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崇拜的高度】
孔圣人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青春年少的我们,崇拜上一个人也是在所难免。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你成为一个人的信徒,便必然会被其影响。依我拙见,追星未尝不是件好事,它的价值取决于崇拜的高度。
崇拜是一种信念,我们因崇拜而得到行动的力量。有科学信仰的人才会有行动的方向,有正确崇拜的人才会有来自生命的鼓掌。崇拜,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它代表的是一种情感,是当一个人觉得他人在某方面优秀时油然而生的一种敬仰之情。有高度的崇拜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它不但体现了对偶像的肯定,更包含着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何谓有高度的崇拜?它绝不是众多少男少女们追随的潮流,更不能将其与盲目无知的蜂拥呐喊混为一谈。在我眼中,那五颜六色的头发,千奇百怪的装束不能算做崇拜的理由。真正的崇拜应以敬仰为基础,以良好的三观为界限去发展,去默默地努力,做一个像偶像那样优秀的人,甚至想要去超过他。
我也追星,但我不仅仅拜服于音乐、文字之下,更沉浸于文化的深远影响之中。比如周杰伦,他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完美地结合,让一阵阵中国风袭卷了世界。他自幼好音,勇于创作,已精通乐器数十种。他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他努力克服枯燥的练习,他心怀慈悲热衷于公益,他不但热爱传统文化更为其做出了贡献。这些优秀的品格,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那么,如何崇拜呢?如果只凭口头上的喜爱荒废着美好的青春,这种崇拜显然是苍白无力的。不要被欲望迷失了方向,不要因贪恋放弃了自己,我们不仅仅是要崇拜偶像,更是为了把他们的思想作为指引来激励我们前行。就像与我一起学习钢琴的哥哥,因为偶像的激励,通过了一次次残酷的艺考比赛,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调律师。我也因为偶像的精神支持磨砺了意志,陶冶了情操,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技能。也许,这就是崇拜的力量。
我们需要崇拜,但更需要有高度的崇拜:只注重外表的崇拜是肤浅的,随波逐流的崇拜是可笑的,没有内涵的崇拜是悲哀的。崇拜自身并不愚蠢,愚蠢的只是崇拜却没有高度,只是盲目追逐却又三分钟热血。
崇拜的高度——是行为与心灵上的高度,是没有陡峭的高度,是在单纯的崇拜上提升出来的高度。真正的崇拜——不是顺着欲望行走,不是由着性子前进,而是带着梦想坚持,更是怀着勇气拼搏。有高度的崇拜让我们受益终生,其积极影响正是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啊!
【篇二:用行为成就生命的高度】
在飞机头等舱里,在机场贵宾厅里,旅客或是阅读或是专注地办公;而在经济舱和普通候机厅里却人声鼎沸。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旅途的起点就拉开了差距,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唯有过人的行为才能成就生命的高度。
她的美丽不在于她姣好的面容,而在于她用善举托起的人间大爱。用行为成就生命的高度,奥黛丽·赫本如是。
倘若要追寻她凭借《罗马假日》获封影后的缘由,倘若要追问她为何能获得百万片酬,相信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认真。正因为她对待每一件事都一丝不苟,她才能成就她在影视界的高度。倘若要探求她为何能获得全世界的尊重,不妨看看她的慈善行动:不顾疾病困扰,无惧战乱威胁,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行走在看望受苦难儿童的第一线。正因为她的没有任何花哨的慈善行动,她才能成就她在道德上的高度。
赫本用最朴实的行为成就了生命的高度,纵使岁月变迁,也无法磨灭她在人们心中竖起的丰碑。
她的高度不在于她在患者心中赢得的声誉,而在于她走过古稀,走过耄耋,用近70年的行医生涯践行了“医者仁心”四个字。用行为成就生命的高度,胡佩兰老人如是。
倘若要追问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老人为何能赢得无数患者敬佩,相信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70年如一日对“医者仁心”的坚守。“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是人们对佩兰老人不图名利、不求回报的肯定;年逾百岁,在弥留之际仍然挂念病人,这是她用最真诚的行动成就生命高度的最真实的写照。
佩兰老人用最真诚的行为成就了生命的高度,纵使生命流逝,也无法减弱她带给人们的敬佩与感动。
然而,在她们带给我们敬佩与感动的同时,在社会中总有一些人会因一时放纵的行为而毁去自己已然达到的高度。贪官落马,从前无不为官一方、威风凛凛,都因为自己的贪腐行为而锒铛入狱;明星吸毒,过去无不聚光灯下、光芒万丈,都因为自己的放纵行为而声名狼藉。
由此可见,充满“正能量”的行为能成就一个人的高度,而充斥着“负能量”的行为也能使一个人的高度一落千丈。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个最普通的行为。让我们谨言慎行,用真诚的行动中与人交往,用朴实的行动中成就生命的高度!
