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柿子与山居

时间:2023-12-17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沈书枝  阅读:

  一

  北京秋深时,给小孩买了几盒柿子。外盒上写着“ 珠柿红”—不枉这样的形容,柿子的确是红得如赤霞珠一般。

  这不是北方树上常见的磨盘柿,也不是江南村庄习见的那种圆柿子,而是长得如鸡心宝石般的柿子。拿着柿子轻轻一撕,最外一层极薄的皮便撕了下来,露出里面一层磨砂般的肉质皮,再里面才是鲜红的果肉。小时候,只有熟得最好的柿子才能顺利剥下这样薄的皮,那时心里不知要多欣喜;如今这柿子却颗颗如此,真是了不起,不知是用什么方法催熟的。我吃了一颗,的确鲜甜柔软,里面没有硬核的种子,只有那种弹软的“小舌头”(想起邻居的小孩说,“我姥姥说里面有‘小舌头’,我最喜欢吃里面的‘小舌头’了”),嚼起来很好玩。但吃完这一颗还是不再吃了。

  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柿子的爱变成了一种叶公好龙的爱。爱秋来柿树上满树明红的柿子,爱枝上挂着的冻成紫红、带着破败痕迹的零星柿叶,爱人家屋檐下成串晾挂的柿干,只是不太吃柿子了。偶尔下决心吃一颗,也觉得味道很好,只终究难打起精神。到底是为什么呢?小时候的我倘若知道今天的我竟然如此奢靡,一定要大摇其头。

  小时候我们有多爱柿子呢?我们那里地方偏僻,物类贫乏,一年四季除了水稻与菜园中的菜蔬以外,但凡像样些的果树,比如桃树、李树,远近村子里一棵也没有。乡下没有卖水果的地方,柿子树却算不上珍稀,一个村子里总有一两户人家门口种着那么一两棵,又那么肯结果子,年年秋天结得满树满枝的,显得格外体贴小孩子的心。每到秋深,柿子由绿转黄、由黄转红之际,总有亲戚或相熟的人家摘一畚箕自家树上的柿子送来给我们吃,因此柿子之于我,是可以亲近的家常产物,不是遥不可及的单相思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生柿子硬涩,吾乡给柿子去涩的方法是插芝麻秆,而后将其埋在深深的稻堆里。这方法如今听起来有些麻烦,但在其时,却是与乡下生活紧密相连、实行起来极为简便的。盖柿子变红之际,也正是芝麻成熟、从地里收回之时,又正是乡下晚稻收完晒干、运回屋中贮存的季节。三样东西,在乡民的生活里皆触手可及,取用毫不费力。我们得了柿子,去谁家捡几根正在晒的芝麻秆来,把芝麻种壳去掉,只剩秆子,用剪刀剪成斜斜的一截一截,再插到柿子头上。一颗柿子插四根,而后将它们埋在堂屋里一大堆新收回来还没有装袋的稻子里,剩下的事就只有等了!小孩子没有一个不心急的,第二天就要偷偷翻开稻子,看看昨天留心埋在浅处比较红的那个有没有熟—还没有,便又将它埋回去。等了三五天,终于熟到可以吃了,喜滋滋地将它们掏出来,跑到外面去吃。埋柿子的时候,这里埋一个,那里埋一个,等到掏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意外之喜。焐好的柿子在初冬阳光下透红发亮,插在上面的芝麻秆和柿子接触的地方已经有一点儿发黑了,不过从前我们好像都不在乎这些,拍一拍表皮上的稻灰,把秆子拔掉就吃起来。

  三

  软柿子如此平常,脆柿子却极少见,我从小在家乡吃脆柿子的次数,总不超过两三次。那样甘甜的、清脆的口感,极受其时还是小孩子的我的欢迎。第一次吃时,简直惊奇极了:世界上竟有这么好吃、这么脆的柿子!但吃脆柿子的机会实在太难得,长大后回想起来,不因柿子难得,而是本地人多不知脆柿子的制作方法。

  有一年不记得从哪个姑奶奶或姨奶奶手里得来一只脆柿子,且从她那里听说了制作脆柿子的方法:把柿子放在冷水里泡着,上面盖上水蓼,放上几天就行。水蓼在我家乡遍地都是,味道苦辣,连牛也不吃。我兴奋不已,回去立刻如法炮制,将泡着一颗硬柿子的大碗藏在爸妈的床下,又从门口扯回一把水蓼,郑重架在碗沿上面。等了大概两天或是三天,拿出来一试,呸呸呸,还是涩!我失望至极,当下就把那颗柿子扔了,此后再也没有尝试过。到十几年后,我才从别处知道,原来是要将水蓼枝叶和柿子一起泡在水里,这样才可以帮助柿子快速脱涩,不禁恍然大悟,原来当年从祖辈那里辗转听来的方法,在半路上就已经走了样了。

