小麦,以及豌豆、胡麻、土豆、糜子、谷子等作物,遇到春旱,小麦绝收,会抢种救灾的荞麦等。主要的作物都是种在春天,收在夏天。雨来了,田收了。再加上曾经的耕地主要是跑水的坡地,遇上不均匀的自然降水规律,造成了通渭旱灾频发。

  天什么时候下雨,人是管不住的;但是下到地上的雨水怎么用,人是可以想办法的。

  为了解决旱灾的问题,通渭人在农业上做了三次大变革大行动:一次是修梯田,一次是调结构,还有一次是兴科技。

  修梯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渭县用人力加畜力修反坡梯田,坚持修了近40年,但进展慢,田块小。2006年起,县委县政府推广机械化梯田建设计划,提出“一年入疆拾花两个月,全家当年实现梯田化”的措施目标——拾棉花挣钱,雇推土机修田。修梯田由机械代替人力,看不到人海战术的场面了,常见的是推土机作业的情景。到2010年,通渭县又新增加了高标准梯田40余万亩。地平了,能留住秋天的雨水了,也能通过耕作措施,在深层的土壤中保持部分水分。有了好墒情,来年春夏之初小麦受旱灾的损失就下降了。

  通渭人为修梯田付出巨大的劳动投入,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今天,梯田还在修,只是修建目的已是提高梯田标准,将小块田地变大块,增加机耕作业道,提高机械作业水平。

  调结构

  “调结构”不像修梯田那么费体力和辛苦,但是需要转变思路,费的是心力,难度也很大。

  在初步解决了温饱后,地方政府经过深入研究,结合土地条件、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原因,做出了调结构的决策。先是压缩小麦面积,大面积种植洋芋。2000年前后,定西市决定实施“洋芋工程”,让农户把传统上作为蔬菜副食或度饥荒口粮的洋芋作为经济作物进行大面积种植。

  长久以来,通渭人形成了对种植小麦、存贮小麦以防备旱灾的根深蒂固的坚持。完成这样的结构调整,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实现这个转变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今天,如果你在七八月里来到陇中黄土高原,看层层梯田里洋芋花开,听到“洋芋花开赛牡丹”的浪漫感叹,便知道,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了起来。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兴科技

  2006年,随着一项叫作“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 ,在通渭这个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人均耕地5亩多,全县有近200万亩),但海拔高度多在1700米以上,因水分和热量条件不能种植玉米这个高产粮食作物的地区,可以种植玉米了。这项技术通过全田起垄覆盖地膜,从而提高地温保持雨水,把玉米的生态分布线提高到海拔2300米以上,把雨水的利用率提高到了80%。

  这项技术的推广 ,既需要农民转变观念,还需要每亩地投入近100元的现金成本。

  甘肃省在组织示范推广阶段,就研制配套了起垄覆膜机等各种机械,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实施了地膜补贴的政策,每亩地补贴了一半以上的地膜。2006年,甘肃省给通渭县安排了1万亩的试验示范任务,要求做多点儿试验的同时,组织相对集中的大面积示范。

  通渭过去只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零星种过玉米,但通渭人在旱灾年吃过返销救灾的玉米,印象中,玉米不好做口粮,是做饲料的粮食。虽然接受上有困难,但有了之前种马铃薯的基础,又有各种补贴政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起来要容易一些。难的是在集中连片的示范区进行推广。有些农户家的土地全部在示范片里,全种了玉米,就会担心家里没种小麦,没有白面吃;还有些农户固执地认为自己种的麦子磨成的面好吃。

  那年春节刚过,县委县政府即部署干部入户做工作。土地解冻前,17000余亩的连片示范区基本落实到户。

  惊蛰一过,地皮刚解冻,县上就组织培训农户下地铺地膜了,技术术语叫“顶凌覆膜”,目的是防止春天天干物燥风大,土壤里蓄积的雨雪水被大风抽干。一整个夏天,玉米长势喜人,种示范田的农户充满了期待。眼看丰收在望,八月份玉米结出了鼓鼓的果穗棒子,撒着欢儿地长着,可没料想一场冰雹突然袭来,十几分钟,玉米的叶子就被撕扯成了条条。虽然不像小麦被打得落了籽、绝了收那么惨,那景象也让人觉得失望。

