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给学生讲鲁迅的小说《祝福》,总会想起作家丁玲的这句话:“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她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的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这句话看着总令人心痛。“非死不可”,祥林嫂自己的生命不能由自己做主,不得不死。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很好地诠释了这个悲剧的内涵。面对她的悲惨遭遇,小说中那些人物,她的婆婆、大伯,柳妈、鲁镇的人们,鲁四老爷、四婶,还有“我”,没有一个人给她真正的关怀与温暖。无论是有意的伤害还是无意的,这些人都一样是把她往死地里赶,成为杀害祥林嫂的集体凶手。
以往在探究祥林嫂的死因时,总是按照教学参考归结到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当然,这也是作者的本意。
我问学生,即便祥林嫂不生活在封建社会,像她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女人会不会也走上人生的绝路?学生的回答是:会。甚至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认为死是祥林嫂最好的结局,她活着实在是太痛苦了,生不如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个人对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了他能否生存以及能否更好地生存。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浅析一下祥林嫂个人需要的满足状况:
首先是生理的需要。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根本。祥林嫂第二个丈夫死后,大伯来收屋,她居无定所。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到鲁四老爷家打工,希望解决食住问题。小说中有个细节,两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她的衣服是一模一样的: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这期间的时间跨度是两年多,但衣服没变,说明祥林嫂贫困的生活条件没有改变。鲁四老爷把她赶出家门,祥林嫂最终沦为乞丐,衣食住行也就无从保障了。
二是安全的需要。被婆婆从鲁镇抢回家中,被五花大绑地塞进花轿,被几个男人捺着头拜天地,被大伯抢了房子,被鲁四老爷扫地出门。“安全”这个字眼与祥林嫂的生活状态实在没有什么缘分。
三是归属与爱的需要。祥林嫂有过两任丈夫,她是第一任丈夫的童养媳,比他大十岁,谈不上爱情;第二任丈夫应该年龄相当,但一来这一次婚姻是被迫的,二来这个男人不到三年又病死了。儿子阿毛是她的挚爱,阿毛也爱她,但狼吃了阿毛,那唯一的一点人世温情竟被狼带走了。没有了爱情和亲情,鲁镇的人成为不了她的社会支持系统,她没有爱,也没有归属,她是天地间孤苦无依的悲惨女人。
四是尊重的需要。尊重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童养媳、寡妇、短工、乞丐,祥林嫂既无法维护自己的自尊,也根本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鲁四老爷的冷漠固然可恨,但柳妈看似无意间对祥林嫂鬼魂思想的灌输,鲁镇的人们对“狼吃阿毛”故事的咀嚼,更让人深深体味到世态的炎凉,这可怜的祥林嫂竟连一个尘芥都不如。
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祥林嫂最大的愿望是“坐稳了奴隶”,可最终却落得个“想做奴隶而不得”。可悲,可叹!
一言以蔽之,祥林嫂真的是“非死不可的”。她有幸来到人间,不幸的是她的生命里没有春天。祥林嫂生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谁又能说祥林嫂那样的悲剧也跟着销声匿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