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美浩瀚的绿林,巍峨的山峦;我吟咏幽深的峡谷,淙淙的山泉。那白锦缎一般的瀑布,那数不尽的古迹奇景,使多少游客流连忘返。呵,庐山!你这大自然的骄子,使多少人迷醉、眷恋!然而,更使我为之迷恋的还是“蜃庐聚雾做楼阁”的胜景。
一天凌晨,我约了几个人一同到含鄱口看日出。庐山云雾试验站的吴江同志和我们同路。一路上,我总是在想:要是能看到“宝光”该多好!听老人说谁目睹了它,谁就是幸福的人。一直攀到了望鄱亭,我们看到的却是浓浓的大雾。别说那“宝光”全无踪影,就连日出也没看见。“唉!竟然遇上了大阴天。”我心里嘀咕着,便顺口溜出了声。吴江听了笑道:“你别叹气。看日出,明天还可以再来么,至于‘宝光’也没啥稀罕。其实你今天运气很好,赶上了‘瀑布云’。”我放眼望去,果真看到云雾有如江河一样,奔腾起伏,恰似汹涌过来的瀑布,和鄱阳湖水连成一片。
雾给庐山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人游庐山,犹如飘浮于云海之上,置身于仙宇神堂。俯瞰山下,乱云飞渡,云海四溢。我问吴江:“雾为什么这样大?”吴江说:“长江、鄱阳湖都是庐山的芳邻,稻田水库,星罗棋布,哪有雾不大之理?”哦,我模糊地记起了“水蒸气”、“饱和空气”的概念。这样多的水汽,使庐山地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了饱和的程度,难怪庐山的雾这么大了。倘若从低处看,这些水汽就是云。而水汽是怎样凝结的呢?我倒记不得了。我问吴江,吴江轻弹着头发上的小水珠说:“你怎么忘了?空气中存在的大量尘埃可以做凝结核心,使饱和空气中多余的水分凝结在上面,就变成大量的小水滴了。每一立方米雾气中,约有1亿个小水滴。小水滴的平均直径只有千分之一厘米。”
我们从望鄱亭走下来,走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谈话的中心还没有转移。吴江侃侃而谈:“雾有冷暖之分。摄氏零度以上的叫‘暖雾’,摄氏零度以下的叫‘冷雾’。眼前这雾就是暖雾了。冬季的庐山,仍不乏漫漫的水汽。在低温度下,水汽凝成雾凇,结在树枝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金灿灿的阳光映照下,结满树枝的雾凇倒真像盛开的梨花了。”听着吴江的描述,我憧憬着99座奇峰异峦满是雾凇的壮观,并且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在冬季再游庐山,亲眼看看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
温馨启迪
这篇文章描写了庐山奇特的雾景,巧妙地把雾的形成原因融入其中。整篇文章衔接自然,不露痕迹,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自然科学知识。阅读本文,注意品味优美的句子,体会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