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张曙光参评院士:为院士制度改革敲响了警钟

时间:2024-03-12    来源:馨文居    作者:韦其江  阅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云,当一个人在满足于一定的生理、物质、安全等需求后,必定升华于精神追求。单以理论为推导依据,张曙光在获得极大的物质财富后,向往象征着中国学术界最高荣誉的院士头衔便在情理中矣。

  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4755万元的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不满足于官位,张曙光还觊觎着中科院院士头衔。他曾于2007年、2009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均未如愿。张曙光受贿2300万元左右,用于参评院士。(9月11日《第一财经日报》)

  与建筑设计、矿产开发等黄金领域一样,多名铁路系统人士对媒体表示,一旦官位加上学术地位,在铁路领域项目规划和建设中的发言权就更大。拥有优厚待遇不说,如政策导向性扶持、科研项目垂手可得,单就院士的头顶光环就足令人望尘莫及。

  高校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也屡见报端。张曙光曾两度参评院士,所幸的是,“有人反映其两部专著是由人捉刀代笔”,“有人举报其学术造假”。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可想而知,这是有人举报,若无?那么像张曙光之流混进院士队伍,滥竽充数,势必成“一粒老鼠屎,弄脏一锅粥。”

  体制无完美之说。中科院院士邹承鲁曾说过,中国的院士选举制度,大体公正,但不是绝对的,“有些院士,说得不客气些,没这个水平却被选上了,原因就是做了幕后活动。”好似敏感词、关键字一般,现但凡提及“幕后”二字,便足令人浮想联翩,个中潜规则不言而喻。当然,消息被曝光后,中科院急于与张曙光划清界限,立即发表声明:在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同时也表态:“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绝不姑息。”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其实,中科院当下所要做的,应该是专门组织力量,调查此事,既为自身形象负责,也为院士头衔的荣誉负责。若存在权力寻租,构成犯罪的,则需司法介入。近些年来,学术腐败并不“逊色”于其他领域。张曙光谋求的是通过评上院士成为“学霸”,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威皆可得兼,维持其在铁路系统的“崇高地位。”简言之,对张曙光而言,院士头衔不过是贴金的道具罢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曾倡议,对于院士参评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学会会员制度。既是会员,则有会员义务并交纳一定的会费,不再享有特权优越感。实行竞聘上岗,打破终身制;践行末位淘汰,落选者将清退出院士队伍。无论制度妥否?抑或脱离了中国国情?毋庸置疑,张曙光参评院士一事,为院士制度改革敲响了警钟。

  院士的崇高荣誉与学科权威,源于对学术的独立探寻,基于对知识的孜孜追求。一旦院士头衔被沾满铜臭味的金钱所玷污,院士理想被肆无忌惮的权力所干扰,试想,这会是怎样的一出荒诞舞台剧?如果象征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院士参评渗入权力黑手,可想而知,中国梦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梦魇。

  对贪腐“零容忍”,学术领域更应如此。此事的教训,自然不止于强化官员、学者个体修养,完善院士评选机制那般单薄。更关键的,乃是设法剥离学界“寄生”公权系统的格局,从而确保学者群体能发育出健全、独立的学术人格。全社会养成敬仰学术、呵护学术的良好风气,采取“利益回避”原则,以制度规定学术,做到行政归行政、学术归学术,二者以礼相待,不勾肩搭背。同时,对学术腐败不仅要有“零容忍”态度,还须立即采取“零容忍”行动。但就张曙光参评院士来说,中科院需请求司法介入,敦促张曙光说出受贿院士名单,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取证,将院士荣誉降低到最低点,维护院士群体的纯洁与神圣。

  独立品格、科学精神、民主思想、人性光辉......当把这些正能量词汇串联起来时,我们看到的才是一个院士的将来、一个国家的未来。正如中科院的校训所言: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现实之惑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