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童年记忆

时间:2023-09-24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帅成清  阅读:

  当联合收割机(新疆2号、福田谷神),还没有大面积在农村普及的时候,秋收的主要方式还是人力劳作。每逢中秋前后,是关中平原玉米成熟的季节。勤劳的农户们,在天还未大亮的时候,趁天凉提着馍馍和水壶,便三三两两地进地劳作了。掰玉米、装麻袋、砍秸杆、碾杆打捆、装架子车、剥玉米、拧成爪、穿成串……

  初秋的关中平原,天高气爽。农户们把拧成爪的玉米吊在房檐下、搭在墙头上、挂在树干中,金黄的玉米棒和房檐下的红砖、刷了漆的房梁、落完叶的树干,还有那为数不多摇曳在树干上的火红的柿子,在蓝天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农舍图画。

  那时候,“月饼”还没有商品化。在关中平原上的广大农村,都是用“芝麻馍”来招待客人。所谓“芝麻馍”,就是用面粉加鸡蛋和成面团;把芝麻和核桃仁碾碎、炒香;再把炒好的馅料包入面团,擀成圆饼,放入锅中烙至表面金黄。有讲究的人家,会提前找木匠做些带花纹的模具,将面饼放入模具中印上花纹,再进行烙制。烙出来的饼子,会更加圆润、也更加好看。在吃晚饭之前,家中的老人一般都要把第一锅烙出来的馍馍作为贡品,敬神敬祖,完后再把贡品分给家里的小孩子们,以祈求先祖保佑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朴实的关中农户,习惯将家中最好的食物用来招待客人、或者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对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普通关中农户来说,“芝麻馍”无疑是珍贵的。按照关中的习俗,每逢春节、端午、中秋走亲访友时,一定会带上自己家里做的“芝麻馍”“肉包子”或是“白馒头”。等亲友聚会结束准备回家时,主家也都会精挑细选一些自己家做的馒头包子作为回礼赠给亲友,一是出于往来礼节,二者也希望通过这些“礼品”和“回礼”体现自己家粮食富足,不至于让亲友担忧。

  关中地区有“看忙”说法,即每年端午或夏收前后,嫁出去的姑娘会带着小孩回娘家,帮娘家干几天活;随后端午节那天舅舅也会给外甥“送粽子”和“香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青壮年劳力走出农村,涌向城市,“看忙”的习俗也渐渐荒废,但是亲朋好友之间的走动和往来,却从未间断。每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姑娘回娘家、外甥看舅舅、子侄看叔伯,一家人欢聚一堂、拉拉家常,男人们聊聊今年的收成,妇女们就在厨房里帮忙。等人聚齐了,家里的长辈会召集家人们,到“地里”给先祖上坟,家里的女儿和外甥也会趁此机会,向长埋于此的先祖们说上两句贴心的话,汇报下家庭和收成情况。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

  入藏参加工作近10年了,每逢槐花开、小麦黄、中秋夜、雪纷淋之时,最是想家。

  2022年中秋夜,根据工作安排,本人在责任片区核酸检测点值守,妻子在方仓医院一线奋战。秋后的高原,晚上寒风凛凛,帐篷内两三人,茶炉滚滚、望月而饮,彻夜未眠,思绪万千。睡前潦草几笔,以舒眉展颜。

情感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