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众说纷

时间:2023-10-29    来源:馨文居    作者:松云客  阅读:

  在文学史上,先后出现两部情节相同、题材相似的优秀作品,就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而二者又都是利用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演变而来。

  关于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向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平事迹不详,一生共创作了十四种杂剧,现在全本流传下来的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王实甫的剧作多以儿女风情故事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气氛,语言清丽华美,是文采派的典范。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要写的是张生对莺莺“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故事,宣扬了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论调。到了宋代,崔、张故事已被改编为多种文艺样式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对西厢故事的思想主题、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作了创造性改造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首先,它改变了《莺莺传》的悲剧格局,代之以二人私奔而最终获得团圆的喜剧性结尾,从而使其主题上升到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时代高度。其次,“董西厢”中的人物形象较原著也有诸多突破,而具有了崭新的个性特征。张生由背信弃义的负心郎变成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莺莺由哀婉凄切、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变成了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典型形象;原来并不重要的老夫人变成了封建势力的代表;原本无足轻重的红娘也成为十分活跃的角色。再者,“董西厢”中的矛盾冲突也有了发展变化,由崔、张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转移到他们为追求爱情幸福而与讲究世家大族体面的崔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上。这些新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元杂剧《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蓝本。

  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崔、张故事进行了带有总结意味的再创造,以代言体的戏剧形式予以完美表现,写成了《西厢记》杂剧(又称“王西厢”)。“王西厢”对“董西厢”的发展在于:第一,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使结构更完整,情节更集中。例如,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孙飞虎兵围普救寺一事占了相当长的篇幅,它实际上是游离于主线之外的,王实甫毅然将它压缩得很短,这样就使主线更为分明突出。第二,使主要人物的立场更鲜明,从而加强了戏剧冲突。在《西厢记》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阵营,一以张生、崔莺莺、红娘为代表,一以老夫人为代表。王实甫将这两个阵营的人写得泾渭分明,态度毫不含糊,并以此来展开矛盾冲突。第三,在情节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更为精致完美,并增加了一些喜剧色彩。例如,利用景物来表现情感是“董西厢”的一大特点,而“王西厢”也大量运用了这一手法,但比较一下两部作品的“长亭送别”就可以看出,王实甫写得更细腻,更优美。

  可以说是:《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西厢记》。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站在前人的双肩上写成的,古典文学也不例外。《西厢记》有许多词句,系从古典诗词中化出,并不等于说它是单纯的模仿和抄袭,是受到前人的启发。《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而《王西厢》又是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但它不是一般的改编,而是名副其实的再创作。《王西厢》进一步发展完善,从而成为古典文学五才子书之一。

  在《董西厢》里有“怕到黄昏,忽地又黄昏”,早在陆游就有“又是黄昏独自愁”,而赵长卿《水龙吟》“最销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怕黄昏却又黄昏”。显然《董》是读过这二者诗句的,这种意境和词句,不仅《董》引用过,而在其它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不断引用。

  《董西厢》“……天遥地远,万水千山,故人何处?新多时带分鸳侣,除梦里有时曾去,新来和梦也不曾做”,我们不妨对照一下,宋徽宗《燕山亭》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以上两词可谓毫无二致,像是双胞胎姐妹。

  《董西厢》“……频嗟叹,不忍轻离别。早是恁凄凄凉凉,受烦恼,那堪值春暮秋时节!雨儿乍歇,向晚风如凛冽,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好难割舍,纵有千种风情,何处说?”早在北宋的柳永就有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多情自古伤情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很明显地显示了两者在语言上的借鉴和继承关系,这种因袭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并非少见,然而,董曲就是董曲,柳词就是柳词。

  在张生与莺莺别离的心境中,《董西厢》里有“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的词句,在《王西厢》里有“逼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词句,两者词句虽有差异,二者都是源自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说是“驼”,一说是“车”,一说是“舟”,而意寓则是相同的,还有必要做亲子鉴定吗?

  王西厢和董西厢,在长亭送别中,二者都是从“满川红叶”这一秋景为起点,转而到情人送别的伤感,《王西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千古绝唱的绝句。而《董西厢》也有一段:“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除了一个是“血”一个是“泪”之外,二者何其相似乃尔。可是在范仲淹《苏幕遮》词里早就出现了“碧云天,黄花地”的名句。其他还有多处,如张生最后登程的一段、别后相逢、……、能举出好多。

  董解元在创作过程中,不少采用前人的词句。如:

  《董西厢》“脸儿稔声百媚生”则是脱胎于白居易《长恨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再如“更堪听窗儿外面,子规啼月。”因袭了李煜的《临江仙》“子规啼月小楼西”。或者是毛文锡的《更漏子》“花外子规啼月”。其中“说尽心中无限事”,则是直接把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句子搬过来用的。

  王西厢在创作过程中,大量采用董西厢词句。例如:在形容离别时《董西厢》“一盏酒里,白泠泠的半盏儿泪”,《王西厢》“暖溶溶王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在形容心头放不下意中之人时《董西厢》“这心头横傥个海猴儿”,《王西厢》“向心头横躺着俺那莺儿”。在形容别后相逢时《董西厢》“比及各自准备千言万语,及至相逢却没一句”《王西厢》“不见时自准备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等等。

  其中还有《王西厢》“昨宵个春风桃李花开夜,今日个秋风梧桐叶落时。”与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而“江州司马青泪痕多”,与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几乎一致。

  《王西厢》“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王西厢》“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与李商隐《无题》“更隔蓬山几万重”,只是个别字的改动。

  《王西厢》“当日个明月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与朱淑真《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意境和文字就像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有时候在一个段落中,还不止援用多人的词句,如《王西厢》“看时节独上妆楼,手卷珠帘上玉钩,空目断山明水秀;见苍烟迷树,衰草连天,野渡横舟。”其中就援用了李后主《摊破浣溪沙》“手卷其珠上玉钩”和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

  王西厢在创作过程中,除了采用董西厢词句之外,还因袭了许多前人的诗句,例如:《王西厢》“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自李白《望庐山瀑布》)。“雨打梨花深闭门”(来自秦观《忆王孙》。)“卧看牵牛织女星”(来自杜牧《秋夕》)。“罗衣不耐五更寒”(来自李后主《浪淘沙》)。《王西厢》“淡黄杨柳带栖鸦”(来自贺方回《浣溪沙》)。“一春鱼雁无消息”,(来自秦少游《鹧鸪天》)。《王西厢》“悔教夫婿觅封侯”(来自王昌龄《闺怨》)。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瑕疵,包括古典名著。篇幅之间多有矛盾之处,《王西厢》就有多处穿帮。例如说道莺莺“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在为父守孝期间怎么会出现“翠裙、红袖”呢?是违背常理的。再如:“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在这样一个“清秋之夜里”竟然存在春天“绿依依墙角柳半遮”的景色,闹了一个“东面桃红柳绿,西面大雪纷飞,好一片秋景也!”的笑话。显然作者无意中的疏忽。一幅较长的文学作品,存在一些疏忽之处,也是在所难免,我们无须由此苛责古人。

  文艺是以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它的构思和遣词搜句,都脱离不了前人的作品,任何事物的进展,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功,董西厢与王西厢说到底还是一个传承和继承问题。

众说纷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