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是一个象形字。可是,我们从它现在的字形,已经不大看得出它像一只兔子了。
兔字起初的時候又是什么样的呢?
图1的甲骨文兔字,就是一只兔子的样子。大大的耳朵,翘起来的小尾巴,真是栩栩如生。图2是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器上的兔字,更像是一只兔子。大大的耳朵,短短的前腿,长长的后腿,翘翘的尾巴,很容易辨认。
不晚于秦代的石鼓文兔字(图3),已经很明显地符号化了。字形中兔子的两只耳朵,好像朝前耷拉了下来,前腿和后腿还容易辨认,上翘的尾巴附着在了后腿上。
秦汉时期的小篆字形(图4),兔子的后腿和小尾巴仍不难辨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兔字的小篆字形,像是蹲坐在地上的兔子的样子。最末一笔,是它的短尾巴。而下面图5中秦汉竹木简及帛书、虎符中,兔的字形渐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简化。
兔字在1972年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图6)中,以及东汉熹平年间刻写的石经(图7)中的隶书写法,已经和今天的字形非常接近了。兔字最后一笔的点,似乎可以被我们看成是兔子的小尾巴。
我们看到了免和兔这两个字早期的写法,就会很清楚,它们俩本来的样子差别很大,表示的意思,也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在使用这两个字形相近的字时,就再也不会把它们搞混了。
兔子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胆子很小的动物。他们见到人类,通常会选择快速奔跑以逃离危险。古人根据兔子的这一特点,创造了“逸”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逸”字时,认为它是由辶(本作辵,读,有快速奔跑的意思)、兔会意,本义指逃跑,并说兔子是一种狡猾善于欺骗和逃跑的动物。
逃逸,是一种对所造成的后果不敢担负责任,而匆忙逃脱的行为。我们今天还常说“肇事逃逸”。《北史》卷二十九,写北魏权臣刘昶的孙子刘晖,娶了兰陵公主,却仍滥情纵欲。因公主嫉妒不满,他将公主推下床,对公主拳打脚踢,伤及腹中胎儿,因惧罪而“逃逸”——逃跑并消失得不见踪迹。
隐逸,指以隐居来逃离俗世,也指隐居的人。逸士,是逃离世事的隐士的别称,也常指品行节操高尚的人。
与兔有关的常用字,还有“冤”。
许慎《说文解字》:“冤,屈也。从兔,从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意思是说:冤,本义指身体弯曲蜷缩无法伸展。由兔和冖(像兔网或者兔笼子)会意。表示兔子在兔网或笼子的下面,无法奔跑逃脱,越发屈缩起自己的身体。
当人受到误解和委屈时,心里就会感到无法舒展、难以言说,这种感觉,往往被称为冤屈。王充《论衡·谰言》中写道:“无过而受罪,世谓之冤。”是说没有过错却受到惩罚,世人称这种情况为冤。
有句俗语说:“比窦娥还冤。”窦娥,是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的人物。她受到流氓张驴儿的迫害,并被诬告杀人,被黑暗的官府屈打成招,判了死刑。临刑前,她指天为誓: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这些事情,全都应验了。后来,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做了官返乡,窦娥的冤案才得以昭雪。
一个让百姓像无辜的兔子一样,蒙受巨大冤屈的时代,一定是一个黑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