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乡关
1927年的四五月间,是中国最腥风血雨的年月之一。
长江之北,美丽的太湖山,也笼罩在一片迷濛的雨雾之中。一只啼血的芝麻鸟,在山边的大榧树上“快躲~~快躲”地鸣叫着。
山下的一户农家小院外,一株晚山桃在风雨中落红片片。室内,一位少妇正在低泣,她的手里还抱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她的旁边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男人,一双明澈的眼睛闪着火一样的光亮。
“永芳,我当然也舍不得离开你,舍不得离开不到两岁的汉春。但是,为了饥寒交迫的工农大众,为了天下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就必须要有人舍弃小家呀!”青年男子响亮的声音里也带着一丝温柔。
“可是,听弟弟说,上海的革命者都被抓的抓,杀的杀,黄浦江都染红了。继香,你不能再去送死啊!”少妇泪水莹莹。
青年男人淡然一笑,“人生一世,总有一死。如果无所事事地活着,与这山中的草木又有什么不同?而为革命而死,虽死犹生,所以我王继香早已改名王再生了。”
“可……可你,总要为我们这三尺小儿想想吧……”少妇泣不成声。
“永芳,我早已为他想过了,我给他取名汉春,你知道这是为了春天永驻的意思,而我还为他另取一名‘干蛊’,你可晓得其意?”他抚摸着孩子的小脑袋,孩子明亮的眼晴春水般地闪动着。
“干蛊”源于易经,被后人注释为“干父之事,能承先轨”,他的用意就是即便自己牺牲了,儿子长大也要继承父辈未竞的事业。但他的妻子李永芳从未上过校门,只是跟他识过几个字,又怎能知道“干蛊”的深意?
望着妻子迷惑不解的眼光,他忽然抬起了右手腕,解下了腕上那块银光闪闪的手表,递到妻子手中,真诚地说:“你拿着,想我时就看看它。你要相信,革命成功的时刻一定会到来!”(这块手表,是1926年10月21日为配合上海工人第一次起义,王再生在带领工人前往镇江破坏铁路之前买的,李永芳一直珍藏着,后由其孙赠于含山革命先烈事迹陈例室。)
在清明节后的纷纷细雨中,在妻子的泪水潸潸和儿子稚气的啼哭声中,他打着一把油纸伞、背着简单的行李,再一次走出了山王村的家门。当他走上太湖山阴的弯曲小道,后面传来了“继香”和“王再生”的阵阵呼喊,山谷传音分外响亮。他知道,这是赶回来的父亲王行广和被父亲请来的说客、自己的妻弟李永格在唤他回去。想起父亲挺直的腰背因劳作开始弯曲,想起慈母望子成龙的眼神渐失光彩,他心中不能不生波澜。但他只能默诵着僧人月性的诗句“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义无反顾地大步向前走去。
王再生烈士的塑像
书生意气
含山县南乡长岗集山王村(现为铜闸镇长岗行政村山王自然村),坐落在美丽的太湖山麓。据《含山县志》载:“太湖山旧时四周为湖,山依湖而得名。”后来水落而成岗地,当地王姓村民多垦田而谋生。被村里称为“铁扁担”的王行广,有一副铁塔般的身子骨,耕作之余还常到附近运漕镇的水运码头当挑夫,凭着勤劳和智慧,他不断扩展着祖辈的田产,渐渐成了殷实的小土地出租者。大字不识的王行广在农作中吃过“睁眼瞎子”的亏,所以在长子出生后便将他取名王继香,表达着自己向往耕读传家、成为书香门第的愿望。所以王继香破蒙时,便被送到当地的长岗私塾,9岁后又上了运漕镇的小学堂。1919年2月,16岁的王继香考入由徽商在芜湖创办的芜关中学。此时,五四运动的浪潮业已席卷鸠兹古城,热血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如火辣辣的榴火绽放着。王继香也毅然加入5月7日本埠学生反帝爱国的游行队伍,接着又为芜湖6月8日的罢市奔走,并积极参加声援安庆六二风潮及黄包车夫罢工、驱除省长李兆珍等活动。此后,他从芜湖发行的《新青年》《安徽省学生会旬刊》《芜湖半月刊》等刊物中,陆续读到了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人的文章,仿佛在人生道路上遇见了明亮的指路灯光。于是,他在家信中奋笔疾书:不再汲汲做那小土地出租者,即便发了财、做了地主,也不过是个为富不仁的守财奴,而要做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中华崛起而奋进的人……这时他已与南乡的闺秀李永芳订了婚,他鼓励未婚妻冲破封建藩篱,抛掉裹脚布放了大脚。他还给她寄回读字课本嘱她习书识字,不做文盲,将来也如男子一样从事社会工作。
