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宣守林:新 兵

时间:2023-09-24    来源:馨文居    作者:程小新  阅读:

  我对春季有特殊感情,每当春节一过,曾经的新兵生活就会在脑海中浮现。

  那是1969年3月1日,全县入伍新兵在县中学集中,一千多名新兵还有亲属,进进出出,热闹非常。我的的军旅生涯从此拉开了序幕。

  欢送大会、文艺演出、亲友叮嘱,有说不完的新鲜、道不尽的感触。当天晚上皓月当空,朔风轻拂,为大操场上的新兵交接平添了几分庄重和神秘。此起彼伏的口令声和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汇成阵阵热浪,冲击着雪后的严寒。

  按照区域划分,我被编入新兵九连,交接时按要求班长站在队前,当念到我的名字时,我机械地答“到”,正在寻找位置时却听到:“×××任五班班长”。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令我始料不及,由于种种原因,我差点连兵都没当成,怎么会有如此殊荣呢?陡然间,天空好像变得高远,大地好像变得辽阔,世间也好像变得更加美丽。当我站到班长位置时,激动、喜悦、迷茫一起涌上心头。平时难得见到解放军,现在居然“管”起十五、六个,这还了得!解散后那些“兵们”就“班长”“班长”的喊,既陌生又受用,很快进入了角色。跑前跑后、指手画脚,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3月2日上午,部队出发。出发前全团官兵在大操场上向毛主席“宣誓”,我们连队在队伍中间,我又是五班长,高举毛主席画像的任务幸运地落到我的手中。这是多么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啊!我站在队伍的正前方,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一个几天前还卧病在床、郁郁寡欢的乡村青年,忽然间华丽转身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的革命军人,世事无常,人间正道是沧桑!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仪式结束后,徒步向省城进发,可能是因为中苏对抗边境吃紧的缘故,欢送的人群人山人海,道路两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飘扬的红旗,震耳的口号,胸前的大红花,极像“乡亲送我去战斗”的电影画面。也许是受这种场面的感染,本村一名青年,一直跟着队伍前进,坚决要求当兵,谁都劝不回,直到晚上火车开动时,才被地方干部拉下了车。

  我们由合肥乘火车到裕溪口,轮渡至芜湖,改乘轮船直达重庆。途中传说多多,这时才知道发生了“珍宝岛事件”。有一种说法不胫而走,这支队伍将要开赴前线,无形之中经受了临战氛围的考验。乘坐的“人民32号”货轮在七天七夜行程中,让我们饱览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东西气候的显著差异以及与家庭生活截然不同的诸多变化,让人兴奋不已津津乐道,填补着人生的种种空白。

  终于到达目的地——重庆,我们连队驻扎在南岸一个叫小湾的地方,在这里将演绎一场“兵的传奇”。训练是艰苦的,队列、步伐、紧急集合、投弹射击等等,所有由老百姓向军人转变的训练科目都依次进行,无不为这种“转变”付出了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项目都是由班长带领完成的,可我这个班长与其他新兵并无二致,闹笑话、出洋相也就在所难免,比如我的口令与队列步伐不一致,受到排长的责备,投掷手榴弹没有拉弦就扔了出去,害得我在全连指战员面前抬不起头来,有一次排值班,集合队伍跑步,我喊口令“跑步跑”(应为跑步走),引起全排人的哄笑。所有这些现在想起来不禁哑然失笑,当时可是丢死人了。

  与军事技能相比,其他工作倒是可圈可点。班务管理、思想工作、政治学习以及各项任务完成那可是一点不含糊。记得许多新兵想家,有的还哭鼻子,我就一个一个找他们谈心,做思想工作。那时政治学习、“讲用会”多,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开班务会,我乐于念文章并善于启发大家发言,本班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受到别班的羡慕。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生产劳动经常受到连排的表扬。好人好事更是层出不穷,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每天早上洗脸水总有人从老远处打来分好,甚至把牙膏都挤到牙刷上……有的人起床后发现好事被别人做过了,只好第二天起得更早。我因脚上生疮切开引流,不能走路,战友们争着帮我打饭、端水和背着去换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总之,作为新兵,我交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作为班长我也得到十分有益的锻炼。如果说部队是座大熔炉,那么新兵训练就是将铁砂炼成铁,然后再百炼成钢。

伤感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