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南面是山,北面是山,东面是山,西面还是山。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接着山,山围着山。大山傍着小山,小山偎着大山。前山望着后山,后山瞧着前山,真是山的世界,山的海洋。
故乡的山上生长着松树、柏树、像树、桦树,核桃树、柿树、板栗、山楂,各种作物把故乡的山打扮得既美丽又富饶。更有那嘹亮的山歌,弯弯的山路,蜿蜒的山溪,素雅的山花,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在一座叫做安岭的山腿上,生长着一棵古柏,名叫“栖霞柏”,树高23.1米,比黄陵的轩辕古柏高3.1米,腰围7.73米,比黄陵的轩辕古柏粗0.73米,树龄高达2000余年,被当地人敬为神树,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青年男女在树下撮土为盟,永结百年之好;已婚夫妇在树上挂红许愿,乞子求福;年长者面向古树,敬礼膜拜,赐福求安。1980年,联合国文物保护专家,专程来到柏安村,对大柏树进行了考察和鉴定,认为它生长于原始社会。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已向世界吉尼斯总部递送了古柏的有关材料,为大古柏申请“世界第一古柏”的称号。
故乡的县城依偎在大山的怀抱之中,由县城向西北走22公里,有一座山,叫元扈山,南傍洛水,北与阳虚山对峙,山势巍峨秀丽,是古代仓颉造字的地方。《雍胜略》有“仓颉,造书于此”的记载,《策海?大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仓颉在阳虚山下有石刻手书二十八字迹。二十八字,历代以来,遍载典籍,知名度很高,所以,凡过往洛境的达官贵人,文客显士,无不瞻仰圣迹 ,拓印字形以示风雅。虽经寒暑代迁,星移物换,其迹犹存。后不幸原字被毁于火,不好辨认。清道光年间知县王森文以民间征得了拓印真本,又摹勒石,建碑树于阳虚山下许家庙村。碑的正面题为“龟凤呈瑞”,下书“仓颉授书处”,背面题额为“阳虚鸟迹”,下书二十八字。它不正是仓颉造字于故乡的信证实物吗?仓颉手书“兽蹄鸟迹”二十八字,传说秦国丞相李斯,只认得八字,即“上帝垂命,皇辟迭王”,其余二十字不识。但据《淳化阁古法贴》五卷释文所注二十八字是:“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爷”。
在故乡的沟沟岭岭,山洼地埝,屋后房前,到处生长着核桃树。每年八月,是核桃的收获季节。村民们拿着长杆,挑着担子,有的上山,有的下沟,去打核桃。故乡的核桃个大、仁宝、皮薄、质优,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2000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历届杨凌农博会上备受客商欢迎。洛南核桃仁医用价值颇高,保健作用明显。具有“补气养血、补肾固精、温肺润肠、补脑益寿、通润血脉、生发养颜”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以促进发育、健脑益智、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力,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
故乡的南边,有一座山,叫蟒岭。蟒岭上生长着一种灌木,高约丈余,叶子又圆又大,是包粽子的绝好材料,每年端午节前,人们都上山打胡叶,用胡叶包的粽子,在锅里一煮,浓浓清香味就会飘满全村。近年来,胡叶也成了远销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热门产品,海外游子用胡叶包成粽子,来寄托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情思。
故乡的山,没有黄山那么出名,也没有桂林山水那般绮丽,没有华山那么险峻,也没有泰山那么雄伟高大,可故乡的山,是美丽的山,富饶的山,充满文化积淀的山,让他乡的游子永远怀恋和思念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