这年年末,父亲让放假回到家中的王继香帮助收取地租。王继香发现一户从皖西逃荒过来的雇农,全家衣不蔽体,米缸里的米也见了底。一个幼儿吮着中年母亲干瘪的奶头,因吸不出半口奶水哇哇大哭。王继香二话不说,不仅抹去了这家的租金,还给他家送去一些铜钞和谷米。
乡里一个大财主霸占了一农户的宅基地,农户是个结巴子,敢怒不敢言。正放寒假的王继香得知后打抱不平,主动为结巴农户打官司。大财主坐着暖轿洋洋得意地到县里应诉,并不屑一顾地说:“泥腿子还想打赢官司!”农户的穷亲戚也为王继香准备了一顶简易的竿轿要抬他去,王继香谢绝了,说:“都是贫苦出身,哪能把哥们当牛马骑!”在法庭上,他用事实和证据——农户上辈埋下的宅基界石说话,驳得大财主哑口无言,从而完胜了官司,结巴农户一家激动得给他叩首拜谢,被他一把拉起,说:“人穷志不穷,要挺直腰杆子!”
1922年,直系军阀、皖军总司令陈调元所属芜湖驻军为扼制学生运动,加强了对芜湖各学校的控制。即将毕业的王继香因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反对做不闻国事读死书、甘做军阀的学奴,触怒了校方。一天,王校长将他喊到校长室训话,令他面壁悔过,王继香据理力争,说:“学校不闻国事,办何教育?学生爱国反帝,何罪之有?”驳得王校长理屈词穷。王校长恼羞成怒,指使几个亲信将王继香推出校长室,并把他的左眉骨打开了花,鲜血淋漓。王继香忍无可忍,抄起扫把打碎了校长室的门窗玻璃,随即被开除出校。他踩着萧萧落下的桐叶,回到山王村的家中,未婚妻的大弟李永格问他:“俗话说,忍字高,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你为什么不能忍一忍呢?”他愤然答道:“对于为虎作伥的人,就是掉脑袋也不能让他。我虽打碎了校长室的玻璃,但打破的是学校里那死沉沉的空气!”
王再生烈士的唯一遗物手表
改名再生
1923年春,东风又吹绿了太湖山。渴望求学、追求光明的王继香,迎着秦淮河的柳色进入南京钟英中学继续升造。当年太湖山一带受了天灾,王行广因青壮时常年挑物过重,又落下了咯血的毛病。除了王继香,下面还有四女一子需要养活。于是家境日趋窘迫,供给王继香的生活费没有了着落。王继香于是在校始终克勤克俭,别人不吃的饭菜他吃,别人丢弃的旧鞋袜他捡回去缝补好穿上。他还经华岗(不久任中共南京团市委书记)的介绍,易名王湘去浦镇机厂夜校讲课、参加“边工边读”活动。他说:“现在不同别人比吃穿,要同别人比学习、比见识。”这种艰苦的生活处境不仅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让他走近了不少贫民和无产者,增加了他对穷苦人民的理解与同情。这年的寒假,他没有回去,仍到浦镇机厂夜校教学。一天,他正在眉飞色舞地讲课,一个满脸被寒风吹得通红的青年闯了进来,打断他的课厉声问他:“你不想当新郎了!”原来王继香的洞房花烛就订在当日,他竟然没有回去,于是李永格秉家人之命带人找到南京来“拉郎配”了。
1924年春,国共两党开始实行第一次合作,在南京的国民党左派尤其是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的思想非常活跃。面对革命的滚滚潮流,王继香满怀激情。在校园,在宿舍,比他小四岁的阜阳同学吕文远以及其他革命青年,总是围绕在王继香身边,畅谈革命,探索真理。王继香四顾龙蟠虎踞的金陵城,一片春风化雨,倍加感受到了革命风雷的震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南京的国共两党联合发动社会各界举行追悼。4月,恽代英受中共中央派遣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代表身份,从上海来南京与地方党组织一起领导这场纪念活动。王继香在芜湖就读过恽代英的雄文,还有他为《和含学会会刊》创刊号所写的序言,现在又听到他激动人心的演说,更是热血澎湃。不久,王继香与吕文远等人在钟英中学组建了国民党区分部,团结了一大批青年学生,组织了进步群众团体“协进社”,先后出版了三期《协进》期刊,由设在门帘桥的乐天书店出售。