  县上决定组织力量救灾,加强田间管理,把倒了的玉米扶起,争取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到了秋收的季节,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虽然遭遇了春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示范区玉米产量依然达到了750公斤,17300亩的玉米示范片生产了通渭县30%的粮食,在大灾之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通渭人给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个“雹打不倒的铁杆庄稼”的美誉。

  2007年,通渭县安排了10万亩的示范任务。有了第一年的结果,干部群众信心足,工作热情高涨。动员培训2006年秋天就开始了,秋覆膜和顶凌覆膜两项技术的推广,到春播前也顺利落实了。我记得很清楚,这一年春旱严重,头场透雨是6月22日下的,倒是没有遭遇冰雹灾害,示范区的玉米经受了严重的春夏旱情考验,又取得了成功。县上统计,这一年仅凭借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项,通渭县的粮食产量就超过了该县历史上粮食总产的最高纪录。

  如今,通渭县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洋芋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百万亩左右。通渭县也由过去的缺粮县变成了粮食输出县,成了国家粮食生产大县。由于种植作物生长规律与自然降水规律协调,地膜覆盖保水增温,近几年,旱灾已经不再是通渭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了。20世纪80年代几乎年年春天抗灾救灾的情景已经不再发生。

  通渭人缺粮的历史翻过去了。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技术,不仅解决了缺粮问题,也解决了缺饲草、缺燃料的问题。通渭的老百姓说,“一样有了样样有,样样有了百样有,百样有了填炕有”——老百姓不再铲草皮当薪柴了,山也慢慢地绿了起来。

  2007年,通渭县的粮食总产量是14.4万吨,2018年达到了43.8万吨,人均超过了1吨。

  水利篇:喝上了洮河水

  通渭这个县名直观地看,好像和渭河有关,似乎渭河从该县境内或县城通过。事实上,通渭缺水,境内没有一条真正的全年淌水的河流,倒是夏秋的雨水都基本上通过纵横交错的沟壑,以洪水的方式流入了渭河。

  通渭缺水,除了田地里缺庄稼吃的水,更缺家里人畜吃的水。贾平凹先生在《通渭人家》里描述的他在县城宾馆用水的情景是真实的。但现在那也已经成了历史。

  通渭遍布沟壑纵横的黄土地,所有的沟壑都是洪水为自己流入远处的渭河开出的通道。没有森林覆盖的黄土地留不住秋天才来的雨水。过去,通渭人大多数靠收集、存储在水窖里的雨水生活,有少部分的村落有山泉水,这样的村落后来逐步演变成了通渭的一个个人口中心。

  县城就是其中的一个。

  随着人口的增长,通渭县城的山泉水不够了,开始打井;井越打越深,出现干涸,供不上了,就在远处集雨面较大、拦洪条件较好的沟壑里修拦洪水库。依靠这样的水窖、泉水、井水、水库供应人畜饮水的通渭县城,在最近的2010年和2015年,也两次发生过因水库干涸而断水的困境。

  县水利部门的同志告诉我,2010年11月到次年6月,近7万人的县城,生活用水是靠从县城周边的几十个取水点每天拉水1300余立方米供应的。同样的事情2015年又一次发生。

  生活、发展、安居、乐业,必须先解决水的问题!通渭人的饮用水,只能想从远处调水的办法。

  我住的宾馆里没有水,服务员关照了,提了一桶水放在房间供我洗脸和冲马桶,而别的住客则跑下楼去上旱厕。小巷里一群人拥挤着在一个水龙头下接水,似乎是有人插队,引起众怒,铝盆被踢出来咣啷啷在路道上滚。一间私人诊所里,一老头趴在桌沿上接受肌肉注射,擦了一个棉球,又擦一个棉球,大夫训道:五个棉球都擦不净?!老头说:河里没水了嘛。(选自贾平凹《通渭人家》)

