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警察,却整日盯着电脑上的代码和数据;他既不破案,也不办证,却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确定为“最美公务员”。他就是来自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钟毅。
钟毅是一名“90后”技术警察,从警8年来一直从事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2019年,他曾带领团队完成公安大数据平台(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开发建设,实现了公安数据资源、计算资源、能力资源的汇聚与共享,使杭州公安成为公安部大数据智能化战略的全国试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钟毅从幕后来到前台。当杭州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时,一个念头迅速在他的脑海中划过——运用大数据防控疫情。
然而,怎样做好疫情防控,对公安科技战线是一次实战大考。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钟毅第一时间就敏锐地意识到科技防疫、精密智控的巨大可能。他主动请缨,接过了带领团队开发病毒防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开展疫情分析预测和防控的艰巨任务。不到两天时间,他和团队成员搭建了一个后来被称作“七同七找”的模型,再依托杭州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实现精准防控。有了数据模型,杭州市疫情防控系统迅速上线,并在几天时间内完成20余批次、10余万人次的分析研判。而“七同七找”模型,正是后来健康码赋码规则的雏形。 2020年2月6日下午,钟毅接到了开发健康码的紧急任务,要求与第三方机构的技术人员合作,以公安基本业务逻辑为场景需求,并在24小时内拿出健康码的解决方案。当时,钟毅脑子一片空白,倍感压力,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任何样本可以借鉴和复制。加上受疫情影响,和技术专家的会商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沟通效率非常低。他应急的第一版健康码方案,因为不够成熟,被否决了。来不及沮丧,钟毅重整思路,再次向健康码发起总攻:入驻位于杭州西溪路的浙江创投中心,上千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几十个来自政府部门、第三方企业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承担起健康码的核心工作,将技术和需求紧密衔接。
钟毅带领团队争分夺秒,闭关攻坚,每个人几乎无眠无休。设计环节最难的是赋码规则,他想到之前疫情防控系统和模型开发经验,召集大家拟定“疫区、确诊、密切接触”等几个关键规则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卫健部门提出的流行病学研判规则,在8小时内制定形成了第一版规则。健康码如期上线,团队上下一片欢腾。本以为可以歇一歇喘口气了,但杭州健康码正式启用后的第一周,市民针对终端使用、健康码颜色质疑等问题打爆了市长公开咨询电话,网络等各个渠道的咨询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万件。
民众除了质疑健康码不够人性化外,更多的质疑指向一个方向:“我为什么不是绿码?”钟毅和6名团队成员讨论了一整夜,从10余万件投诉中抽丝剥茧,终于查清症结,赋码规则还需根据卫生健康、公安、通信管理、海关、边检、交通运输、民航、铁路等部门的数据进一步优化。钟毅和团队成员从用户投诉中梳理出共性问题和有效建议,再对前端应用快速迭代、持续优化。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部分市民無法得到“绿码”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之后的40天内,钟毅和他的团队共完成29轮次技术调整,14次赋码规则的完善,63项功能应用的迭代,数据获取效率较上线初提升了9倍。就这样,健康码也从杭州走向全国。
疫情期间,民众除了口罩,最常用的就是健康码了。一年来,钟毅的健康码为生产生活提供数字化防疫支撑,这也让他感受到了科技警察的价值所在。“码”上战疫写担当,历练是最好的成长,经受了大战的洗礼之后,相信科技警察能够扛起更多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