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爱好上班,志向是成为一个很厉害的打工仔。
只会工作不会玩,聪明人也会变傻——此前我从未对这句话有这么深的感触,大概因为我一直不算那种很会玩的人类。比方说通宵玩剧本杀,“通宵”二字就足以把我劝退,我会想:不睡觉第二天怎么办?犯困影响工作怎么办?我也不像其他同龄人一样热衷于拼乐高、收集盲盒。玩桌游的时候输赢也就那样,并不会期待下周继续玩。总而言之就是宁可自己躺在家里抱着平板看书看剧,也不太愿意去玩一些当下时新的项目。说“社恐”吧,倒也谈不上,也不是不合群,就是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固执又严肃的声音在问:“玩这个有什么意义?”
你知道这种奇怪的负罪感吧?看一本书之前,会想: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上面会不会得到得并不多?看剧通常都在吃饭、做家务的时候看,要是专门腾出一个晚上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看剧,会觉得自己不务正业,仿佛荒废了这一个晚上,我就会被北京市其他同龄人超过了似的。过去我还挺喜欢出去旅游的,到各个国家闲逛,这几年连这份心思都淡了,出差前我必须下载几本书在飞机上看。如果能在飞机上完成一项工作,那下飞机的时候我简直神清气爽,骄傲得好像自己跑赢了www.xinwenju.com朝阳区其他同龄人至少50米。游戏是我的爱,为了抵消打游戏后的罪恶感,我找了好多游戏与文化的学术论文挑灯夜读,因为这样就能自我安慰说这不是在玩,这是在做调查,我是在体验产品,我还是有在做正经事的。我在迪士尼乐园玩都要职业病发作,研究人家如何运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变得“不敢玩”,仔细想来也许是因为这些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种种压力。无论你是高中生、大学生,还是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人,总有声音告诉你这样或那样的艰难不易,大家都如履薄冰,旁人都在发愤图强,你还好意思看综艺、打游戏、玩剧本杀吗?即便是不参与“卷”,但少玩一会儿,总会感觉自己好像没那么糟糕。虽然嘴上总是喊着“躺平”,身体却很诚实,就算一个字都读不进去,但书还是要打开的,提神的咖啡还是要买的。
还有一个让我们“不敢玩”的原因是从小到大的教育。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玩”是学习的反义词,是天敌一般的存在。你的成绩不好,一定是因为你玩得太多了。“玩物丧志”四个字像一把剑,高悬于你我的头顶,久而久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玩、娱乐、游戏这些词语就等同于不务正业,是个贬义词。即便是孩童时期的玩,玩具的广告词都要打上“在玩中学”——看,就连玩玩具,我们都被暗示得学到东西才行。
可是,适当纯粹地玩有什么问题呢?我时常在洗澡、游泳的时候灵光闪现,冒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我通常都在旅游回来的路上干劲十足,想要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改变。我们必须承认,玩可以让我们放松紧张情绪,跳出窠臼看待事情,甚至得到一些精神力量。即便无法从玩乐中获得什么知识,但能得到片刻的笑声与快乐,我觉得在一个人苦闷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正向回馈。
总是不敢玩,迟早会变成“不会玩”。最近我就挺苦恼这件事的。每当朋友来北京,问我见面玩什么,我想半天也只能拉出我的小狗陪人家玩。飞盘、剧本杀、滑雪……这些热潮我几乎都错过,那段时间和人聊天都找不到共同话题。更可怕的是“不会玩”真的会让人落伍。我开始需要问身边的人:“最近年轻人都流行玩什么?”倒不是说非要追赶潮流,而是我简直要担心我会不会因此变成一个日益无趣的人。
好在除了不爱熬夜玩,我还保有一份好奇心,还愿意去了解新事物,还会期待人群、霓虹与欢笑声。虽然我至今还是没有养成可以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但我希望自己能渐渐放下“不敢玩”的心结,多出去走走,多试试没有玩过的东西,多投入一些时间去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打游戏就是打游戏,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我也要努力学会不再执着于在玩乐里寻找意义——学习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好好玩,为什么非要在玩里寻找意义呢?也希望你能够一直带着一颗轻松愉悦的心去玩,去尽情体验这个本该美好的世界。
想玩,想要寻找快乐的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