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之前我去酒店参加同事的婚宴,遇到一个非常奇怪的小女孩。
吃完饭后,大家都坐在大厅里闲聊,那个小女孩刚才并没有跟我坐一桌,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跑到我面前自来熟地跟我聊天。她七八岁的样子,脸圆圆的,穿一条蓝色的连衣裙。
奇怪之处在于,她跟我说话的时候靠得很近,我是坐着的,她的整个身体几乎挤到我怀里,一只手用力扒着我的肩膀,另一只手使劲捏着我的胳膊。她把嘴凑到我耳边,非常大声地说话。
我的耳朵被她吵得疼,手被她掐得疼,实在很难受,这种过于亲密的距离也让我感到不适。
我提出要去卫生间。没想到的是,她非要跟我一起去。被我拒绝以后,她使劲抓着我的手不让我走,再一次抓疼了我的手。我有点儿惊讶:她为什么会对我这个刚认识20分钟的人表现出分离焦虑?
我只能跟她耐心解释,我去了卫生间就会回来,她可以在这里等我。她的反应变得更加激烈,越发用力地抓住我的手,尖声叫着:“不!不!不!”
我有点儿生气,语气变得严厉,强行甩开了她的手。她瞬间呆住了,抬着头看我,嘴角下垂,快要哭出来了。
我再次回到大厅时没有看见她,我觉得有些内疚,她肯定生我的气了。过了一会儿,她又来找我,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接着却说了一件令我意外的事。
她掀起一点儿裙摆,指着膝盖上的一块瘀血告诉我,刚才我离开以后,她想去找我,在楼梯上摔了一跤,撞到膝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痛得很;而且下周她要参加儿童节文艺表演,到时候露出来真是难看死了。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正好对上她的眼神,让我心头一凉。我从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小女孩的脸上,我会看到仿佛猎食者捕捉猎物时闪闪发光的眼睛。她在仔细审视我的反应,捕捉我的情绪。在这一刻,她仿佛是一头以情绪为食的小兽。
我明白过来,她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我独自离开,留下她一个人,所以她遇到的麻烦我应该负全责。而我如果对此产生了内疚,就成了她下次要挟我不要离开她的筹码。
我看着她,没有说话。
二
过了一会儿,一个快4 0 岁的女人走到我这桌,一脸傲慢地问:“你们哪个有苹果充电线?拿给我用下。”她这种理所当然的语气,仿佛是来讨要她自己的东西。
同桌的人面面相觑,用眼神互相询问她是谁的亲戚朋友。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谁都不认识她。
正在这时,那个小女孩磨磨蹭蹭地走过来,站在离这个女人半米远的地方,仰头盯着她问道:“你要走吗?”
女人瞟了她一眼,语气生硬:“我出去一下,你就在这儿。”
孩子摆弄着桌布上的线头,怯怯地问她:“你去哪儿?”
女人充耳不闻,连看都没看小女孩一眼,走到另一桌去借充电线。小女孩有点儿急了,用稍微大些的声音追问她:“妈妈,你去哪儿?”
女人“ 啧”了一声,一脸不耐烦地转过头,对她吼道:“外面!”于是,小女孩没有再说什么,又到旁边桌一个人玩了起来。
在整个过程中,她跟她妈妈始终保持距离,没有任何肢体接触,能看出,她一直在试图快速解读她妈妈的反应。她说的话、她的行为,都以不惹怒妈妈为前提,小心翼翼地进行。
这段短暂的“亲子互动”,为这孩子怪异的行为和绝佳的情绪解读力找到了答案。
很不幸,她妈妈是典型的破坏性自恋人格。这种人极端自私,眼中只有自己,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在他们的认知中,其他人存在的价值就是满足自己的需求,除此之外一文不值。
所以她会态度傲慢地找一群不认识的人借充电线— 她认为她需要,其他人就该无条件给她,因此她连最基本的找人帮忙的礼貌都没有。我是旁人,我有权利不理会她,但她的孩子不敢。
这女人过来的时候从她女儿旁边经过,却仿佛根本不认识她。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怎样的漠视,让她认为如果不凑到我耳边大喊,不掐着我的手,我就不会注意到她。她甚至不惜用一段典型的情感绑架戏码来获取我的内疚和关注。这大概也是她在与妈妈的互动中领悟的技巧。
更值得注意的是,她对我这个刚认识的人都会显示出过分的亲昵,用大量肢体接触来获取安全感,却对她妈妈保持半米的距离,在她要离开时甚至没有表达不舍。
显然,她在我身上表现出的极度“黏人”的行为,是被妈妈所排斥的。她为了不触怒妈妈,只能压抑这份巨大的分离焦虑和不安全感,再将其投射到我身上。
我仿佛可以听到,她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疯狂而无声地叫嚣:求求你!看到我!关注我!来爱我!
三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大一些后,这些奇特的行为会不会有所好转。但我在生活中,见过太多始终长不大的缺爱症“小孩”,症状千奇百怪。
有一位中年女性,和朋友一起外出的时候,如果不是刚好遇到卫生间,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对朋友说出“你们等我一下,我去找个卫生间”。在她小时候,父母总是叮嘱她一定要让着弟弟,久而久之,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都被忽视和压抑。在她看来,一旦给别人添了麻烦,就会失去对方的爱。
一个已婚男人,平时温柔体贴,主动承担所有家务,但他只要一看到妻子化妆就会忍不住暴怒,完全像变了个人。原因是他自幼父母离异,母亲下班后时常打扮光鲜地去和朋友吃饭、跳舞。年幼的他放学回到家,只要看到母亲在梳妆台前打扮,就明白妈妈又会回来得很晚,他只能自己煮饭、洗衣、做家务,孤零零地度过这个夜晚。在他看来,化妆就代表着最重要的人想离开他、不爱他。
有一个老年妇女,数十年来对儿子的每一任女友和妻子都极尽挑剔,抓住一切机会在儿子面前说她们的坏话,挑拨他们的关系。然而,等到儿子真的分手了,她又总会在儿子面前说他的前任如何孝敬她。造成这种奇特反差的原因,在于她始终害怕那些女人会“抢走”她的儿子,直到分手以后,危机解除,她才又可以平心静气地当个和善老人。不说你也应该猜得到,她与自己丈夫的关系极差,儿子更像是她唯一的情感寄托。
缺爱症患者到底应该如何自救?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试图再寻找一个“理想中的父母”。就像那个小女孩试图抓住我,那个中年女性试图抓住朋友,那个已婚男人试图抓住妻子,那个老年妇女试图抓住儿子,他们都在别人身上投射“理想的父母”。
然而,我始终认为,不要把伴侣当作“理想中的父母”,也不要试图将父母改造成“理想中的父母”,更不要把子女当作“理想中的父母”,谁都没有义务来补偿你心中那个缺爱、缺安全感的小孩。只要“长不大”,就永远无法填补这个渴求爱和安全感的黑洞。
就像曾经震撼我的童话《比波王子》:比波王子在国王和王后的呵护下快乐地长到16岁,无意中触犯了诅咒,他回到家,发现一切都变了,王宫变成了茅屋,父母成了可怕的侏儒和巫婆……他想要找回当初慈爱的父母和温暖的家。历经九死一生,当他多年后带着心爱的妻子住进一栋房子时,终于看到了父母。然而当他激动地迎上前时,却一头撞在镜子上——
理想的父母再也回不来了,你历经坎坷寻找到的人,其实是成年后的自己,那个有勇气直面困境、也有能力去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