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江中下游的冬天是阴郁的,伴着北风、冻雨和冰雪,持久地释放着极具穿透性的寒,穿透蔚蓝色黎明中的鼻腔,穿透阒寂夜晚里的被褥,一点儿一点儿地蚕食所有空间。但我回忆起冬天来,却是一条橘色河流一般的温暖记忆。
那暖意来自木材,是大地母亲充沛能量的转换,是火,是光,是照亮黑夜的莹莹人间之星。记忆中,每到秋末,爷爷就会去挖树根。老家后山有一大片松树林,春夏时,松涛阵阵如海浪,到冬天落下厚厚一层松针被人们当作柴火。但松针燃烧得太快,只能引火,火塘里要用结实的树干和树根当燃料。每到秋天,会有商人来砍树,树干被卖掉后,只剩下一个个孤独的树桩,带着深深盘曲在地底的根须。爷爷扛着锄头爬上后山,吸完一袋烟,把烟杆往地上一放,往手心吐一口唾沫,双手抓起锄头,沿着树桩开始挖。树根有多长,锄头就要掘多深。爷爷脱下毛衣,搭在野茶树的枝条上,额角沁出一滴滴汗珠。那掘出的树根像个张牙舞爪的怪兽,枯瘦又庞大,布满狰狞的爪牙和结节。挖出的树根堆成一座小山,要用独轮车慢慢运回院子。
当一场霜在草尖上画出美丽的几何图案时,沉寂一年的火塘就此苏醒。火塘建在火屋,不过是靠墙用一圈土砖围成个四四方方的空间,旁边摆着三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一边摆着堆到大梁的木材,一边是木制的柜子般的鸡笼。大梁上垂下一根长长的铁钩,上面布满火垢、烟灰,大铁钩又拉了一条铁丝,上面挂满小钩子,是专门用来熏腊肉的。当火塘里点燃温暖的橘色光团时,铁丝上也挂满了用棕榈叶拴起来的腊肉、香肠。橘黄色的火光,一点点爬上苍老的树根,用热量把里面的松脂烘烤出来,油花在包裹着泥土的表皮上噼啪轻响,然后爆出一朵蓝色的莲花,火舌伸得长长的,一口一口舔舐着树根上方吊着的水壶漆黑的底。
火屋里弥漫着淡淡的青白色的烟,打着旋儿升上屋顶,从明瓦的缝隙蜿蜒而出,剩下的被关在房间里的只有松脂浓重的香味。树根不像木材那样,燃烧时有明艳热烈的火,而是橘红的内核滚烫炙热,沉沉地烘烤着表皮的水分,只有松脂燃烧时迸溅起一两朵火花,其他时候只是一团沉寂的橘色,像缀挂在枯枝上的柿子,像夏天围墙上爬出的凌霄花,像是从画布上摘下的一块颜料,随着时间和气流变幻颜色深浅和纹理走向,这样细微而丰富的变化,让我百看不厌。
二
冬天的白天,我总是窝在火屋里,着迷地看着火。树根烧得极慢,往往一个树根能烧好几天。我坐在火塘边的椅子上,一会儿用火钳扒开灰,一会儿握住树根的根须给它翻面,搅得烟灰冲天。爷爷把搪瓷缸放在土砖旁的炭灰里,茶缸里的茶水就能保持一整天的热度,熬成浓浓的中药汁般的苦涩黑水。我会把红薯埋进炭灰里,做烧红薯,等红薯的香味飘出来时,就用火钳扒开灰,把黑黑硬硬的一团夹出来,剥开碳化的表皮,里面是橘红色的滚烫嫩肉,咬一口,蜂蜜一般在舌尖流动。
偶尔父亲回家,会给我做烧香肠,方法是他自创的,用毛边纸把熏好的香肠层层包裹起来,包得极紧、极厚,然后往最外面的纸上喷点儿水,埋进火塘里。等到香味飘出来,扒拉出来,外层毛边纸烧成黑色的碎屑,一层层剥开被油浸成透明黄色的纸,里面的香肠已变成诱人的红色,肠衣焦脆,肠肉细腻油亮,因为油脂被烤出来了,吃起来一点儿都不腻。我之后吃过很多不同做法的香肠,但最喜欢的还是童年的烧香肠,也不知父亲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们还会在火塘边煨水果,一般是柑子,因为自家有片柑橘园,这东西又可久放,埋在松针里可以吃到开春。柑子水分多,冬天吃难免齿寒,但煨热之后就不会了,是暖烘烘、酸酸甜甜的一团,剥开后,每瓣都是偷来的小太阳。
吃完柑子,大人们将柑子皮放在火塘边烘干,集满一袋就拿去药房卖掉。但我总是喜欢把柑子皮丢进火里烧,橘色的火包裹橘色的柑子皮,湿润的果皮慢慢卷曲,发白,然后变成明亮的红,柑橘的清香就溢满整个房间,像是这里有初夏雨后柑橘园里铺天盖地的橘花一般。
三
