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外甥女小满要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全家人争着想把平生经验教给她,她却不一定认同我们—家人眼中无圣人,我们有什么资格冒充人生导师?
于是,我在身边人中间组织了一个小调查,只有一个问题:大学该干什么?有一两百人回答了我。
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好好学习”。
我有不少朋友在小学、中学阶段完全以高考为目标。顺利考上名校后,突然间,没有老师的循循善诱,没有永远做不完的卷子,没有家长的耳提面命,自由来得太猛烈,他们适应不了了。图书馆里书那么多,从何看起?索性算了。选修课那么多,怎么选择?随便挑一门吧。天天都有讲座,个个社团都在招人,烦了,懒了,就这么着吧。
躺在草地上,白云在晴空上迟迟不动,一日等于百年,百年不过一日,毕业“唰”一下就到了,他们发现,已经浪费了一生中最珍贵且无法重来的4年时光。
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这么好的资源,无数专业人士近在咫尺;这么充裕的时间,不用打卡,没有琐事缠身,不用考虑经济因素。何况, 20岁上下,心智相对成熟,记忆力仍在巅峰。这个年纪接受的教育是打基础,原本应把知识的疆域无限扩展,打下一个既深广又坚实的地基。
有人说,大学所教的知识,将来都是用不着的—你什么时候看到过任何一座高楼大厦的地基?但是,地基越深广,你这一生的“建筑”就能越高;地基如果窄且浅,你无论怎么拼命往上堆砌,也只能徒呼奈何,要么就得想办法重回校园,在中年甚至老年补上年轻时候的功课。
另一个与之略有区别的答案是“学你想学的一切”。无论是弹吉他、游泳、开车,还是画画、潜水……总之,如果你曾觉得这些是你的梦想,那就别再抱怨,现在立刻着手干吧。
只有一个朋友说,他会好好地谈一场恋爱。又一想,苦笑道:“可能还是做不到。”他是医学博士,从进入校园到终于能够拿起手术刀,耗时近30年。他说:“从上了大学,就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
我问他:“后悔吗?”他说:“不。”挨不过这个强度的同学都被淘汰了,他很庆幸自己撑过来了。
我疑心我的小调查不够准确,因为很明显,我的朋友,我朋友的朋友,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但这些人,也是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读过大学,有一份稳定工作或者一技之长,少有大富大贵者,但至少自食其力。我们经历过,学到了些什么,也还在努力往前走。套用李宗盛的歌词,我们是越过山丘的人。
所以,我愿意告诉你们:并不是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越过山丘,无人为你们鼓掌喝彩,山丘之后,等待你的,只有曲折的山路,时晴时雨的天气,不动声色又铁面无私的命运。而这,就叫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