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我深爱着的这片黄土地

时间:2023-12-16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王兴国  阅读:

  我叫王兴国,甘肃会宁人,1956年4月出生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是一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

  1977年,我参加高考,考入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随后,我在通渭县北城中学、会宁县东关小学等校做老师,后来进入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一转眼,退休好几年了。这几十年来,我闲暇之余唯一的爱好就是摄影。

  缘起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关中学读书时,班主任魏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摄影师,每年学生毕业合影留念、毕业照,都是他一手完成。每到毕业季,魏老师白天照相,晚上洗相,忙个不亦乐乎。那些照片都是黑白的,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我就产生了好奇心:用相机、胶卷和相纸,是怎么“洗”出相片的?我总想给魏老师帮帮忙,顺便了解一下照相的整个过程,好几次都想张口,但还是没有勇气。那时候,我对摄影的兴趣,停留在好奇的想象中。

  1980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进入会宁县东关小学任教。当时,学校很有前瞻性地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其中有一个是摄影兴趣小组。我自告奋勇担任了学校“摄影兴趣小组”的辅导员。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当时,学校有一台120照相机,每天上课之余,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琢磨构图、取景,研究用光的技能。我翻阅了很多摄影方面的资料,请教了很多摄影老师,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实践动手操作,照相、洗相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个时期,我对照相的认识和感情,从自发的兴趣,上升到了主动搞摄影创作的高度。为了方便随时拍照,我购买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相机——海鸥135照相机。我经常带着心爱的相机到处走,把自己觉得应该记录下来的瞬间定格到一张张相纸上。

  拍什么?是个问题

  拍了几年照片,技术越来越熟练,无论是照相技术,还是暗室洗相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时常有作品见诸报端,也得到业内肯定,拿了全国和省内的一些摄影奖项。但到底要拍什么呢?在题材上,我没有特别的偏好,或者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会宁作为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之地,是甘肃大地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记录了专注拍摄会宁故事的摄影师王兴国的故事。酷爱摄影的他一直将家乡会宁作为创作的源泉,专注记录会宁大地发生的故事。从胶片机到数码相机,从个人兴趣到主动记录,照片越拍越多,王兴国记录下的会宁故事、积累的对家乡的热爱也越来越多。

  我们选取王兴国的十余幅摄影作品,从自然生态、田园村落、父老乡亲、富民产业、教育兴乡等不同角度,展现红色热土变迁。这些照片直观而生动地呈现了新时代会宁新貌,也为我们展现了会师之地奋斗史。同时,我们也以会宁这片拼图来展现甘肃大地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突出成绩。

  2007年9月,我调入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因工作需要,我经常走出单位,到遍布会宁县城镇乡村的学校督导、调研,眼前看到的瞬间的“美”一下子多了,拍照的题材丰富了很多。这一时期,我的摄影题材,仍是人文纪实和自然风光兼具。

  为了满足和方便摄影的需要,我把胶片机换成了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使用降低了照相的成本,但对摄影器材的要求更高了,不但要配备多套装备,还要有一台电脑用于照片的后期处理和储存、查阅。所以,此时的我既要学习数码相机的操作,不断提高摄影技术,还要学习电脑的使用,通过拍照技术和电脑后期技术相结合,来不断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

  2016年,我去云南大理参加一个教学研讨会,遇到一位来自北京的同行。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他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说“甘肃白银人”,对方说不知道“白银”。我就说是“甘肃会宁人”,对方立刻回答说:“知道!知道!‘西北高考状元县’‘三军会师圣地’!”听了北京同行的话,我心里不由生出对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的故乡会宁,早已不是昔日的“贫困县”了,它的魅力和变化,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安居乐业,也让世人惊叹和赞扬。这种认知加深了我对会宁这片热土深深的爱,也坚定了我要用自己的相机留下会宁的美好瞬间,让更多人了解会宁、认识会宁的想法。

  我常常想,萌发于少年时期的小小兴趣,成了丰富我人生的重要途径。因为摄影,我走遍我的故乡会宁,更深深爱上了这片黄土地。

  会宁丁沟

  会宁中川风电

  会宁县林业派出所的张林山警官是我的邻居,他知道我喜欢摄影,一次闲聊中,他建议我多拍些会宁生态变化方面的照片。

  他说:“我们会宁以前的生态情况你是很清楚的,童山秃岭、不毛之地,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从20世纪80年代起,咱们会宁开始了大规模的绿化荒山行动,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到2006年,会宁县已退耕造林40多万亩,荒山造林38万亩,成为甘肃省退耕还林第一大县。这既是我们会宁人的功劳,也是我们林业人的自豪。”