  通渭人饮水的困境,是整个陇中黄土高原区的典型代表。

  为了彻底改变陇中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在国家大力支持下,2006年11月,甘肃省启动了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

  这项工程难度很大。现在完成的工程仅在110公里长的总干渠中,就开凿隧洞18座,总长超过96公里。2014年试通水,如今,定西全境的大多数地方已经通水。2018年,通渭县的农村供水工程已全面完工,总投资近9亿元,全县8.7万农户,自来水入户8.1万户,行政村通水率达100%,户通水率达98.8%。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水窖等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谁能想到,通渭这个不靠河、不靠溪的贫水县,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贾平凹笔下通渭人家浆洗衣服缺水的情景不在,他们现在可以用水痛痛快快浆洗衣服了。

  交通篇:通了高铁高速

  解决了吃粮吃水难题的通渭县,仍然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难在缺钱上。县域内没有像样的工业,地方没有可靠、稳定的财政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就无法满足。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都需要钱。

  钱从哪里来?若要富,先修路。正如贾平凹《通渭人家》里“县长”说的,交通不便,一定是通渭贫困的原因,而且是基本原因之一。

  曾经多少年,就一条国道310线从县里穿过,这条路2004年才升级成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由县到乡到村,没有几条像样的道路。“看起来就在眼前,走起来得好半天”“冬天尘土飞扬,雨天洪水阻断”是过去千百年来通渭交通的真实写照。

  2017年7月9日上午9:15,随着由兰州开往徐州的G2028次和谐号列车经停通渭站,通渭人实现了“朝辞翰墨乡,夜宿北上广”的梦想。

  这一天值得通渭人铭记。

  这是一条打通甘肃与东部省市高铁联系的路,这一次,通渭没有掉队。从此,通渭这个西部小县彻底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跨入了高铁时代。从此,这里的大山不再寂寞,翻开快速发展新的一页。

  通渭人讲这是“一个值得让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铭记的日子”“如果通渭的领导们安于现状,听天由命,这条高铁一定不会穿过通渭、经停通渭的”。

  是改革开放唤醒了通渭人的创新担当意识。

  县交通局的同志告诉我,“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在通渭投入的道路建设资金是124亿余元,修通了高铁一条,通往定西和兰州的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县域内又修了两条二级公路,实现了与周边县的快速联通,升级改造了7条县乡公路,硬化通村道路近2200公里,实现了全部332个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

  苹果、花椒、金银花:通渭人的钱包正在鼓起

  有了粮,有了水,通了路,还要想办法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关于这一点,通渭人没有等、没有靠,他们做了很多打基础的工作。

  在一个农耕文化浸润千年、毫无工业基础且没有矿产资源的地方,工业化的力量一定是外输的,但水的限制、交通的限制,阻碍了这个力量的进入。解决近期增收的目标,内生的力量还是在农业领域。因此,挖掘农业资源的潜力,创新农业科技,生产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产品,就成为首选。

  通渭人规划了农业产业升级的路线图。成熟的技术产品上产业规模,不成熟的产品技术先行试验示范。2012年以来,通渭人在东南部比邻天水、平凉的部分乡镇快速规模发展了30余万亩的苹果和花椒,在海拔更高的西北部乡镇引进试验金银花的种植。如果说种苹果、花椒是对周边经验技术的复制,那种金银花完全是“无中生有”的产业、产品、品牌、模式创新。

  金银花,也叫忍冬,是一味中药。作为一种植物,它遍布大江南北;但作为一味上等地道的中药,它的原生地是黄河流域。金银花有野生也有庭院种植,但是没有商品中药生产。

  定西市打造中药产业,通渭县能干点啥?县上领导们的脑子里一直在盘算。在农家小院看到盛开的金银花,在媒体报道中看到金银花传统产区的药、肥残留问题和市场价格攀升,凭着对通渭这片热土的熟悉和对环境的自信,深思熟虑后,通渭人坚定了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决心。