  四

  此外便是柿饼。我家乡下不是柿子的产区,寻常见不到自己做柿饼的人。柿饼只在过年前后出现,供人在拜年时送给亲戚家的老人。正月里走在路上,手上拎着红袋子去远近亲戚家拜年的人们,少不得要买一袋柿饼在其中。

  那时我却不爱这老人家通常喜爱的东西,觉得太甜;等到我觉得柿饼的甜软也分明不错的时候,已经是在北京工作以后了。在北京的第一个秋天,头一次见到北方公园里柿树上硕大的磨盘柿时,心里吃了一惊:这么大!比南方的柿子可要壮硕得多了。也一下便明白了“磨盘”的由来—那上下宽阔、中间勒进去一圈的宽扁的形状,的确像两片叠在一起的磨盘。

  北京的秋天比南方的要早得多,柿子红得也早,待到11月初,树头枝叶便所剩无多,常有花白羽毛的喜鹊在枝头跳跃,勾头啄食较软的柿子。被咬破的柿子半坠着,有时候支撑不住,便“啪”一声摔落在地,留下一摊污浊的痕迹。等天气再冷一点儿,树叶凋尽,只有高高的枝头还残留着一些红红的柿子。冬天的阳光照着,映着其上遥远的、为大风吹透、明亮得近于耀眼的晴空,简直泛着近于白色的光。有时大风吹过,柿子在枝头缓缓摇晃,看起来像在蓝天上轻轻游动。有时候,在较老旧的小区,人家晾晒大白菜和大葱的地上、窗台上,也会摆着几颗这样的大柿子,柿蒂朝下、柿身朝上,一副稳稳当当等待成熟的样子。但这柿子的味道如何,我竟到今天也一次都没有尝试过。

  这时我唯一还肯吃的,似乎便只有柿饼了。不同于小时所见的那种圆圆扁扁的柿饼,如今市面上流行的,恰是那种鸡心形的柿子所晾晒而成的,有名的如富平吊柿,甜软流心,比小时候印象里的要好吃得多。

  有一年我买了一箱,放在冰箱里,冬夜里偶尔拿出一只,泡一点儿茶配着吃。怎奈买得太多,而一颗日渐龋坏的臼齿在碰到这样甜的食物时便隐隐作痛。在那之后,我似乎便明白了自己对于柿子虚空的爱,不再想着买它来吃,而只在秋冬遇见柿子树时,在树下举目流连了。

  但也还是不能完全忘情—有时是在电影里,或是视频中,见到住在山边的女孩子,在深秋摘来通红的柿子,一只只削去外皮,用绳子将柿子系住,一串一串挂在屋檐下晾晒。等过些时日,柿子晾得干枯发黑,就取下来,一层干柿皮一层柿饼再一层干柿皮地收在大木桶里,等到冬雪飘零的时候,柿饼的“霜”就出好了,可以拿出来,在冬日的炉火旁就着茶吃。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就不免羡慕起来,想起自己另一叶公好龙的愿望,便是在山边有一座适合居住的房子,一年中不同时节,可以时时去住,随时观察自然,体会不同晨昏。

  这愿望不用说是缥缈,房子自是买不起,就连租房也不大可能,何况找一个合适的房子又是那么难呢!与此同时,我又深知乡居生活是如何不便。视频里看着生机盎然的菜园、花园,以及一日三餐的饮食,无一不需要背后的人花费巨大的心力,时时打理,才能维持表面生活的秩序。而这些事,都要求人本身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假如有那么一个风景优美、清寂的地方,有一座适宜的房子,像电影里那样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可供我时时去住呢?还是忍不住心窃喜之。就像现在乡下的人家,吃的东西多了之后,对每年这样勤勤恳恳结出一大树柿子的树也感到头疼,就任由它在树上挂着去;但倘若周末有城里人开车到乡下来游玩,或是从远处开车经过,到了这样一条无名的小路上,看到路旁人家门口这样满满一树的柿子,红得那样美丽,被清晨或黄昏雾霭似的水汽笼罩着,如同红色的小灯,树梢还零星点缀几片被霜冻得通红的叶子,难免要发些思古之幽情,慨叹它几句。那么就还是怀着这缥缈的愿望,时时作一虚无之向往吧。

柿子 山居 事事如意

励志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