王继香还购买了《向导》周报、《中国青年》《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进步书刊以及鲁迅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由于耳濡目染,他的革命觉悟逐渐得到提高,并深有体会地对吕文远说:“新三民主义好,共产主义比新三民主义更好,列宁比孙中山更伟大,共产党比国民党更革命。而要革命,必须参加革命党,为工农利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他还把这些话,认认真真地写在他的笔记里。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南京各界随即爆发了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一直痛恨帝国主义、满怀爱国热情的王继香,在这场共产党人领导的斗争中表现突出。他甚至身穿工人短衫,到附近的铁路段发表一针见血的演说,历数工人身受的深重苦难,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种种罪行,从而激起了铁路工人的极大义愤,积极投身到五卅运动中去。在组织学生、工人示威游行时,他被军警逮捕,临时关押在老虎桥监狱,后来被一位同情革命的狱警营救。他的这些追求革命、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行动,受到了中共河海支部成员严希纯的关注和肯定。严希纯是贵州人,当时在河海工科大学上学,早年加入共产党。经他的介绍,王继香、吕文远等于1925年7月16日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严希纯又安排王继香前往下关浦镇铁路工会任秘书,主持工会日常工作。王继香到任后,认为要提高工人的斗争觉悟,必须要让工人擦亮眼睛、识字明理。于是王继香不惮辛苦,加之有过在浦镇机厂夜校讲学的经验,很快组织起工人夜校,不仅讲授文化知识,还宣传组织工会的道理。为了上好革命课,他还自编了两本讲稿,其中一篇题目叫《我》。在此讲稿中,他分析与批判了“为我”是一切不合理制度的罪恶根源,揭露资本家私有财产的产生、积累无不填充着工人的血汗甚至白骨,阐述无产阶级的必然兴起和工人先锋队的先进性。这种既新颖生动又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深受工人们的欢迎,他的威信在工人中有如扬子江的春水不断上涨。
在浦镇铁路,决心为无产阶级事业努力奋斗的王继香与中共浦口地委书记吴芳认识了。吴芳原籍湖南华容,是1921年入党的资深老党员,他根据王继香的表现,于1925年9月亲自介绍王继香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南京下关一个饭店里秘密举行了入党仪式。从此,王继香结束了学生生活,在党的指引下专门以革命为职业,并改名王再生,意谓自己加入共产党而重获新生、从此开始致力于伟大的革命事业。此时金陵桂香飘逸,他心中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馨和神圣。
王再生烈士的唯一遗墨,写给岳父的家书
投身工运
1926年春夏之交,南京烟花巷陌,莺啼翠柳。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身着普通市民的开襟布衫,先后行走于仪凤门、海陵门、复兴街、黄泥滩、洋油站、湖北街等六地的车行和街巷,与数百名黄包车车夫交朋友、拉家长。这日夕阳西下,他还与衣着破旧的车夫一道拉着黄包车返回。他一边擦着头上的汗珠,一边回忆着车夫们鯬黑的面孔、痛苦的叹息、渴望有工会为他们撑腰的眼神。回到住处,他搦管挥毫,写下了《关于三月至五月下关车夫运动报告》。这篇报告对下关车夫的基本数据、工人运动状况以及如何组建车夫工会组织,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分析。文中说:“自从去年五卅惨案的血钟响了以后,南京广泛的群众,都从最浓的睡梦中惊醒了……尤其是黄包车夫要求组织团体,比较任何方面要紧迫……”并详细列出了10点切实可行的“车夫工会组织之计划”。这些,对今后领导工人运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章的末尾,作者书下了自己的名字:王再生。
