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小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捏橡皮泥,可能是因为园里的小朋友也很爱玩,以至于一桶新的橡皮泥在经过我们这些小淘气小顽皮脏兮兮的手之后就变色了,印象中貌似紫色、灰色占据了大多数。有时我自个儿玩的兴起就赖皮死占着,用午间餐来跟其他小朋友做时间的交换,饿着肚子使劲把玩的感觉真奇特,用自己的小手不断地捏着、塑造着,虽然这绝然称不上是艺术创作,但每当把现在早已忘记的曾经的幼稚造型拿出来在小朋友的面前炫耀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2、儿童节到了,不免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简单地讲,我的童年都是在空袭警报声声和苦难的生活中度过的。为了躲避小日本的空袭,我六岁(1939年)时,就开始到乡下外婆家躲避。上学也就从那时在乡下开始,时而乡下,时而县城的变换,读书也不正规,警报响起就停课,我十一岁就小学毕业,1944年下半年就上中学了。在此期间,经常看到日本飞机成群结队地从头上飞过,飞机的声音很大,一般都是九架飞机成品字队形前进。即使是晚上,只要有明月,就会有警报,不时看到重庆方向有探照灯射向天空,但基本上都是在敌机飞走以后,因为我们国家在抗战前期尚无强大的制空能力。对日机来袭,只有少量高炮,难以阻止日机的狂轰滥炸,老百姓唯一的办法只有躲避,称之为“跑警报”。直至后来中国飞行员渐渐增多,美国,苏联派飞机参战后,我才亲眼看到头顶上有空战出现和被击落的飞机,没有爆炸的炸弹也在大街上展览,飞机的机壳也被用来制作我们县城公园凉亭的亭面,代替了青瓦。在八年抗战时期,很多外地人逃亡到四川各地生活,因为分不清他们的地域和口音,只能统称“下江人”,其中有一家人姓李,他家有个女儿,比我大几岁,喜欢唱歌,成了我们的孩子头,有空就在一起教我们唱歌,抗战胜利后,举家回到南京后失去联系,七十年代我到南京,通过公安部门的户籍资料,也没有查到此人,深感遗憾。回想那时,人们是多么期望过安宁的生活哦! 今天,我多么羡慕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幸福的儿童们!
3、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害怕一些东西,比如床底,柜子,空房子,汽车,狗等等。不知怎的我特别害怕河水。在10几年前的温州旧城改造还刚刚开始,许多家庭家门后面就是一条流经的河。也不是说我对河水本身恐惧,因为每次在去奶奶家玩,经常会跑到河那玩,快乐总是伴随着跟弟弟妹妹之间的相互追逐。只是每当要走或者平日跟爸爸出来的时候,坐在自行车后车垫的我总是对过往的河水产生莫名的害怕,担心会掉到河里,可能是害怕被里面的鲨鱼给吃了吧!
4、很喜欢去奶奶家玩,因为表妹(小1)、表姐(大1)都在一栋楼里,房子自己家建的,4层吧。表弟(小俩岁)也经常来。一般来说我跟表弟一个阵营,那俩姐妹一个阵营,我们都是对着干,现在想想真是不和谐。每次刚来的时候我们都是很友爱的聚到一起,接着在玩捉迷藏或者过家家时候矛盾就出来了,一般表弟比较胆小,有我这个大哥带头作弊哥俩就虎起来了。。呵呵后果可想而知闹到最后都是以表妹被我弄哭收场= =,印象中她好像没有不哭过。。偶尔表弟也被连带着欺负(其实有时候是我嫁祸他的- -)然后四个人我跟表弟和她们俩信誓旦旦地拉钩100年不和好还是咋的。。但是表妹的哭闹总是这么善变,等下次来奶奶家时又笑脸迎人哇哈哈!然后大伙又开始各种游戏。。四个人玩闹的回忆在我上初一老房子变卖也就结束了。
5、妈妈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每顿做饭前都用秤量好该下的米,量好后,再抓一小把米,放在另一个米袋子里,留着来客人,或过年过节吃。我家从来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米箱子里永远有一袋大米一袋白面,一瓶豆油。这是给客人吃的,也是妈妈炫耀自己会过日子的军功章。
6、那里的我们,没有好吃的零食,没有漂亮的衣服,也没有电视看,更不可能去旅游。离县城最近的“大城市”是乐山,偶尔父母去乐山、成都开会回来时,会带一些面包、饼干之类在现在看来极普通的食品,可当时在我们眼里都是十分难得的好东西。父母出差回来的日子,我们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跑去车站近候,于是这一天的日子便像过节一样令人兴奋。
7、那天,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回我们住了十年的老屋。因为几乎所有原来住在这里的人家都搬到新做的楼房去了。这里已是遍地杂草丛生,安静得如同荒野,只留下古老的回忆。我们家的老屋似乎矮小了许多,是因为我长高了的缘故。没有路可以走进老屋,我们只能踏着青青杂草,接近泥土做的房子,瓦片还完整,只是小厨房已崩塌。门上的红漆褪了颜色,锁头锈迹斑斑。关于这里的许多回忆顿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是那么的模糊,晃如梦中。此刻,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只粗看了几分钟,爸妈就拉我们回去了。我也不愿多看,让儿时的记忆存在我的脑中吧~
8、童年的许多事都忘记了,就是这件事时时的浮上脑海。年轻时怪弟弟,对妈妈的行为不理解。真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直到女儿的出生,我才对妈妈当年的做法有了准确的理解。
9、童年就好像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那样多姿多彩"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童年已经悄悄的离开了我们.我的童年是一个酸甜苦辣四味具全的.你们想知道我的童年是怎样的吗请稍安勿燥.
10、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名字叫大庄村。在我有记忆的时候,这个名字就记在了我的脑中,那时爸爸在外地,也就是我家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工作。刚上小学的我就给妈妈充当抄写员,妈妈给爸爸的信我抄写一遍,再寄给爸爸。于是,每次寄信,我唯一认得记得的就是最下一行,写着的大庄村三个字。
11、以前的老房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卖了。好像很多东西都没有被带走,比如一箱凌乱的四驱车模。。各种贴纸各种弹珠,电子铜板。这些都是上小学后开始喜欢上的,再追溯下去,记忆逐渐模糊,我努力回想无奈就剩下一栋楼,一个正在被施工的样子,披上了绿色的网袋?这老房子前面的这个9层楼好像是在5岁的时候才慢慢建起来的。儿时的伙伴正是这栋楼的住户,每次出去玩耍都要约他出来。感觉奇怪的是,回忆越深越久,这模糊的楼宇知觉就越发的清晰起来,或者说这形象也越来模糊,因为楼本来就是模糊在那里,只是感觉深处,意识正在退却。哦对了,我还记得家里那会养过一只猫,正是猫咪走丢了,然后爸妈说是走到这个施工的楼宇里去了的。这记忆我至今还在。
12、有一次父亲从北京出差回来,我们第一次尝到了北京的果谱、蛋糕和包装精美的水果糖,只觉得这些东西非常珍贵、非常好吃,仿佛皇宫里的食品一般。记得那天晚上,父亲在灯光下一一取出给家人带的礼物,最后拿出一件果绿色绣梅花的平绒童装笑眯眯地说:“这里还有一件好东西是给苑诗带的。”父亲将衣服展开,在灯光下它是如此金光闪闪,精致美丽,让我眼前一亮。
13、最近这些天在忙着写论文,昨天终于出了初稿,今天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搁置了这么久的这篇文章,再拾起来,断了思路。只能根据脑中存有的点滴片段,记录着我的故乡。还有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