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创作时使用的文具
“安徒生使用的工具很普通,材料则是全世界。”面对着安徒生创作时使用过的墨水瓶、废纸篓,讲解耳机里不紧不慢地流淌出这句话。
我听得险些跌出眼泪,赶紧打开笔记本,匆忙记下。
来到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的安徒生的故乡丹麦欧登塞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安徒生原来也是“丑小鸭”:鞋匠和用人之子,守着贫瘠的纺织室,他以女工的闲谈为线,一点点编织出瑰丽传奇的想象;少年时不被看好,背负着旁人对他的否定离开家乡,晚年载誉归来,以一己之力,让小城的“童话经济”延续至今;情路波折,一生追寻,无处落脚;著作等身,7部小说、40部戏剧、5本游记、千余首诗歌、3本自传、158篇童话,都是他思想的延续……“人生是最可爱的童话冒险”,千帆过尽的安徒生这样回味。而我从他的人生故事里,窥见了生命的平凡和非凡。
和常见的博物馆不同,安徒生博物馆试图采用视听交互的体验方式,为观者还原一个个童话现场。于是,当你走到展柜前,静止的画面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述:碰断了壶嘴的茶壶因为被主人栽进了绿植,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高居书架最顶层的小猪存钱罐,努力把自己塞得满满的,却也时刻担心着自己的“死亡”;被喝空了的葡萄酒瓶意犹未尽,回味着自己见证过的一场婚礼;被丢弃的织补针暗自叹息,做着无法兑现的“首饰梦”……最妙的是童话《豌豆公主》现场,丹麦王室真的给博物馆捐了一床又一床的厚床垫和做工繁复的被褥。工作人员把它们摞得高高的,直达房顶,并且还煞有介事地在底下放了一粒豌豆。我仰头傻乐,又忽然想起安徒生说的“你将永远被看见,被那些记得你的人看见”。便觉得,童话也是写给大人看的,安徒生其实属于所有人。《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每一个故事,其实早已挣脱原来具体的情节,定格成了人们心里的文学形象。它们是安徒生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埋藏在我们心里的一粒又一粒种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一路生根、发芽。之后忽然有一天,读童话的人长大了,又在现实世界将童话中的形象一一指认。很显然,安徒生一直被我们记得,我们“看见”了他,也在他描绘的故事里,最终“看见”了生活,“看见”了缤纷绚烂、光怪陆离的世界。
依据《豌豆公主》复原出的现实场景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在展馆里玩得很开心。有一些互动窗口做得很低,显然不是给大人准备的。你可以在这里续写一段童话,拜访乌鸦的家,讨取公主的欢心,迎接种种挑战和考验……总之每一项活动都在帮助大人追寻早已走远的童年,帮助小朋友在璀璨耀眼的童话星空中,点亮一颗又一颗新星。展馆的门票价格设置也颇具意味:整个场馆对0~17岁的人无条件免费,成人则实行无差别收费。是啊,只有未成年才是“合法”做梦的年纪,对成年人来说,做梦无疑是奢侈、珍贵的。
“你将永远无法拥有一座自己的纪念馆。”展览的最后,耳机里传出的曾经对青年安徒生的否定之音和眼前写满墙的对他的赞美之词彼此对照,安徒生用他的人生印记向我们证明了这样的人生至理:丑小鸭原来也可以是白天鹅。
从安徒生纪念馆出来,步行大概20分钟,就来到安徒生故居。在这里,安徒生度过了他2~14岁的时光。安徒生故居的门斜斜的,仿佛要倒了。我用力推了3次才推开。房间很小,很多游记、评论都劝大家不要来,因为“没什么好看的”“转一圈就出来了”。想想也是,19世纪的房子,到现在还能剩下什么呢?
然而我还是想来,文学的发生现场对我来说有一种奇妙的魔力,看看是怎样的天地日月滋养出这样的一个精魂,这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非凡。
世界各地读者对安徒生的评价
于是还是来了,穿过熙攘的老城,绕过正在疯狂打折的商场和超市,一路循着城中的导览脚印来了。进门以后,故居里果然没有人,于是我得以幸运地“坐拥”整座故居的后花园。
花园里的风很轻,沙沙,沙沙,树好像在给天空描眉,一下,两下……花开得很满,挨挨挤挤、你推我搡,坚决不肯为彼此让路。而我置身其中,怀想一个遥远又真切的名字,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
然而谁能想到,这样美丽幽静的后花园,原本是不存在的。现在花园的位置原本是一堵墙——童年时代的安徒生家里,其实并没有花园。现实的贫穷困扰着这个家庭,安徒生却用自己浪漫的想象和超凡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朵朵鲜花在自己的童话里盛开着,它们“经冬复历春”,这一开,就是150多年。
鲁迅的百草园其实很小,后来周家家道中落,后园还被卖给了朱家子孙,自此改名叫“朱家花园”,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鲁迅记忆中的童年乐园。安徒生的花园其实不存在,如今很多花却从他的童话里冒出来,盛开在他童年时没有的花园里。可见,生活的窘迫、空间的局促、现实的磨难丝毫不会束缚伟大的心灵,只要心是辽阔的,人就是自由的。
安徒生故居的商店里售卖各种译本的《安徒生童话》,我打开中文版本的翻了翻,不够文从字顺,语法也不对,显然是机器翻译的。这么好的故事被翻译成这样,我在心里觉得很可惜。旋即又觉得不该这样想,因为每个读书的小孩心里,都拥有自己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