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视环保的国家之一,而德国人对孩子的有关环保的教育甚至早在刚刚进小学时就开始了,并卓有成效地渗透整个童年期。
法兰克福一名6岁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看上去有点儿特别的绿色封皮的“绿色记事本”。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一本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册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画册。
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可以常见到的风景一样。老师还告诉孩子们: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用不着耗费大量木材——而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宝贵的森林。
在扉页之后的每一页的左上角,都印着一张张精美的风光照片:在阳光下闪着白光的庄严雪山,干净得发亮的河流,静谧神秘的月夜,撒腿飞奔的鹿群……编者的用意十分明显:让孩子们热爱我们亲爱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生活的优美环境,也热爱我们周围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生灵。事实上,这些美丽的页面是为孩子们书写“环保日记”或“环保周记”而特意精心设计的。
一个星期下来,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就有了如下记录:
星期一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零用钱,受到老师的表扬。
星期二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
星期三上图画课时,我因画得不够好而连撕了3张白纸,而其实我是完全可以画得再小心些的。老师说,造纸不仅要消耗木材,还要消耗大量水。想到这些,我感到惭愧。
星期四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不仅浪费水,而且浪费了电。后来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不再每天都开洗衣机,而是等把衣服积得多些后再洗。
星期五哥哥是个赛车手,当得知开赛车会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后,他和几个赛车朋友竟然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每年每人额外种20棵树。哥哥真聪明,他和他的朋友们真是好样的!
星期六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原本他计划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坐公交车去。这样既可节约汽油,也可减少汽车废气。
星期日轮到我去丢垃圾,但我发现我家垃圾袋里的垃圾没有分类,于是我不顾臭味,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入垃圾箱,为的是方便环卫工人处理。
老师向全班同学朗读了小奥茨的“环保周记”,又说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写得不错,因而要求大家课后传阅。尽管小奥茨开始时有点儿洋洋得意,传阅了其他小朋友的“环保周记”后,便再也不敢翘尾巴了。他真诚地对老师说,他的邻桌小当娜比自己更聪明——她竟然成功地设计出一种煮鸡蛋可节约约1/3能源的新方法:将生鸡蛋置入少量冷水里煮,待水开即切断电源,利用余热完全可以把鸡蛋煮熟。小奥茨一开始并不相信,待回家后实验了一次才心服口服了。有趣的是,现在全班同学在家煮鸡蛋时都采用了“当娜煮蛋法”,连一些老师在做了试验后也连连夸这是个节约电的好方法。而另一名叫费格的小朋友更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环保收支簿”——他与父母亲经过一番讨论后,制定了每周用电量和用水量的“限额”,要是这一周超了,下一周便必须节约以作“补偿”。在他的“环保收支簿”里,留下了这么一行字:“本周已超额用电28度,故我和弟弟都保证下周少看3天的电视,并停止玩电子游戏。”这样严于律己,着实让大人们肃然起敬。
值得一提的是,就像做其他任何事一样,德国人对下一代的环保教育注重务实。他们并不满足于讲大道理,而是更强调要求孩子们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渐渐领悟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进而培养和形成更为可贵的环保习惯。在德国小学生的“环保日记”或“环保周记”里,可以看到既有诚恳的自我批评,也有新发现,新的创造,新的体会,甚至还有对大人的监督。如此幼小的年龄,拥有如此强烈的“环保心”,不禁令人佩服。写到这里,我们便对德国整个国家犹如一个清洁、美丽的大花园不感到惊奇了。
温馨启迪:
文章以客观、实在的口吻写到德国孩子对于环保的重视,并且以小奥茨为例,具体说明孩子们环保意识的程度,然后以点带面,写到所有的孩子,乃至整个德国的环保氛围。德国的做法值得学习,本文的写法也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