因为有了火塘,有了树根和柴火,原本寒冷的冬天反而带给我一种迷离梦幻的、仿若夏日的享受。不管房子外面是吹着夜枭悲鸣般的北风,还是下着让人手脚麻木的冻雨,或是已经铺上棉絮般厚实的白雪,在砖石和木材隔开的这座小屋子里,温度永远不变,色彩也永远不变。灰暗的光线下,飞扬的灰尘中,不变的永远是那橘色的温暖光团,仿佛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屹立在阒寂的冬季里,用低沉的语调述说着四季和自然的秘密。伴着袅袅茶香,伴着松脂的沉沉暗香,伴着芸香科果皮的爽朗酸涩的清香,喝一碗甜腻的醪糟,每个毛孔都透出暖意。
冬天的夜,是没有杂质的安静,静到土壤深处,能听见树叶落地时清脆的啪嗒声,能听到鸟雀在巢中的梦呓,每一丝最细微的颤抖都能在风中扩散至远方,水波一样,层层涟漪,冬天的夜是最静的湖。而人却是要打破这静的。冬夜的卧室里,我躺在垫着松软稻草的床垫上,盖着新棉花弹成的棉被,在炭盆暖烘烘的热气中眯着眼昏昏欲睡,奶奶坐在椅子上,对着靠墙的小桌子织元宝席子。手指宽的蒲草从奶奶手中流过,编织成铜钱厚的草席,晒得干脆的蒲草沙沙作响,雨声一般。
进入冬天,农村的老人准备做棉鞋时,奶奶就会趁晚上织元宝席子,然后拿到镇上去卖。八仙桌桌面大小的一张元宝席子卖5分钱。收元宝席子的人拿到不产蒲草的地方去卖,做棉鞋的人买去裁鞋底子用。
奶奶也给我做棉鞋,她把我的脚按在元宝席子上画一圈印,然后剪下来,两面糊上厚厚的布片,干了后,戴上顶针,用针一样粗的棉线纳千层底,鞋底做好后再做鞋面,最后把鞋面装在鞋底上,棉鞋就好了。这样的做法,是江汉平原千百年来的做法。我脚上青蓝色的小棉鞋和千年前楚地小女孩的冬鞋别无二致。
冬天,家里买盐买酱油的小钱都是奶奶用一张一张元宝席子换来的。细密如雨的沙沙声,伴随了我一个又一个冬夜。在昏黄电灯罩的影子和淡淡的干草清香味里,我的每一个梦都带着春天苍翠的绿色,莹润清亮,带着氤氲水汽的暖融。
母亲不会织元宝席子,但会织毛衣。一到冬天,她就会拿出柜子里的竹针,去镇上的毛线店挑毛线。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灰色的毛线,绕成一个个蓬松的球,腈纶、棉线、混纺、羊毛,材质不一样,手感也不一样。母亲买回线,我帮她绕,缠成一个个紧紧的小球。
洗完澡,被子里被热水袋烘得暖暖的,我钻进被子里,上半身穿上棉袄,靠着枕头看电视。那时的电视剧都格外好看,好看到一分钟都不想错过,早早就调好台等着,有《红楼梦》,有《西游记》,还有各种武打片。
母亲坐在我旁边,把毛线球塞进棉袄口袋里,两只手拿着竹针,一边听电视一边打毛衣,毛线球在口袋里滚啊滚,4根竹针别来别去,线却总也用不完。放广告的时候,我好奇地低下头,呀,母亲手里的毛衣又长了一寸。
电视里的声音划破漆黑的冬夜,我却总是看不到结尾。在电视声音和母亲偶尔的咳嗽声中,我的眼皮越来越沉,最后上半身再也坐不稳,一歪身子,滑进被窝里睡着了。
四
冬天的那些日子里,每天都藏着一个新的快乐:也许是火塘里新换了一批木材,每种树燃烧的味道都不一样,每棵树里寄居的小客人也不一样,火焰炙烤中,木材里有白色蠕虫爬出来,也有奇怪的黑色甲虫,长了虫的木材是空心的,烧起来噼啪作响,如放炮一般;也许是从松针里摸出一只外形奇怪的柑橘,并蒂双生,果皮和果皮连在一起,橘瓣却是分开的;也许是得到了一双新棉鞋,穿上后,双脚如同踩在云朵上,我忙不迭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试试鞋口的松紧;也许是得了一件新的橘粉色带花纹的毛衣,穿上后,细嫩柔软得像是躺在泡沫上一般,感觉自己美得不容置疑,入睡时,我虔诚地将它放在枕头下面,期盼着第二天到学校去收获艳羡的目光……
那么多点点滴滴的快乐,每一天都带着明亮的橘色,缎带一般,编织起那些童年的岁月,汇成一条温暖的河流。
直到现在,我想起冬天,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不是冷,而是暖烘烘的橘色,是橘色的火塘,是橘色的柑橘,是剥开后冒着热气的橘色红薯,是亮晶晶的橘色腊肉,是软糯的、橘粉色的毛衣,是松脂的沉沉暗香,是蒲草带着水汽的清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温暖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