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在堪称大师的一批人相继离去后,能被称作大师的人越来越少。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太浮躁,没有适合文化大师生长的土壤?还是因为现代文化的高度和广度不足以产生大师?抑或是缺少对大师的传播和发掘?是,又不是。在我看来,我们所处世界的很多事和物,只有经过沉淀后,才能弄清其价值和意义所在。于活生生的人而言,他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岁月变迁中,被时间一一过滤后的沉淀,更会令人耳目一新。
生命的亮度和光泽可以通过打磨产生好的效果,但更多绝妙的效果是要经过岁月的沉淀才可以显现出来的。有个故事足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年轻人失业后,心境极坏。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找到了当地一位极有声望的长者。长者听完他的诉说后,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桌子上放着一杯水。长者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年轻人若有所思。良久,他欣喜地说:“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底了。”长者赞许地点了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事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就像这杯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而如果你让它们慢慢地、静静地沉淀下去,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一来,人生非但不会因此受到污染,反而会看起来更加澄澈纯净。”
闻名遐迩的大学问家季羡林,堪称“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他家里摆满了书橱、书架,就连过道两侧,甚至卫生间也全是书架林立。在数万册藏书中,不乏梵文和西文孤本,他的藏书既整洁又规范。可以说,他的家,就是一个书的世界。在书籍之外,他的日用家具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普通家具,他的生活可谓朴实简单。他一门心思沉浸在书香中,并在书香中不间断地沉淀自己。在如此这般的生活境界里,造就出来的,焉能不是心智开明、胸怀坦荡、学识丰盈的大师风范?
在当代,不是没有大师,而是缺少沉淀。怪不得陈丹青会说:“中国文艺很荒凉,瘦得只剩肱二头肌,疙瘩肉,瞧着挺壮的样子。”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师所拥有的东西仍在不懈不怠地温暖人间,只是它温暖的是少数人,因为大多数人忙于生计,忙于一些无厘頭的事情,已远离文字,甚至与文字无缘了。浮躁构架的时代氛围,让文学和文化曾经拥有的神圣感,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一去不复返了。
在光阴的此岸,人们总是推崇前代,展望后代,就是不重视当代。事实上,既然当代的人可以从以前的世代找到自己心仪的大师,那么,后世的人为什么不能从当代找到他们欣赏的大师呢?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谁是今天的大师、英雄,在当代往往难有定论。在大师渐行渐远的今天,我们需要守住的,依然是民族文化的内核,而民族文化的圣衣,只有依附于新的、能得到认可、欣赏和尊重的大师,才有望持续、发展和延伸。
无论如何,见与不见,认与不认,被忽视的大师,依然蛰伏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师不是因为有了一方水土,就可以长出来的,而是在生命的杯子里沉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