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世界上唯一论根卖的面条

时间:2024-01-14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张同武  阅读:

  精巧的川人在卖“小面”的时候,食客与老板的对话一定是“二两小面”!当然有二两就会有三两,依着食量而定。而豪放的老陕面馆里,常听到的对话似乎只有:“大碗小碗?”至于大碗有多大、小碗有多小,似乎并没有人刻意计较,食量大的吃大碗面,食量小的吃小碗面,约定成俗。

  但在陕西的一种面馆里,老板一定会问食客:“几根?”熟知的食客一定会“两根、三根”或更多根地回应,而不熟知的食客则一头雾水:“什么几根?”见惯了的老板则会笑言“我们的面条论根卖,一根就是二两左右”。

  这就是“杨陵蘸水面”,现在也称“杨凌蘸水面”。

  杨陵是隋文帝杨坚的陵,其所在地的地名也称杨陵。后在此建立国家级大型农业示范区,就将示范区的名字叫做“杨凌”。现在的“杨凌”几乎就是陕西的一个地市区域概念,而“杨陵”的地名也还在用,一定意义上,“杨凌”驻地“杨陵”,“杨陵”为“杨凌”下辖的一个区。所以,原本的“杨陵蘸水面”又被称之为“杨凌蘸水面”,实际是一回事。

  “杨陵蘸水面”的最大特色就是面条既宽且长,宽到四五厘米、长到一米五左右。一根面条为什么做得这么长这么宽?猜度一下,应该是出于一下几方面的考量。一是麦子好、面好,能够做得如此长宽。杨陵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农耕历史圣地,且土厚水深,尤其是小麦的绝佳优生区。所以,盛产的优质小麦给了人们把面条做得如此长宽的底气。但凡面粉的筋度不够,要做出较长且宽的面条,是非常困难的。而杨陵地界的面粉,在不加碱面的情况下,只需要一盆面一撮咸盐,即可成就筋韧度极强的面团,之后饧发到位,再施以熟稔手段,便可连擀带拉带扯,足足拉扯成两臂伸展的极限。那两个手臂要是能再长一点,说不定面条长到三四米也有可能。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二是这样做好吃。陕西的面条从形状来说就五花八门,长的短的、厚的薄的、粗的细的、条的片的,几乎你能想到的各种形状都会有。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面条做成各种类型,那是为了有所变化,在长期吃面、日常吃面的状态下,不至于单调单一。文喜看山不喜平,生活也要波澜兴。吃面么,咱就变着花样吃,这样才更有兴致,才丰富多彩。于是,面条可以做得细如发丝,也可粗如筷箸;可以切成寸段,也可以放开来长到极致。这样不同的形状的面条,再加上不同的调制手法,才让陕西面条成为百花园。

  具体到“杨陵蘸水面”的口感,那就先是满口的充盈,口唇一下子被宽大的面条全面占据,几乎每一丝感知神经都被触动,这种感觉非常的满足而奇妙。人的唇齿感觉是多种形式的,或者说会有多种需求,丝丝缕缕是一种精巧,而满口充盈则是一种豪迈,就如这宽宽的面条带给你的感觉;其次,长长的面条会带给人一种兴奋感,眼见长不见头的面条被一次性地控制在唇齿间,那种即时的丰盈感充实感甚至富贵感也会在心头漾起。

  三是约定俗成的仪式感。陕西的面条,在几乎每一个县域甚或乡镇,都会有自发形成的一种风格。比如“杨陵蘸水面”周边,就有面条细而长的“臊子面”、短而粗的“削筋面”,乃至面条更加墩厚的“驴蹄子面”等。但杨陵这个地方,就兴盛起这种长而宽的面条。如何形成的、何时形成的?有各式各样的说辞,但不会有定论,因为食俗本身就是漫长的岁月里渐渐形成的。这形成的成因可能是有人偶一为之,大家群起效仿。可能是反复实践,此种形式为大家喜闻乐见。等等。在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一种特色食物渐渐有了自己的固定的形制,有了相对统一的做法。再后来,这种食物也就成为人们犒赏自我、款待宾朋的首选,“杨陵蘸水面”也是如此。

