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时间:2024-07-18    来源:馨文居    作者:林清玄  阅读:

  遗偈有实证、悟道、警策的功能,若能形式简单、内容通俗,对于后人才有真正的裨益。

  今年以来,佛教界有许多法师、居士相继示寂。

  春天的时候,我们失去了世寿九十五岁的广钦老和尚,及九十七岁的李炳南老居士。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夏天,八十六岁的慧三长老在树林福慧寺合掌坐化,八十四岁的贤顿老和尚在台北临济禅寺安详圆寂,六十八岁的煮云大法师在凤山佛教莲社念佛而逝。

  这几位都是对佛教有重大贡献,个人修行也严谨超拔的上人,他们的示寂固然是台湾佛界的损失,但从佛教生死无常、人命短促的观点来看,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高僧大德都是预知时至,在极安详的情况下离开了他们示现度化的人间。煮云大法师在圆寂前二十天就预知自己死的时辰;慧三长老是在两天前预知时至,嘱咐弟子今后应该合作共修,圆寂当天仍作经行,沐浴后在沙发椅上合掌坐化。

  广钦老和尚和李炳南老居士更是除了预知时至,还留了偈语,为人所传诵,广钦老和尚圆寂前对弟子说偈:“无来亦无去,没有什么事。”(后面这一句要用台语来念为“无什么大记”)李炳南老居士的偈更简单,是“一心不乱”。

  七佛的遗偈

  有一些知识分子在报纸上看到报道,问我:“为什么他们修持了几十年,只留下这么简单的话呢?”

  是呀!这样的偈多么简单,是小孩子都能念的,一代高僧大德毕生研习修行,到最后要留下一句话时,为何没有留下高深的话语,而留下了如此简单的偈呢?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不仅高僧大德遗下来的偈,我们看起来好像不太高深,就是佛所留下的偈也貌似简单,我们现在就来看以前的佛灭后所留下的偈语:

  毗婆尸佛: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

  起诸善法本自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佛: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心;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迦叶佛: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佛: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这七尊佛的遗偈,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然而这个简单是“三岁小儿也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是“此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

  从七佛遗偈里,我们可以看出“偈”实在是佛教极大的特色,偈,就是佛家所作的诗,分为“通偈”和“别偈”两种,别偈就是四言五言七言而以四句成之者,通偈是不问长短和句数的诗。“偈”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联合美辞而歌颂之,一种是能摄尽其义之意。

  佛教传入中国,禅宗大兴之际,可以说使“偈”成为一种辉煌光辉的形式,不但在悟道时有偈,颂赞时有偈,舒怀、忏悔时有偈,到要圆寂时也一样留下偈语,这些历代禅宗大德的偈不但是中国文学的宝藏,也成为修行体悟的启发与典范。

  禅师临终时所留下的偈叫做“遗偈”,理论上,遗偈应是偈中的最精华,因为禅师示寂的时候,即使有再高的文学修养,也不会以华美的文句来说偈,那是由于遗偈有实证、悟道、警策的功能,若能形式简单、内容通俗,对于后人才有真正的裨益。而我们如果能静心回观历代禅师的遗偈,就能在最简单的字句里面,看到最精华的精神与境界所在。

  广钦老和尚的遗偈应做如是观。

  虚云与弘一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看见遗偈的精神所在,我们来看近四大高僧示寂的情况。这四位高僧是虚云、弘一、印光、太虚。虚云和尚是清末民初的禅宗高僧,生于道光二十年(公元一八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寅时,在公元一九五八年以吉祥卧示寂,活了一百二十岁。虚云和尚圆寂时,为弟子说的遗偈是: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并且告诫弟子说:“正念正心,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他在那一年八月已知世寿不久,曾留下三首偈,也算是遗偈的一部分。我在这里录下其中的一首:

  请各法侣,深思熟虑,生死循业,如蚕自缚;贪念不休,烦恼益苦,欲除此患,布施为首;净参三学,坚持四念,一旦豁然,方知露电;

  悟证真空,万法一体,无生有生,是波是水。

  (注:三学就是戒、定、慧;四念则是观身不争、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虚云和尚是有实修实证的修行者,他的生平和法语可以参考《虚云和尚年谱》《虚云和尚法汇》,他修行的过程令人十分感动,但是还原到他的遗偈,也只是寥寥几句,寻常话语,细细参究,则又是苦婆心,悟道究竟。

  弘一法师是民国以来文学最丰美的和尚,他生于清光绪六年(一八八

  ○年)九月二十日,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在泉州安详圆寂,世寿六十三岁。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早年是绝代才子,举凡文章、诗词、音乐、篆刻、美术、书法、戏剧,无不精通,卓然成家。他中年出家,修习南山律宗,重振戒律,对近代中国影响极大。弘一法师生平著作极丰,死后,后人著作有《弘一大师年谱》《弘一大师传》《弘一大师演讲集》等等,可见到其生平之一斑。

  弘一大师以文采名世,所以他的遗偈也特别精彩,他生平写的最后四个字是“悲欣交集”,读弘一大师的年谱到这四个字时,真令人有悲欣交集之感。

  弘一是在九月四日示寂,圆寂前预知时至,写了遗书和遗偈给他的生平至友夏丏尊和弟子刘质平告别。他的遗偈非常典雅优美:

名家散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