五月,槐花如雪。在南京大纱帽巷的一间房子里,中共南京地委在这里召开会议,成立经济斗争委员会,推选王再生等为委员,参与负责下关地区工人运动。同时考虑到南京下关龙江桥“五卅工人学校”教员、共产党员邵世桂被军阀逮捕,及时决定调王再生到“五卅工人学校”工作。
上任伊始,王再生遇到了个棘手的问题,这就是建党、开展工人运动、兴办工人学校的经费严重不足。经新调任的地委书记谢文锦的同意,王再生和同乡张宏光等6人返回家乡,在含山、和县主要集镇和较大村庄殷实富户的开明人士中进行募捐活动。父亲王行广为此也变卖了一些田产,岳丈也慷慨解囊予以资助。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筹集了不少经费,王再生决定返回南京。这时妻子李永芳已为他生了个粉嘟嘟的儿子。怜子如何不丈夫?临走前他抱起儿子,轻轻吻着他的额头,心中生出一丝为人父的歉意。但王再生心系的是无数天下劳工及其孩子的明天,还是匆匆与妻儿诀别。
由于王再生一心扑在革命上,积极肯干,又善于接近工人群众,很快在下关黄包车工人中建立了党的支部,在沪宁铁路南京机务段工人中办起了工人夜校,并在英国领事馆中也建立了一些革命联系。五卅工人学校、南京机务段工人夜校的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引起了反动军阀的惊恐。1926年7月,五卅工人学校和南京机务段工人夜校内响起了乱哄哄的脚步声,闯进了一大批荷枪实弹的军警,他们一个凶神恶煞般,展开了突击搜查。党组织考虑王再生等人的安全,根据南京地委介绍和上海区委7月30日的研究,决定调王再生等3人去上海工作。王再生离别南京时,许多铁路工人、黄包车车夫和工人学校学员,都不约而同地来到火车站,依依不舍地为他送行。
王再生等3人到上海后,通过上海大学、商务印书馆的党员杨贤江等人,很快与中共江浙区委(上海区委)接上了关系。在施高塔路恒丰里,江浙区委书记罗亦农与他们分别谈话,并决定王再生以中共地下党交通的身份到吴淞机器厂担任领导工作。一到吴淞机器厂,王再生就结识了原厂支部书记孙津川。孙津川原籍安徽寿县,少年时就在南京当工人。他立场坚定,能力出众,与王再生一道成了并肩战斗的沪宁铁路工人运动领袖。
此时,国民革命军已向两湖、赣浙胜利进军,孙传芳在上海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中共上海党组织领导工人反军阀的斗争也空前高涨。
1926年10月10日晚,上海马霍路(今黄陂路)一个弄堂里,灯火通明,来员满座,全国铁路总工会正在这里召开上海地区铁路工人代表会议。江浙区委领导赵世炎传达了上级党组织号召工人阶级支援北伐军的指示,王再生代表吴淞机器厂工会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汇报了吴淞机器厂工会组织——“友谊社”进行反帝宣传教育工作和取消“头目钱”的罢工斗争情况。他的有声有色的汇报,赢得了同志们的掌声。
同月16日,上海总工会又召集各厂负责人紧急与会,商量起义事宜,吴淞代表王再生与铁路工会负责人孙津川等出席了会议。会后,铁路系统的地下党在吴淞站西首铁路旁边的一个楼房里,又召开了铁路各支部骨干紧急会议,孙津川主持会议,王再生传达了上级关于“破坏沪宁铁路,断绝军阀孙传芳后方军事运输3天”的密令,以配合北伐军在江西前线的总攻击,并为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创造条件。会上有人提出:“铁道上有敌人武装巡逻,靠人工断路三天很难。”王再生坚定地说:“这是党中央的决定,应无条件的接受,就是闯刀山下火海,也要坚决完成任务!”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会上周密制订了“分两组行动、对付敌人巡逻与工具准备”的详细方案。
1926年10月21日的夜晚,七条身影出现在沪宁铁路镇江西站扬旗外,他们携带撬棍、铁锤、钣手、手电等工具。其中一个大个子看了一下右腕上的新手表,说:“开始!”于是破轨开始,在一片嘎吱嘎吱的撬压声中,一段铁轨终于被撬开了。几分钟后,一载满孙传芳部下士兵驰援上海的军车轰隆隆地开了过来,风驰电掣间,列车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倾覆声,其中五节车厢载进了桥下的河里。一旁观望的七人为之雀跃起来,其中的两人铁钳般的大手紧握在一起,两双眼睛里闪烁着胜利的光芒,那个大个子、戴着手表的是王再生,另一个是孙津川。他们二人亲自带领五名工人进行此次破轨,破路的时机选得恰到好处。另一组,也在宝山高境庙顺利进行了破路。镇江段翻车事件发生后,吴淞机器厂厂长英国人莫尔维与军阀串通一气,强制工人携带救援吊车到镇江抢修。抢修工人根据王再生的指示软抗硬拖,直到三天后才修复通车,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上海区委部署的任务。