  这些年会宁县自然环境的改善我是看在眼里,收入相机中:从前的荒山长满了茂密的树林,山坡地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减少了,水源得以涵养,降雨逐年增多,气候显著改变。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听了他的话,我感到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几年过去了,我拍了许多会宁生态方面和祖厉河综合治理方面的照片,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特别是已经走出会宁定居在外的老乡,看到这些照片,总是欣喜异常。是啊,过去的会宁人吃够了满目黄土的苦,还有什么比绿色更让我们心旷神怡呢?

  耕耘

  2015年2月16日,我在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看到这两位老人耕地的场景。我很奇怪:中川这一带大都是平整的水浇地,人们大都用拖拉机耕地——拖拉机耕地翻得深,而且还比养牛养驴耕地经济。老人说:“我的地里种了果树,拖拉机不便耕种。而且,我养了一辈子的牛,现在如果不让我养牛我会很难受,一天没事干闲得慌。”

  老人的话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农村的老人不愿意跟儿女去城里享福,他们对这片土地有感情,更对劳动有感情。

  童家湾村

  西瓜产业

  养羊产业

  2014年,张玉珊承包流转土地2600多亩,吸纳300多户农民注册成立了“甘肃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果树发家致富。“甘富”先后在会宁县的头寨、河畔、会师镇等地建立了苹果树种植基地,为了帮助群众积极参与苹果树种植,他们“讲给群众听、种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销”。如今,“甘富苹果”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产销两旺,为当地和周边的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甘富”的苹果大又甜

  养鸡产业

  2021年6月的一天,我见到了会宁泰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马艳丽女士。

  1998年,她在银川经商,看到当地集贸市场上鸡蛋、活鸡价格居高不下,联想到老家村子交通便利、场址易选、养鸡成本低等特点,便决定弃商养鸡。

  第一批鸡由于饲养不科学,不但没有挣钱,还净赔了1万多元,后来她参加了市、县畜牧局举办的养鸡培训班后,分析了以前养鸡失败的原因,使用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方法,1999年就获纯利1万多元。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她总结了一套成熟的养鸡技术,现在的泰和养殖场拥有各类资产240多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人,年产值达300多万元。由于事迹突出,2008年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迎喜神

  王健林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2008年6月,我负责全县的复式教学研究工作,从而认识了汉岔乡常山教学点的王健林老师。当时他每月拿200元代课工资。我问他:“这点工资划来干吗?”他说:“这事没有划来划不来的,我喜欢孩子,喜欢教育,因此,我不在乎工资多少,只要一天能吃饱肚子就成,如果我觉得划不来的话,今天马上就可以辞职不干,没有人强迫我必须干。”

  2015年3月19日,我在中午时分赶到常山教学点。正好是学生们用午餐的时候,王老师那天给孩子们做的午餐是一锅大米稀粥和油饼。

  王老师告诉我们,学校今年共有10名学生,学前班6人,一年级1人,二年级3人,学前班的学生由于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学校的经费是按4个学生拨付的。这些学生每天的午餐都是他免费提供的,他现在的家就设在学校,白天他和10个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晚上他一个人留守学校(他的孩子在县城读书,老伴儿在附近租房,打工兼陪读)。

  他说:“放学后还得干些农活,然后自己做饭吃,晚上还要备第二天三个年级的课,哪里还顾得上寂寞。只要能和孩子在一起,干自己喜欢的教育就够了,至于补助,有没有都无所谓,习惯了。我一天只要能吃饱肚子就成,人这一辈子,可以空空地来、空空地去,但活在世上的部分不能空,一定要给社会做些事情。”

  2018年下半年,王老师转正了。再一次见到他时,他说:“工资由老婆保管,每月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因为这几十年里,我在意的不是工资多少,而是能否让我干教育、教孩子。我是个代课教师,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到讲台上。我还有两三年就要退休,干不了几年了,我会为会宁的教育干到不能动的那一天。”

黄土地

爱情日记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