  “杨陵蘸水面”的面条形成是这样的可能,而其中的“蘸水”也是极其特色的。

  这“蘸水”从大概念上讲就是蒜汁和西红柿鸡蛋汤的复合体,再有油泼辣子的介入,虽是这样干巴巴的描述,也可以想见那种酸辣意味的香冽的感觉了。当然,做起来是很讲究的——

  蒜末用热油浇泼,充分激发蒜香,备用;之后起锅烧油,下入葱姜干辣椒爆香后加水烧开,加入咸盐酸醋以及酱油等调味,再下入西红柿、木耳、黄花等菜蔬,熬制一会,将西红柿的味道融入汤中,再将蛋液徐徐倒入,再撒上生葱段。经历这个基本过程,前面所述的大概念上的“西红柿鸡蛋汤”即成。此刻再将这汤浇泼在小碗里的已经油泼过的蒜泥上,则蒜香又一次被激发也被融合。如此,一碗碗“蘸水”即成。当然,九成的食客喜食辣椒,于是放上红艳艳的辣椒油,这“蘸水”就齐备了。

  以上是“杨陵蘸水面”“蘸水”的传统做法,今年也有许多店家改良,比如其中的鸡蛋先油炒,或是在“蘸水”中加入提前熬制的大骨鸡架汤等,各自特色鲜明。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是西红柿鸡蛋,突出的是蒜香。

  有了面条,有了“蘸水”,便可以成就“蘸水面”了。这宽而长的面条在拉扯后旋即入锅,一开过后,还有一个必须强调的重点,那就是下入菜蔬。这面条里的菜蔬虽说不是画龙点睛,但一定不可或缺,按照这里的食性以及出产。这下锅的菜蔬首推苜蓿,如果不当季,更多的替代物是嫩的芹菜叶,或者菠菜,或者是野菜里的灰条条、荠荠菜等,总之都是鲜嫩清香的。这下入锅的菜蔬会与面条一并捞出。

  捞出来的面条一定是放在提前舀进面汤的“盆”里的,不用想就知,一根长度一米多的面条,必须盛放在这阔大的容器里,否则难以容身。另外也要泡在煮面的原汤里,这样面条不至于粘连。当然,那下锅的菜蔬此时也在“面盆”里。是一种色彩的点缀,也是口味的丰美,当然也是让面汤更加有青草香味的核心呢。

  一根、两根、三根面条,就那么共同在面盆里盛放着,被端上桌,此刻,一同上桌的就是那碗“蘸水”了。这一大一下两个容器,一定前后放置,“蘸水”在近,面条在远,但两者基本紧紧贴合,好为接下来的“结合”拉近距离。

  要吃“蘸水面”了,比较正宗或科学的方法是,把面条挟住头部,之后拉进“蘸水”碗里,每次进到“蘸水”碗里的不宜太多,更不宜全部进入。基本的方法是,拉一段进来,“蘸”一下,再入口;再拉一段进来,再蘸,再享用。

  此刻桌上的情景很有豪迈感和仪式感:硕大的面盆里白绿相间,长又宽的面条浸润在有一丝绿意的面汤里;一个青花瓷的中等碗,里面红绿黄黑相间,丝丝缕缕的飘散着酸香蒜香辣香油香的气味;然后,那长长的面条被一点点、一段段地挪移到“蘸水”里,裹上油香与滋味之后,再被送入唇齿之间……

  要的就是这个感觉哦,面条一定要筋韧耐嚼,蘸水一定要调制到位,之后两者的结合,充盈着碳水与菜蔬交融的新感觉,让原本的寡淡被香润,原本的浓烈被中和,于是。这一餐吃面的经历,让你心意缠绵、心满意足。

  “杨陵蘸水面”是个老的特色饮食品种了,不独在杨陵,已经几乎在关中的大小城镇都能看到身影了,足见其为人喜闻乐见。随着声名日隆,随着市场拓展,当地已经有规划有动作,打算让它产业化,并有了不小的市场销售预期,这是大好事。如果这种传统的面食,能够跨入餐饮产业化的行列,守正创新、用心用力,那一定会前景无限。

  有机会试试这兴味十足的、论根卖的世间独一无二的“杨陵蘸水面”,看看你能吃“几根”?

经典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