【篇三:高度决定思想】
雄鹰在高空中盘旋,麻雀在电线与楼房中穿梭,因而雄鹰与麻雀的高度不同。云杉在峭壁上扎根,玫瑰在温室里生长,因而云杉与玫瑰的高度不同。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诚然,人们看待问题的想法不就是由他思想的高度决定吗?
心胸广则思想高。楚王去云梦泽的路上丢失了心爱的弓箭。侍从们要沿路寻找,楚王说不必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不会到别处的。人们都敬佩他的豁达。孔子听闻之后说到:不如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到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去掉:“人”字就更好了,就成了“失之,得之”。我想,那些赞叹过楚王豁达的人,听到老子所说的话后,应该会感到惊讶吧。楚王虽大气,但也只触及到“楚人”这小小范围。孔子境界很高,但终究只改成“人”的大范围。只有老子,他对得失的范围没有界定,可以是人,是物,可以是气象万千,意境更加深远,让人叹服,这就是思想高的缘故吧。
目光远则思想高。人们常说:凡事要看远一点,不要仅盯着眼前。是啊,遇到利益,不要急着争抢,遇到困难也不要急着绝望。有三个砌墙的工人,他们做着相同的工作。某天,一个记者来采访,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在用砖砌墙”。第二个人说:“我在造一个大门”。只有第三个人满眼放光地说:“我在建造一座华丽的大厦”。三年之后,第一个人还在砌墙,第二个人当了工头,第三个人已经在盖另一座楼了,不同的是,这次他是老板。
高度是基石。它由知识,经历,感悟所构成。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思想,不要永远只羡慕雄鹰和云杉,因为在努力之后,你也可能成为他们。当思想开阔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它们的视野。
【篇四:眼光决定高度】
大鹏俯视万物翱翔云端,才有了鹏程万里的寓意;青蛙环视井底洋洋自得,才有了井底之蛙的笑语。人也一样,你的眼光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楚王丢了心爱的弓,这一国之君抬起头来,看到了广阔的疆域,“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推崇“仁”的儒家大师孔子抬头,看到了天地间叫“人”的群体,“人失之,人得之”。道家尊重自然天理,老子放眼,得出“得之,失之”的天理。
楚王失弓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人们不难从中领悟: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却看出了不同的豁达,不同的眼光决定了未来他们人生的高度。
宏伟的教堂里,端坐的教皇俯视围绕他的教徒:“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无需认证,无需解释,一句话便成了真理。一群有志之士细心研究,潜心钻研,发现了不同,却被至高无上的教皇迫害,年轻的哥白尼更是付出了生命。
如今,“日心说”已是妇孺皆知的事实。不是当时无人发现,而是无知的教皇不知道,世界上有比他的教堂更庄严的东西——真理。从未试着走出教堂的教皇可笑地俯视地球,殊不知,在哥白尼看来,“万物中心”的地球不过是八大行星之一。眼光越过地球的哥白尼放眼宇宙,发现了真理,受到了后人敬仰。
钱塘江大桥看似是不可能建成的桥,茅以升以全新的管理方式和创新的造桥方法完成了这一创举。然而,大战爆发,大桥必须炸毁来拖延日军,茅以升毫无怨言,“抗日必胜,此桥必复”,刚劲有力的八个大字跃然纸上,大桥带着希望轰然倒塌。
大桥是茅以升也是当时中国的伟大创举,茅以升更是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然而,国难当头,智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民族的生死存亡,他自动忽略了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他的眼光已越过了个人利益,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茅以升被尊称为中国造桥大师,更是一代开国功臣。
还有那些为国奋战的将军与士兵,为民请命的清官与诗人。杜甫心系天下民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放眼自然,远离尘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人只顾私利,庸庸碌碌终生,埋没于尘世。伟人放眼大局,才有了指点江山的豪气,发现真理的眼光,淡泊名利的心胸,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眼光决定人生的高度。
【篇五:积淀成就高度】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以前的我会说,“什么理论啊?时间就是金钱!”时间过去了就没有了!但是现在我却体会到了它的含义,积淀,成就高度!
