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那年,我独自到远离家乡的一座陌生的城市读书,不到一个月时间,新鲜与兴奋的感觉全没了,对家的思念却越积越浓。于是第一次走进邮局,把一份对家的念想连同一个空信封一起塞进了印有学校名字的大信封里。
空信封上,我写好自己的收信地址、姓名等信息,这样我就不用担心家里人会写错信封而使我无法收到家里寄给我的信件了。我的父母是农村人,没有进过学堂门,虽说后来他们也能认识一些常用的字,但那也是为了能认识孩子们写的信才努力去学的。再后來,有了电视,他们跟着电视上的字幕也生生硬硬地记住了一些字。
家里给我回信的,大多数时候是我的妹妹。那个时候,她还在读五年级或刚进初中的模样,信的内容大多是父母的意思,妹妹只是代笔而已。二十多年过去了,信里写了些什么我已记不清楚,只是有几个字我却永远难忘——“家里都好,你不要太节约。”这几个字不似妹妹写得那么工整,但却看得出来写得很用心,后面还专门添了几个字“妈妈写的”。我仿佛看到昏暗的电灯下,妈妈一笔一画地写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的情景,每一个笔画里面都饱含着“儿行千里母担扰”的情怀。
“家里都好!”这差不多是每一封家信都要写上的句子。其实,我知道,这是父母宽我的心呢,让我在外面安心学习,不用牵挂家人。在我实习的那一年,放暑假回家,我才听说割菜籽、插早稻的农忙时节,父亲突发阑尾炎住了院,妈妈白天在家忙着农活,早晚还要赶去医院照顾父亲。我说,为什么不写信给我,不让我回家一趟呢?妈妈说,让你回来,耽误了你念书怎么办呢?再说,等写信给你,你父亲也早已经能下床照顾自己了。总是这样,在我读书,甚至后来的工作期间,为了让我安心,无论家里有多大的难处,妈妈总是告诉我“家里都好”!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我从小就过惯了节俭的生活,但这并不是说,父母给予我的条件就很差。记得在那个远离家乡的城市,同寝室的几位学友,最爱吃我带去的腊肉炒咸菜。我现在还记得那里面细细的肉末似乎比咸菜还要多。他们都说:“你们家的菜真好,地主似的!”好在同寝室的还有两位家庭条件也与我相仿的室友,我们三人经常买一角钱的青菜汤就能凑合一餐。有时我们还一起到菜市场买一些便宜的蔬菜,用几块儿砖垒起小灶自己动手炒菜,这样一学期下来,也能节约不小的一笔开支!有一年秋收后,妈妈到我读书的城市看我,说:“该用的钱,你就放心地用。今年晚稻卖了一千多块钱呢!”我以为她说错了,忙着纠正说:“是一千多斤稻吧。”妈妈笑着说:“没错哟,是一千多块钱。晓得你们兄妹几个念书要钱,我和你爸捡了一些人家不种的湖田种,想不到今年收成这么好……”妈妈看上去很自豪,可她却没有发现当时我心里有多酸涩。
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自然写不出文采飞扬的家书,但为了能认识我们的句子,他们还是想尽办法去识字。其实,再华丽的词藻也无法写出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挂牵,那份爱,一如太阳,除了光明,除了温暖,再也没有多余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