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文我提到两个姑姑来看麦罢,除了买几样食品,还有一样是重点,就是麦罢馍,这麦罢馍是花馍的一种,就是我今天要给说道说道的重点。
1)
麦罢馍别称油提娘,只是花馍其中的一种。
给娘家妈拜年,蒸的花馍是油包子,新媳妇第一年的油包子比一般的大个两三倍,不能坏了规矩,更不能把人丢到外村去。
给女儿家送的是茧茧馍,有了外孙要送以竹做骨红纱裹面的灯笼,一直送到十三岁,这一年要给孩子完灯,或者是全灯。顺带蒸两个小茧茧馍拴在灯笼上。
重阳节叫送九月九,到女儿家蒸的是馄饨馍。当然第一年送的叫糕馍。一般分三层,周边间隔相嵚着核桃和红枣,顶上插一些涂着各种颜色的面花。
2)
逢年过节,依节气不同,走亲戚送的花馍大有讲究。亲戚家有红白喜事,那种花馍更是特别,有其特殊的含义。
亲戚家有孩子结婚,他外家当姑的叫姨的蒸的就是馄饨馍。若是主人家接新媳妇,那个比一般节气所用花馍要大个两三倍。一般准备十个大油包子,寓义十全十美。这事儿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庄重对待。
俗话说逝者为大。遇到谁家有老人去逝,过事用的花馍,根据自己的身份,来决定花馍的样式和大小。
过白事亲戚的花馍都称献馍。亲生女儿的花馍当然是最大的,造型也是最花哨的。
这种花馍一般分三层,由下到上由大到小依次摞起来,有五十到六十公分高,最底层直径大概三十到四十公分。
因为身份不一样,亲女儿的献馍是亲朋好友关注的重点对象,也是体现对待父母的一种态度。农村人过事就讲究个仪式感和庄重感。
侄女的献馍相对就小一些。样式也差不多。外甥外甥女以及表兄弟姐妹的,有莲花献馍和馄饨献馍等,根据自己的身份,来决定花馍的样式。
3)
在渭北一带,尤其蒲城、富平两县流传着这一习俗,就是过节送花馍。
麦罢馍,顾名思义可理解为麦收过后,秋已下种,这一带农民趁着农闲,女儿给娘送上新麦蒸出锅的花馍,让娘家妈尝尝,尽一份心意。
这一农村习俗,在农耕时代流传了不知多少人老几辈,已无从考证。
但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亲历者,小时候送花馍的记忆和印象,心里有着融在血脉里情结,难以割舍。
从小麦下种到六月麦梢黄,从新麦入囤到花馍出锅,无不渗透着汗水和心力。关于小时候磨面的记忆,自家平时所用面粉和出门蒸花馍所用面粉,有大区别。
一种是磨面只收一箩面,也是八零粉,另一种收白面和黑面,黑面蒸馍自家平时享用,白面也就是特粉,用来蒸走亲戚的花馍,才出锅的花馍那是又白又香又酥软。
小时候看到这一笼一笼放在案板的花馍,想咥半个解馋都要经过婆和妈的同意,才能一解口福。不然,就等着找骂。
蒸花馍不仅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浓浓亲情和爱意,相比平时自家吃的节节馍所用的心意,不可同日而语。
况且,蒸花馍特别是到新亲家的大茧馍、大糕馍,老人过世精做的大献馍、莲花献馍和馄饨献馍等,都是要聘请村里心灵手巧的人来做,就算自家可以,也要请左邻右舍来帮忙,以示对亲家对父母长辈的敬重。
从面粉的选用,到和面、起面、揉面,到面团的大小,都容不得一点大意,都要心中有数。
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礼世之道。该大一定要大些,该小合适就行。
4)
这些年,好多人都在外面打拼,送麦罢这事不那么讲究和重视了。
谁有空闲时间就走一走,没时间就权当没这一回事。
其实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过错,而是社会的大环境所致。
不说这样费用那样费用的小打小闹,来自房贷车贷,来自上学、医疗、婚嫁、丧葬各个方面的重压,哪一个人活的不是压力山大,一地鸡毛?
正如一句大实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变成了一座山。
哪一个人不是用尽了全力,来疲于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些传统节日民俗,在生存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举步维艰。
正因如此情况种种,送麦罢这些事不得不做出选择性忽略,甚至遗忘。
蒸馍店的生意就此诞生了,况且是遍地开花。
村里家里一但有事,好多人都是匆匆的回家,忙忙的出外,谁那有功夫蒸花馍,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情况?
不论哪家亲戚有了婚丧嫁娶之事,花馍都是少不了的,慢慢的,蒸馍店便承担了花馍这一农耕文明结晶的载体。
有需求就有市场。而随着花馍店的遍地而起,说明需求的空间越来越广。
当初,好多人还不习惯在蒸馍店预定要用的花馍,特别是长辈父母的事,总觉得这样对待有点草率,没有在家蒸的花馍实在,一时还不适应这种操作。
可趋势是任何人也无能为力的。
现在的情况是,村院中会这些花馍手艺的人屈指可数,当有一天,当这些人一个一个老去,而现在的年轻人因生计所迫,那有时间来传承这一民间艺术。
终有一天,会面临失传,甚至到永远退出人们的视线之外。
这正是我深感忧虑和担心的。
送花馍不仅是农村的一道靓丽景观,更能成为民间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民俗宝库。
更能成为人们传承农耕文明的精华和底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