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和长年在外工作原因,今年清明节终于得空回老家祭祖添坟,也是为了父亲的第二个祭日。老家的墓地是在一处旧村落的遗址上,长辈们都管这里叫“大庄户坟”。靠坟地的北端有一棵老榆树,记得奶奶下葬那年,还是棵小树苗儿,四十多年过去了,这棵树也无人打理过,树冠高大,多层树杈,像伞骨一样向外开枝散叶,榆钱儿挂满了梢,绿阴浓厚,形成了巨大的“遮阳伞”。我的父亲和曾祖父按照风俗,就葬在这棵大树的绿阴范围里,在我看来这是风水宝地。
我的老家静海西滩头村。自明朝永乐年刘氏从湖北黄府麻域迁于此处西部滩头处,故名为西滩子头,后改名为西滩头。祖辈们励精图治发展至今,已经有610多年。每年春节大年初一或者清明节,在老家的人和在外面的人都赶到村中的祠堂进行祭拜。家祠的楹联是“黄冈世泽,清水家声”,门楣上方是“耕读世家”。在过去农耕社会,家风就是“种田和读书”,种田以解决温饱问题,读书以明白人生道理,考取功名,为国效力。
宗祠传承家训,永志不忘,也展示着民俗文化。年深日久,谱牒遗失,始迁祖以下几世名讳均已迷失,故尊刘琮(邦彦)为始祖,历任清水县知县。始祖在清水县任上两袖清风,至任期届满以后归家而没有川资(路费),不得不当孺人(夫人)之环佩以充川资。
百年风云,据家谱记载和考证,在清朝中后期出过五位进士,堪称科举世家。刘{山贡}(山字旁加一个贡字,念hong四声,),字邃菴,号兰谷,清乾隆甲午科举人、嘉庆丙辰科(公元1796年)进士、钦点刑部西清吏司主事加一级,诰授奉直大夫,著有《安榴堂文稿》行于世;刘槐楙,乾隆丙午科举人,己酉科(公元1789年)进士,山西交城县午科乡试同考官,封奉直大夫;刘仲篪、字西楼、清咸丰辛酉科贡、本科中试第十六名举人、同治二年癸亥科(公元1863年)进士、钦点即用知县、签湖北,亲老告近,改山西,历任山西长治、平陆、长子、太平等具知县,同治甲子、庚午两科文武闺授卷官、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著有《醉经堂集》;刘荫椿,字子年,清光绪癸酉科拔贡、丙子科举人、己丑科(公元1889年)进士(二甲第127名)、钦点即用知县,请就学官,初选锦州府儒学正堂,继任顺德府、保定府儒学正堂、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著作有《鸿爪春秋》诗稿,过去在家庙中门楣题写的对联横批等等,都出自其手,并由移任文安县的清末重臣纪晓岚之孙纪吾樵(书法家)所字笔书写,可惜多毁于战火之中;刘汝骥,字仲良,清光己丑科举人、乙未科(公元1895年)进士(二甲第29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钦点輸林院编修、后放江西道、辽审道监察御史、记名给事中、钦放安徴微州府正堂、提升安庆府正堂,大计卓异,赴京陛见,适逢武昌辛亥变起,隐居至终老,著作有《陶甓公牍》,此书成为研究清末古州的言制、司法、土、婚烟、变法革新和乡土风俗习惯的必读书籍。
近年来,在国家倡导的“寻根文化”的大背景下,老家人和祖籍湖北麻城方面取得联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当家子的家振,这些年不断参与寻根活动,还撰文有感:寻根楚天清水堂,徙居燕地会川乡。永乐初年建祖业,六百春秋远名扬。军政要员勤王驾,墨客文人书华章。遵纪家传垂青史,希贤立志铸辉煌!关于家祠文化和家谱中的历史故事,还有待深入发掘。
记得今年清明,难得和老家的亲人聚在一起,叙叙家常,呼长辈们聊过去的事情。二叔伯说,过去老家底子薄,家境都很贫寒,但都千方百计的把日子过好。
为了生计,我们祖上做过烧锅酒,“酒好不怕巷子深”,在当地还留下了“烧锅刘”的名声。我爷爷早年在外打拼,陆续有了光珍、大娟、光仓、光德四个孩子,他们分别是我的大伯、老姑、二伯,还有我的父亲,后来辗转回到老家,也算是衣锦荣归。听说爷爷从外面还带回了做鞭炮的手艺,后来普及到整个村子,手把手的教村民做鞭炮,是村里的主要师傅之一。
七岁之前,我是在农村成长的,还零零碎碎的记得那时候人们做鞭炮的情景。每家的房梁上吊起一根倒“T”字型的方木,方木与平行平面保持一道标准缝隙,就构成了鞭炮制筒平台。一根签子缠着一段方条纸,后拉倒T字方木再擀过去,就是一个炮筒子,这样反反复复,要做到熟练工,成千上万的鞭炮筒子就是这样制成的。每家的土炕上,放着几个大笸箩,里面盛的有纸筒子、引信、麻绳、包装纸、锥子等等,成捆的切纸整整齐齐排在炕头儿上,就形成一个手工作坊。一个鞭炮由制作到燃放,大概经过切纸、擀筒、打底儿、绑捆儿、糊筒口、制药、装药、钻眼儿、插引信、扎引颈、编鞭等72道工序。编多少头儿就是多少响,500头儿就是五百响,1000头儿就是一千响。到了年关,做成品的鞭炮就装箱运到集市上卖。听妈妈经常念叨这些事,她刚嫁到村里时,就有人开导她:三嫂子啊,到了咱村就要学会做鞭做炮,不然就是缺门,就会受穷。但种种原因我们家始终没有操起这份产业。那些年,做鞭炮成了主要经济来源,从村到扩大到整个镇,盛产烟花、鞭炮成名, 有“鞭炮之乡”之美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但由于爆竹作坊曾频发爆炸事故,也有亲人在事故中去世,烟花爆竹生产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后来,这个当地“特产”经过一番改革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利好政策,老家的人也在逐渐转变着生活观念,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近年来,村里人有的去零部件厂打工,有的承包土地种植玉米或西瓜,有的干生猪养殖。我的叔伯二哥,利用一块闲置土地,搭建起了自动恒温、智能化鸡舍,做起了肉鸡养殖,年收入可观,日子过得殷实。
每到春节或清明重要的祭祀节日,虽然在城里生活,父亲生前总是带着我们回老家祭奠。他的一生,孝敬父母、勤俭持家,踏实肯干,成为化工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是全村人公认的“老黄牛”。他常常嘱咐我和弟弟说,老家是根,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如今,老人长辞,静静地安睡在老坟里,留在了他一生眷恋的故土。在离开老家的时候,车行渐远,望着村子的轮廓,内心感受颇深:时光悠悠,记忆不会变浅,真是热土难离啊!回望坟上那棵老榆树,一年又一年,树叶生发,最终还是回到树根。落叶归根,永远记着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