此时,孙传芳的主力已进军江西,驻防上海的只有步兵1000人、警察2000人和内河小军舰两艘,于是10月24日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一次武装起义。由于没有充分发动广大群众,过分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第一次武装起义很快失败了。孙传芳任命第七十六混成旅旅长李宝章为驻沪各军总指挥兼淞沪防守司令,率部进驻龙华、松江。李宝章大打出手,查禁刊物,封闭进步团体,逮捕革命群众。上海总工会执行委员陶静轩、南市区工人自卫团指挥奚德尧等十多人被杀害。黑云压城城欲摧,王再生在上海的活动处境十分艰难,躲避到英租界爱尔静路锡兴里5号,只得经常通过改名和乔装打扮,往返于市区与吴淞之间坚持地下革命工作,其间用过李廷模、李廷汉、王哲生等多个化名。
1927年1月,中共南京地委建立职工部职工运动委员会,王再生是委员之一,同时任沪宁路党的负责人。春寒料峭,他频繁地活动于沪宁路一带,往返于上海、南京之间,一边领导工人运动,一面调研工作计划。经过酝酿,1月22日他起草了《1927年1月至2月份沪宁铁路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在群众中建立我们党独立政治宣传,是我们目前最紧急的工作”“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铁路工人运动委员会;上海、常州、镇江、南京等较大的车站最低限度成立党的支部,最高限度全线各站都成立党的支部,作为全线工人的领导核心。”由于在工人运动中工作突出,并深得工人信任,28日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决定派王再生、孙津川等9人参加全国铁路第四次工人代表大会。2月16日至21日,全国铁路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汉口老圃内新舞台正式召开,王再生作为沪宁路的代表化名王哲僧,以扳道工身份参加了会议。此次代表大会决议,全国铁路工人一致参加北伐。会后,王再生根据党的指示立即赴南京传达代表大会精神,全力指导南京铁路工人运动。3月12日,沪宁铁路总工会成立。13日,王再生响应沪宁铁路总工会的号召,领导南京下关铁路工人参加沪宁、沪杭甬两路的同盟罢工,破坏南京至镇江的铁路,再次阻止军阀孙传芳的军事运输,有力配合了上海工人正在举行的第三次武装起义。
3月23日下午,王再生正在下关沪宁路龙头房召开会议,一批军警破门而入。原来他的行踪被军阀的密探发现,于是他第二次逮捕入狱。万幸的是,第二天南京即被北伐军占领,军阀的爪牙仓皇出逃,王再生被砸开牢房的工友救出,再一次死里逃生。
王再生的革命烈士证书
喋血龙华
3月下旬,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得胜利。为加强上海铁路工运工作,王再生由孙津川召回上海,参加沪宁、沪杭甬两路总工会成立的筹备工作。3月28日,沪宁、沪杭甬两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闸北湖州会馆召开,两路到会代表80余人,王再生、孙津川、丁继曾(后叛变)3人被公推为主席团成员。全国铁路总工会代表王荷波、上海总工会代表李泊之分别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大会共选委员18名,王再生当选为委员。两路总工会为了更好地指导铁路工人革命斗争,决定建立吴淞机厂等7个分会。当日,两路总工会向两路全体工人发表宣言,指出:“两路工人要服从工会的统一领导,向分裂工会的一切行为作斗争。”
4月5日,王再生受沪宁铁路总工会的委托,在吴淞机厂分会第二次执行委员会上,报告了沪宁铁路总工会领导的两路工人参加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及同盟罢工的情况,表彰了吴淞机厂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总同盟罢工中所起的先锋作用。一时间,沪宁铁路工人信心百倍,革命氛围空前浓厚。
