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是一名销售工程师,常常抱着电脑来咖啡馆和客户谈工作。有一天,他等待良久,客户却迟迟未到,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
2022年12月底,我跳槽了。临近春节,新单位大概觉得给刚入职的员工发年终奖不划算,让我过完年再去报到。想来想去,我决定把这空闲的一个多月时间用来陪伴父母。
想到要在家待这么长时间,我感到压力很大。每个人选择来北京的理由都不尽相同,有人为了谋求事业发展的机会,有人为了首都浓郁的人文气氛,我纯粹是想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出生于东部沿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小城市,家乡不是不好,而是不够—不够热烈,不够丰富。如果用水来打比方,北京是沸腾的水,而家乡只是温吞的水。
北京的朋友有的开着车千里走单骑,从川藏线进藏,再走青藏线回京;有的去四姑娘山徒步,欣赏雪山美景,也忍受高原反应;有的进过无人区,近距离接触过藏羚羊……大家玩的就是心跳,每个人都在尝试突破自我。公园里常常传出诗朗诵的声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跑道上永远挤满了跑步爱好者。在我看来,这是在热情洋溢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我的家乡太平静了,大家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满脑子想的都是挣钱,挣了钱干吗呢?买大房子,换好车,再没别的了。谁要跟旅行团去欧洲旅游一趟,这牛能吹一年。年轻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必须结婚生子,如果不按这套程序走,那就是异类。
我的父母老实本分,觉得找个好工作、拿到高工资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他们厌恶风险,不喜欢我折腾。有一个暑假,我突然对烹饪产生了兴趣,尝试照着菜谱烧菜,结果弄得一团糟。我爸吼我:“不会烧就不要烧!”我妈一通苦口婆心:“爸妈不指望你帮忙干家务,只盼你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我感到很无奈。当父母的怎会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聪明能干呢?拧巴的是,他们只愿意看到结果,却受不了我成长之路上的一地鸡毛。可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前不也失败了很多次吗?你不能说最后成功的那次才有价值,前面那些失败都是瞎胡闹,成功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试错。这些道理怎么和父母讲?讲了他们也听不进去。我妈的QQ个性签名是:做普通人,过平静的生活。
对我这样一个生命能量旺盛的人来说,在家乡生活太不得劲了,一辈子一眼望到头,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期待热气腾腾地活着,我渴望惊心动魄的经历,我想找一个没有他人注视的地方去磨炼心性,我要按自己的意愿过我的一生。高考填志愿时,我不顾家里的反对,坚决报考北京的学校,毕业后又坚决留了下来。
当然,我爱我的家乡,我常常对北京的同事和朋友夸赞家乡的山水很美、人很务实。我当然也爱我的父母,这么多年没有照顾和陪伴父母,我很愧疚。我只是个普通打工人,来北京这么多年,也没能让父母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我常常想,父母会不会为这样的亲子关系感到遗憾?我非要跑这么远,让他们既缺乏陪伴,也没有享受到孩子成功带来的自豪。在他们眼里,我是个自私的儿子吧?
对家乡,对父母,我有爱,也有抗拒。
回到十几年前逃离的地方,我百感交集。家乡大了好多,我初中时最喜欢在周六下午骑自行车出去玩,一不小心就骑到了乡下,暖风拂面,放眼望去,是大片的油菜花。现在无论怎么骑都在城里,到处是高楼大厦,那些陌生的地名让我无比茫然。马路上骑自行车的少了,开车的多了,马路虽然变宽了,却更拥挤了。父母老了,我爸脸上长了几个老年斑,头发秃成了“地中海”,早已不是年轻时英姿勃发的样子;我妈戴了假牙,爬上楼就气喘吁吁的,还总觉得很冷,晚上不开空调就睡不着。
一切都变了,一切又似乎没有变。
家乡洋气了很多,每个细节都写满了对大都市、www.xinwenju.com国际化的向往,20层以上的建筑物会拥有“国际会议中心”“环球大厦”等大气磅礴的名字,新盖的小区则往往冠上“铜锣湾”“海德堡”这样的名称。如果是年少的我看到这些,一定心生鄙夷,但现在我只会哑然失笑,大城市的人去小地方寻求内心的平静,小地方的人则羡慕大城市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何尝不是一种“围城效应”?
