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参加一个作品研讨会,有幸坐在W先生旁。W先生是文坛大佬,又是城里各种研讨会的必请人士,今日能坐W先生身旁,十分高兴。一阵嘘寒问暖之后,先生笑着对我说,你不经常参加研讨会吧?太忙了?我连连表示,不是太忙,是能力有限。近两年眼力大减,不能看那么多书;况且现在动辄几十万字的大部头,看不过来啊。W先生笑着问我,真的就是这样么?你以为坐在这里的都是认真读过这次研讨作品的专家?其实,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认真读过。我不解地问道:何以见得?W先生笑道:你就认真听发言吧!
(领导讲话有高度有深度,掌声热烈。)下一位……
“这次研讨会非常重要,作者是当下风头正劲的实力青年作家。这本书我因为出差,昨天才拿到,认真读了一遍,来不及写成文章,就谈几点想法吧……”W先生对我耳语:“这位最多读了十分之一。昨天晚上有个饭局,饭局上这位喝高了,肯定没时间读完这五十万字!”
(接着的那位念发言稿,准备充分,看来读作品十分认真。)下一位……
“此书写得太好了,读者反响强烈,批评界也好评如潮,我读后完全同意张教授在序言里说的这段话……”W先生悄声说:“这位大概只读了张教授的序。”
(下一位想说的太多,讲话超时,主持人表扬,外加提醒注意掌握时间。)下一位……
“作者是认真研究了当下的农村问题才写出这样好的作品的,我十分看重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观点……”W先生说:“这位八成只来得及看一下作者的简介和后记吧。”
(下一位是出版社代表发言,掌声。)下一位……
“好的小说最重要的是开头的那句话,从《红楼梦》到《百年孤独》无不是开头一句话定了大局。这部小说开头一句话,就显出了作者深厚功底,引出了矛盾,展开了冲突……”W先生点评:“这位可能只读了开头,当然不是一句话,也许只是一页、一节!”
(下一位拿出发言稿,发言稿太长,讲了提纲,掌声。)下一位……
“拿起这本书,它的封面就很大气。封底几位文坛大师的评语,我读后感到十分到位,对读者起到了引领作用……”W先生说:“这一位可能连书都没有打开,直接说封面封底也够有胆啊……”
(下一位发言时,人们开始进进出出,主持人带头掌声鼓励。)下一位……
“这个研讨会来了这么多专家,看会标,是市文联和小说研究会联合召开,领导很重视,专家很关心,我想对作者一定会有很大的鼓舞……”W先生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这位刚进场,是个跑会的行家,可能还没见到这本书是什么样子吧。”
这时主持人说话了:“时间不多了,下面的发言请不要超过三分钟,谢谢了。”
我扭头看W先生,他说:“这个时间段里就听不出来谁是吹竽的东郭先生了。”我心里悄悄感叹:“厉害啊,怪不得W先生的文章总那么一针见血!”
研讨会继续传出掌声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