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住进一个老人,视网膜脱落。女儿焦急地问:“医生,手术会成功吗?我父亲的眼睛会好吗?”医生说:“50%的希望吧。”
老人问:“医生,此话怎讲?”医生说:“按说视网膜脱落的手术也不算大,但病人的身体素质、心理因素等等都可影响手术的成功率,病人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女儿叹了口气。
倒是老人平静。他说:“有50%的希望,不错了,反正我已经快入土了,世面也见得多了,眼睛好不好还不一样。”
第二天,医院又住进一个患者,一个大学生,也是视网膜脱落。
“医生,我的眼睛能治好吗?我还年轻,我不想瞎呀!”大学生神色暗淡极了。
医生说:“小伙子,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治好你的眼睛,但我可以给你保证有50%的可能。充满信心吧,也给我点儿信心。”
老人的女儿又来到病房照料父亲,与大学生打个招呼,就和老人说话。
“爸,医生说了,今天下午就给您动手术。”女儿说。过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问:“爸,您心里紧张吗?”“我干吗紧张?医生不是说有50%的可能吗?兴许我就是那能治好的50%,我相信这医院的医生。”老人乐呵呵地说。
听了这话,大学生沮丧得很,50%呀,兴许那老人就是能治好的50%,我呢?我就是那50%的不可能了。
细心的老人捕捉到了大学生的轻微的叹息。
老人动手术回来了,眼睛缠着纱布,依然谈笑风生。老人拆线前的3天,大学生简直像是过了3年。他的心里老是担心那要命的50%。
老人该拆线了,他坚持不在病房里当着大学生的面拆线。他知道大学生听不得任何不利的消息,他不想刺激这个大学生。
他对大学生说:“小伙子,我去了。不给我说点儿吉利话吗?”
大学生说:“祝老人家早日康复!”
“我也祝你手术成功!”老人说。
老人的手术没有成功。他嘱咐医生、护士,当大学生问起时,就告诉他我的手术成功了。
大学生坐在病床上,听到走廊上一阵阵的脚步声。哦,他回来了。
医生护士把老人安顿好,对他说,好好休息两天,如果没什么其他情况的话可以出院。老人谢过医生和护士。听得出老人的声音很愉悦。
“成功了?”大学生问。
“嗯,成功了!这医院的医疗水平就是高啊!”老人说。大学生不说话了,随即发出一声叹息。
“哦,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外面阳光灿烂。花儿盛开了,姑娘们已经穿上漂亮的裙子了,春风杨柳万千条呀!”老人欣喜地说。
大学生想,他一个弱不禁风的老头都能治愈,我凭什么不能重见光明?一定要成功!但也许,那老头儿已经把我那50%的成功可能性抢走了。他越想越恨,不能入眠。
深夜,老人突然呻吟起来。他心脏病犯了。他抬起手在墙上摸索着,却怎么也够不着那个叫人的电铃按钮。
大学生不理他,假装睡熟,谁叫你抢走了我那50%的成功率?
过了良久,老人的呻吟弱了下去,一会儿就没有声音了。大学生心里“咯噔”一下,他怎么了,该不会是死了吧?心里害怕起来。于是,伸出手在墙上摸了一会儿,按下了那个电钮。一会儿,护士跑了进来。
第二天,大学生问护士:“老人怎么样了?”
护士说:“心脏病突发。还好你及时通知我们,现在他在综合病房,没危险了。”
大学生听了,心里稍稍有些安慰。
医生来给大学生拆线。
大学生慢慢地看到了医生和护士们。我的眼睛好了吗?他不敢相信,又迟疑地把眼睛转向窗外,他看到了老人所描述的红花绿草,春风杨柳万千条……
大学生出院时,到综合病房向老人告辞。护士小姐把他带到老人面前。
“你是哪位?”老人问。
大学生听了,很是吃惊:“怎么,您看不见?”
温馨启迪
构思巧妙。以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直到最后,才让大学生明白真相,抖开包袱,起到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以反问句作结尾,言虽尽,意无穷,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