然而风云突变,蒋介石狰狞毕露,突然举起了反革命的罪恶屠刀。4月11日晚,中共江浙区委常委、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被反动分子打昏后装入麻袋,秘密活埋于沪西枫林桥,从而拉开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血腥序幕。4月12日凌晨,停泊在上海高昌庙的军舰上空升起了血红的信号弹,全副武装的青红帮、特务数百人,身着蓝色短裤,臂缠白布黑工字袖标,从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公然实行武装暴力。从1时到5时,他们先后在闸北、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区,大肆袭击工人纠察队。蒋介石收编的孙传芳旧部国民党二十六军迅速开来,故意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了2700多名武装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反动军队迅速占领了上海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处,进行疯狂搜捕和屠杀。仅在发生事变3天内,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浓烈的血腥味充斥了申城暮春的天空。
4月19日,国民党二十六军又查抄了闸北恒通路南梅园路1号两路总工会会所,缴去枪械70余支、弹药3箱,逮捕总工会委员和工作人员17人。王再生和一位赵姓秘书适因外出吃饭幸免罹难。为了保存革命实力,江浙区委立即指示王再生回老家暂避。
返乡途经南京,王再生触目所见,无不贴着血色的标语:“一个领袖,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党外无党,党内无派”“枪毙共产党!”充满耳鼓的,是不时响着的枪声和警笛声。路上,总能踩到一滩滩紫黑的血迹。王再生知道,南京和上海一样,这里也洒遍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鲜血。他的心也在滴血,眼里充满着怒火:革命者的血不会白流!共产党一定会成功!
安全无恙地回到太湖山下的家中,家人无不欣喜。但王再生却夜不能寐,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着革命战友冒着生死在继续战斗的情景。在这风雨如磐的最危险时刻,他要做中流砥柱,他要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前进。妻子李永芳当然知道丈夫那颗不安的心,悄悄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公公。王行广晓得儿子是条犟牛,连忙去找儿子少时好友、能言善辩的妻弟李永格。但他与李永格气喘吁吁地赶回来,王再生的身影已消失在山谷的雨雾中。
王再生辗转回到上海后,立即与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他化名李廷汉,顶着腥风血雨继续领导吴淞机厂的工运工作。几天后,他根据上级的指示,组织沪宁路沿线和上海地区几千名铁路工人联名上书两路局长,提出启封工会、释放被捕工人和赔偿损失等要求。王再生和工人们义薄云天,声势浩大,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榴火滴血的初夏,上海的白色恐怖更加严峻,每天都有革命者失踪、被捕、牺牲,调任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江浙区委负责人赵世炎也先后被捕,被敌人关进了龙华警卫司令部(二人下狱不久,均分别被惨无人道的敌人用乱刀砍死)。王再生远在家乡的父亲、妻子,无日不担心害怕。李永芳特意恳求弟弟李永格带家书一封,于6月20日专程赴沪劝王再生躲避故里。读罢家书,王再生对妻弟李永格说:“为人在世,总有一死,碌碌无为而生,生有何意?”