家乡的人们还是不太浪漫。一个朋友郁闷地问我:“房子、车子、票子我都有了,为什么来相亲的那个舞蹈老师还是看不上我?”我调侃他:“人家心里揣着诗和远方,你只揣着人民币,如何聊天?”他说对方喜欢三毛的文章,我说三毛长年定居撒哈拉沙漠,你不妨做个攻略,约舞蹈老师一起去摩洛哥旅游,用脚丈量三毛生活过的地方。他挠了挠头,说那也太远了吧。我嘿嘿一笑,不再多言。
父母也依然对未知的结果充满焦虑和担忧。我开车带他们去邻县游玩,导航出了点儿小问题,这使得我们走了一段岔路,我妈当场崩溃,责怪我不该相信导航,她说向路人问询就不会发生这种事。直到平安抵达终点,她才平静下来。我忍住没有和她争论,但开始思索为什么我总是很淡定,而她常处于焦躁不安中。
也许是我有独自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生活的经验吧。
刚毕业时,不了解北京的租房市场,我吃了不少亏,遇到过黑中介,被骗了300块钱;碰到过不讲理的房东,明明还房时一切如旧,他硬是找碴儿扣我押金,我解释半天无果,不得不屈服。那1000多块钱押金对我来说很重要,当时我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这么多年我搬过八九次家。我咬牙坚持着,是因为我自愿接受生活的捶打。在家乡的生活当然是容易的,每天上下班两点一线,回家看电视、刷手机,和知根知底的发小交往,心情愉悦是真的,难以获得成长也是真的。从长远来看,吃亏上当是好事,遇到的人和事多了,我自然就学会如何识人、如何解决问题了,所谓的社会经验不就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增长的吗?
我在北京尽可能地省吃俭用。嫌修理电器的费用太高,我便自己找视频研究;嫌在外面吃饭太贵,我就自己动手做饭,没有人苛责我浪费时间和材料。时间长了,我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解得也越来越多,我自认为,我至少算得上半个生活家。
我曾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去河北,夜晚在一片树林里搭帐篷露营,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第二天早上发现自行车被偷了,我们拦了一辆运砖的电动车回北京,狼狈万分。我曾组织10人小队去沙漠暴走3天,皮肤被晒伤,脚底起泡。那些父母认为出格的事情,只要不犯法、不伤害他人,我都尽可能地去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力量增强了,我发现生活中的多数困难都能找到方法克服,仅有极少数问题超出我的能力边界。心里有了底之后,我便极少着急上火。
北京这个地方人才众多,我平时交往的合作伙伴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在互动中我也学到了不少。有句话叫“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有人愿意当鸡头,是因为当周围的人不如他优秀时,他可以占据心理上位,得到情绪价值。而我宁当凤尾,哪怕我是一群凤凰里最差劲的那只,被其他凤凰鄙视,我也不在乎,因为只有和优秀的凤凰在一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回头看我的父母,他们没有上过大学,出门就能遇到熟人,很少被欺骗和伤害,不曾经历大风大浪,也就容易把芝麻大的事儿看得比天大。成长是需要条件的,他们不具备这些条件。
临走前我陪着我爸出去遛弯,原以为老爷子不善社交,没想到他人缘还不错,总有人上来打招呼,我爸也很热情。“小张,你爷爷的腿伤怎么样了?我家有拐杖,需要的话来我家拿。”“老李,儿子从北京带了几瓶酒回来,啥时候来我家尝尝?”这种寒喧在快节奏的大城市并不多见,大家都太忙了,自己的事儿还顾不过来呢,哪儿还有工夫去在意别人?我突然发现,熟人社会并非一无是处,也有温馨的一面。
在家的这一个多月里,我和家乡、和父母之间的隔阂渐渐消除,我和十几年前内心充斥着不满和愤怒的自己和解了,但我仍不知道丢下父母去实现自我,算不算自私。
在回北京的路上,我给我妈发了条微信:“真抱歉,我没有攒到足够的钱买套大房子,让你们来北京住,我甚至没能在家乡给你们换套房子,有我这样一个没出息的孩子,你们感到很遗憾吧?”我妈回复道:“当你把你在大城市感知到的东西带给我们时,我觉得世界一下子变得宽广了。我去北京看你时才知道VR电影这么有趣,国家博物馆包罗万象,北方的庙会热闹非凡。你回家后天天做饭,我才知道菜市场里那些熟悉的食材原来有这么多做法,至于多宝鱼、大龙虾、蜘蛛蟹,我都是第一次尝到。幸亏你去北京时我们没有拦着,不然你怎么会懂那么多。”
我沉默了很久,正想着怎么回,她又给我发了一条:“房子不一定要在北京买,压力太大了,北京周边交通方便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你的好朋友都在北京,爸妈老了,不能永远陪着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也是不错的人生。”
我的眼泪无声地落了下来。
年少时想去远方,想看更大的世界,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心愿我都实现了,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