  2013年,通渭县引进试种了200亩金银花,在不同海拔地区检验适应性和主要药用成分的含量。2016年评估,适应性过关,主要成分金银花绿原酸和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至2倍。

  看准了就下大决心。

  通渭县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培育优质适应种苗,动员农户进行连片集中规范种植……一步一步稳扎稳打。2017年起步,2019年扩大到7万余亩,如今,通渭县已基本形成三大金银花产业园区,全县参与种植金银花的农户达到2.3万户共10.3万人,覆盖曾经的贫困户1.7万户共7.8万人,户均种植3亩以上,种植户年收益达到1.5万元以上。

  为提高农户的参与度,让农户高高兴兴选择新产业、接受科学种植新方法,同时扩大通渭金银花的知名度。县上举办了通渭县金银花节,组织金银花采摘大赛,以“赛采摘技艺、造产业氛围”为主题,让种植农户通过劳动竞赛这一途径,爱上金银花,种好金银花。媒体评价“通渭金银花,脱贫路上的致富花”。而通渭人的目标,是要“将通渭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金银花种苗繁育基地、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供销基地”。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通渭县不拘泥于传统产业,立足遵循科学规律的创新,在搞好地膜玉米、马铃薯、牛羊养殖等产业的同时,在创新上下功夫。苹果、金银花产业培育和规模化推进取得了市场认可、企业参与、农户乐意接受的效果。

  2020年,通渭县苹果、花椒、金银花三个产业规模达到40余万亩,相当于农民人均1亩。苹果、花椒、金银花,撑起来通渭农民的钱包。

  嬗变

  一般的规律是经济上的贫困往往连带着文化生活的贫乏。但是,通渭这个地方不一样。

  贾平凹在《通渭人家》中借用了孟子“衣食足,知礼仪”和县长答“孟子是不知道通渭的”的对话,描写当时通渭农村的物质生活贫困与通渭农家崇尚耕读、喜欢字画、重文重学、民风淳朴的冲突。经济上贫困的通渭县,却是一个翰墨飘香、诗文积淀丰厚的地方,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

  通渭有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农家普遍喜欢字画。贾平凹是这样描写通渭农家的,“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你可以顿顿吃野菜喝稀汤,但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你可以出门了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

  我出身于乡下,这几十年里也不知走过了多少村庄,但我从未见过像通渭人的农舍收拾得这么整洁,他们的房子有砖墙瓦顶的,更多的还是泥抹的土屋,但农具放的是地方,柴草放的是地方,连楔在墙上的木橛也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厨房里大都有三个瓮按程序地沉淀着水,所有的碗碟涮洗干净了,碗口朝下错落地垒起来,灶火口也扫得干干净净。越是缺水,越是喜欢着花草树木,广大的山上即便无能力植被,自家的院子里却一定要种几棵树,栽几朵花,天天省着水去浇,一枝一叶精心得像照看自己的儿女。(选自贾平凹《通渭人家》)

  喜欢字画,用字画装扮中堂,反映出来的是通渭人的文化底色。从通渭县走出去的人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这在甘肃省是首屈一指的。

  通渭人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抱素怀朴的民风——通渭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不轻易接受,对自己的传统也不轻易放弃。但他们是务实而理性的,一件事一旦被接受,他们会做得很好、很认真,甚至会做成样板。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时,通渭县开过甘肃省顶凌覆膜现场会、秋覆膜现场会、机械起垄覆膜现场会;现在,种植金银花,他们又总结出了许多好经验,成为许多地方甚至传统的金银花生产县学习的榜样。这背后也有通渭人重视教育、重视文化,人们有好的文化底蕴的缘故。

  通渭的变化,过去是由外及内的,是一种外部力量的输入,而现在开始,是由内及外的,是一种内生动力。在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碰撞与借鉴融合中,通渭应该进入快速而美好的发展阶段和状态。

  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通渭没有掉队;实现乡村振兴,通渭将会迎来更加幸福美好的前景。

小康 甘肃

爱情日记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