这话,他最后一次离家时也对妻子说过。李永格知道他为了革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不会再躲回家乡的,于是对他说:“你修个家书吧,我好回去复命。”于是王再生给岳父写了一封家书(此信原件现存于含山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书中说:“发了财,做个地主,不过是个守财奴。穷了一生,守了一生,只是个农奴、金钱的奴隶者,于社会无补,于己无益,这岂不是空为一世人么?”为了安慰忧心如焚的父亲和妻子,他又给妻弟李永格写了长信带回去,信中写道:“贤弟以我为苦,何必如斯殚精竭虑以为劝?以为外币充斥,角鹿市场,定遭失败,关税不能自主,欲振实业尤难,何若看守家园,乐天之乐,优哉游哉,享天伦之乐趣。殊不知此乃弱者之行为,不宜生长于现世纪生存竞争之时也。如果坐视关权外溢,不思有以挽救实业财源,为外人攫取,不图设法以补之,此狂者、愚者、弱者之态度,非吾青年商人所宜有也,如果如是,吾人能有今日之侥幸乎?……欲补金瓯之却,扫除舶来品之充斥,拯救平民啼饥号寒之痛苦,舍斯途而莫由,此愚兄经营商业,忍饥受苦者此也,非无的放矢,而有其他意图耳。贤弟劝归返里无庸奔逐商业,此盖贤弟未了其个中乐趣耳……”
当时沪上密探如云,为防家书落入敌手,王再生故意在家信中隐藏了自己的革命身份,而以“经商”之语避之。但他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还是跃然纸上。
一个星期后的晚上,灯光如豆,正在吴淞机厂宿舍起草近期工运大纲的王再生,听到了外面杂沓的脚步声,接着是野蛮的撞门声。机智的王再生刚刚销毁掉密件,一群军警恶狗般破门闯了进来,把他秘密押进了上海警备司令部。
“王再生,把你的上级组织供出来吧!”一位长着瓦刀脸的小头目,拿来了纸笔,放在王再生的面前。
“你们搞错了,我叫李廷汉!”王再生镇定自若地回答。
“哼,不见棺材不掉泪。”瓦刀脸手一招,走进来了一个猥琐的白脸男子,此人是上海总工会交通员郑文斐,原来他叛变了。王再生霍然站起,骂道:“你这条没有脊梁骨的狗!”一个巴掌打在郑文斐的左脸上,留下了五道血痕。
在监狱中,面对老虎凳、辣椒水、红烙铁等酷刑毫不畏惧,王再生表现了共产党人不可征服的钢铁意志。他圆睁着眼睛,对行刑的敌人说:“头可断,血可流,但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是扑不灭的!”经过两个多月审讯用刑,敌人搞不到一言半语,他们黔驴技穷,于8月底在龙华将王再生秘密杀害。王再生牺牲时,年仅24岁,连遗体也未留下。据王再生妻子李永芳的回忆(回忆录为5页纸,原件亦存于含山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后来她带着儿子王汉春到南京和上海寻找丈夫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有生存下来的狱友沉痛地告诉她:敌人先用盛有石灰的麻袋套在王再生的头上,再用乱刀砍杀,最后沉尸黄浦江。所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里也没有留下王再生的墓地。
后记:王再生的五孙、巢湖一中校长王晓光,在采访中告诉笔者:爷爷王再生牺牲后,奶奶李永芳一直未改嫁,她说,丈夫一直活在她心里。她把独子王汉春哺育大,并让他继承父亲遗志,从事党领导下的共青团的工作。她用丈夫教他学到的文化,写了五页纸的回忆录,深情地回忆丈夫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她一直珍藏着丈夫留给他的手表,还有丈夫写给他父亲的那封家书。
2019年2月,在烈士的故乡含山县铜闸镇建起了含山县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二楼专辟为王再生烈士事迹展厅。王晓光弟兄五人将祖父留下的唯一的遗物那只手表、唯一的遗墨那封家书一并赠与陈列室。如今,这里已成为含山县全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清明时节,王再生的五个孙子、一个孙女以及县里的党员、学生都要前来献花,缅怀这位革命先烈、工人运动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