从开始读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攀登一个一个的阶梯,不断的挑战自己,不断的积累。生命是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在成长路上,我们一定要甘于平淡,耐得寂寞,无畏艰苦,不惧平凡。只要积聚足够的力量,不断夯实人生的基础,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登上人生的新高度。
纵观历史长河,数不清的文人墨客一生勤奋好学。春秋时期的孔子,一声周游列国,学富五车,可他并没有停留,成为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陶渊明,一生沉醉于山石草木之间,但它仍然苦心钻研,醉心于学习,成为了晋朝的大文学家。
小河慢慢汇入大河,然后流向大海,才有了大海的辽阔;因为有了一颗颗毫不起眼的小星星,才有了灿烂的宇宙……
其实,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似乎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活蹦乱跳,最后长大成人。这其中的一点一滴都需要去积累,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跑会跳的,不是吗?
在逆境中,如果我们沉下气来,不被困苦所迫;在喧嚣中,如果我们定下心来,不被浮华所惑,那么,只要我们专心致志,积蓄力量,我们就一样能实现自身的飞跃,从而成就人生一个又一个辉煌。
亲爱的同学们,时不待我,努力吧,用积淀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新高度!
【篇六:崇拜的高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崇拜,从来不只是简单的感叹或折服,它有属于自己高度。千百年来,人们曾崇拜睿智的思想家,人们曾仰慕伟大的行动家,人们也曾为无数平凡而默默奉献的实干家坚起指头。而如今的许多人,他们的崇拜却过于盲目,乱了尺度。
崇拜一词,由来已久,至今依旧大行其道,我们崇拜,所以我们追逐。“追星”带给许多人正能量,但是否又有更多的人因盲目追星,而误了自己的美好年华?
千百年前就有“追星”的人,三国时期诸葛亮运筹帷幄,决策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才有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李商隐的“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他们崇拜的是卧龙先生的一片忠心和他的英雄伟绩,他们“追星”是追逐先辈的功业,是鼓励自己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今“追星”更是盛行,对于一些人来说,有一个崇拜的榜样或偶像会在无形中鞭策他们,让他们的行动方向更加明确,变得更加优秀。而有一些“追星族”却把这一词的含义曲解,一度认为崇拜就是每天掌握他的动向,了解他的喜好,朝思暮想,把关注他的一切作为作为每日工作。而把自己该做的事,该尽的义务忘之脑后,得不偿失,甚至为了“追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两个多月前,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MIC男团成员赵泳鑫的经纪人刘奕辰以“艺人的善良不是让你放肆的资本”为题发布长微博,称疯狂女粉丝非法入侵赵泳鑫家,被家中监控摄像拍到,警察入室抓人发现该女子赤身裸体的躺在艺人家中浴缸中洗澡。这种疯狂的举动让人惊叹,更让人反思。还有一张报纸上有这样的一则报道,“女孩因为没有买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从而起了轻生的念头。”让我想起了那个迷恋刘德华的杨丽娟,父母为让女儿见偶像一面愿倾家荡产。甚至她不满足于此,父亲竟跳海自杀留下遗愿: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孩一面!多可悲啊!“追星”至于此,我觉得早已扭曲了人性。
“追星”并没有错,崇拜亦是每个人的信仰,于千万人之中,他是你心中的太阳,可是于千万人中,你只是沧海一粟,他并不会来到你的生活里。面对崇拜,我们要多一份理智,不要迷失了自己,正确的崇拜才会有来自生命的鲜花和掌声。
心中有一个崇拜的人,他会变成带我们前行的长者,带我们翱翔的智叟。我们要自我掌握好崇拜的高度,理性做到“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去顺应时代的潮流,“内不化”去坚守心灵的意念,使自己变得有内涵,有修养,不再只去看外表,要遵循来自心灵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