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朱德元帅的老乡,我知道他是的军事生涯是从云南开始的,但并不知道他与昆明的讲武堂关系如此重要——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官。
来到讲武堂的前面时,只见金黄色的门楼高耸,在云南亮丽的阳光下,给人一种威严感。它朱红色的窗,西式屋顶造型,大门下上方白底黑字写着“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是繁体字,字形有点似启功的字体,经查,是讲武堂校长郑开文手迹。
走进这讲武堂,才知道它是清末三大著名的军校之一,其他的两所分别为保定军校和东北讲武堂。
这所讲武堂办学时间共36年,培养的学生达9000多名,其中有朱德、叶剑英两名元帅,还有两名国外的国防部长,还有二十多位上将。可谓将星云集。
朱德来讲武堂之前,已经考上了秀才的功名,但在当时的乱世,他并没有想到在仪陇老家养家度日,而是想走一条从军的路来改变人生,甚至是人民的命运。于是他从仪陇出发,徒步七十余天,到达昆明,以冒充云南藉考生的身份考上这个讲武堂。我从地图上看,从仪陇到昆明,现在的高速公路为955公里。而在清末,只身一人,不远千里,翻山越岭来到这个人地两生的地方,是一个了不起的个人长征,可见当时的朱德是多么的意气风发,不畏艰辛。一个非常之人必须要有非常之志。老一辈的革命家,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的理想壮志,是值得今天我们很多人敬仰的。朱德从这里走上了军旅生涯,并成为了一个真正肩负国家使命的军人,成为了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所以我说这所军校直接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程。朱德在后来与斯诺的谈话中说:我的志愿老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他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非常高兴。
当时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对四川的朱德讲,除了这里是最先进的,也是最近的。但徒步七十余天,非常人不能及。在其展厅中,有一个将帅群像墙,朱德居于核心的位置,它不仅体现了朱老总的德高望众,更体现的是他老人家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展厅中还专门有一个朱德元帅的展区,有元帅服。站在这展区前,我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一个永远值得敬仰的人,一个很敦厚的四川人,一个把革命进行到底不计功名的人。
展厅中,还有蔡锷将军的展区,这位秀才出身的军人,一位英年早逝的青年才俊,在护国战争中,第一个向抛弃荣华富贵向独裁统治者揭竿而起的旗手,是他葬送了袁世凯的春秋大梦。蔡将军是云南的督军,是讲武堂的教官,这里是他首义时的指挥部,是他的人才库。由蔡锷将军,就可以想到云南的革命传统和光辉历史。从而想到昭通的共赴国难碑,在为国为民上,云南人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讲武堂中还有抗战胜利时越南受降仪式场景蜡像。作为首个跨国受降仪式,中国军队在越南接受日本军队的投降,其意义是巨大的。
讲武堂内还有中国远征军的展区,有真实的枪械,图片等,告诉我们,在本土作战的同时,还有一群在异域拼杀的军人,他们的牺牲是巨大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完全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
在展品中有一张讲假条让我看了很久。这是一个叫殷世续的队员因患腹胀请假外出就医的申请,整个假条不下五百字,不仅内容详尽,还全用指甲大的小楷写成。我佩服当时人过硬的书写水平写出来的作品,放在今天就是一副优秀的书法。
在讲武堂的阔大操场上,我仰首天空,天很蓝,阳光很明丽,白云朵朵悠闲地飘着,而周围的游客很自在的游玩着,每个人脸上都愉悦与惬意,这是多么的和平与祥和。而此地在100年前,正是嘶吼声阵阵,一派历兵秣马景象。
我们应该铭记与感谢在这里苦学和在疆场上苦战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江山和社稷情怀、还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正是因为他们的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才将我们的民族从苦难走向今天的辉煌。
在讲武堂外翠湖岸边,绿树成荫,有人在散步,有人在健身。有一个八十来岁的老翁,上身赤裸,手持五颗铁球,舒缓做着各种动作,特别绝的是将一个铁球顶在头顶。围观的人很多,我将他的铁球拿在手中掂了掂,每个在1.5公斤左右。我们拿着都吃力,而在大爷手中如同玩件。
我想是不是讲武堂的精神对这座城市的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将习武作为生活的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