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最初从呼伦贝尔草原抵达呼和浩特时很不适应,常常望着窗外一栋30层的高楼叹息说,她老了就一个人住,跟谁也不在一起,她不喜欢人来人往的热闹生活。几年前,赶上政府免费给牧民翻盖房子,她坚持加一部分钱,给自己和阿爸盖了一间跟正房隔着五六米远的小房子。看完孙女阿尔姗娜,她要回去继续喂牛喂羊,她不要在呼和浩特,她也不要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阿妈这样说。
小脑萎缩的阿爸,则从可以一个人下楼活动,生活基本自理,慢慢到而今大小便失禁,从客厅到洗手间的这一点儿距离,常常没等走到,就拉了裤子。有时,为了捡起地上的东西,双腿快要失去力气的他,甚至要费力地爬过去。他已经接近瘫痪在床的境地,有大半年没有出过楼房了。每天,他要么塞上耳机,漫不经心地听收音机里的乌力格尔(蒙古族的曲艺形式),要么艰难地扶着墙站起来,挪到窗户旁边,看着在大风中狂舞的柳树发呆。他的世界,只剩下一扇窗户。
邻居塔娜的父母将西苏木的房子和牛羊全部卖掉,跟塔娜和通拉嘎夫妇搬去海拉尔市区。塔娜依然什么也不做,乐于享受生活。塔娜的母亲也不喜欢干活,当然,她已经老得什么也做不了了。在一次小镇的升学宴上,她啃骨头的时候,门牙不幸脱落了一颗,她没有钱补牙,又觉得不好看,每次出门见人,就用泡泡糖粘住。于是,她的这颗门牙的故事,就在镇上人的口中,流传了很久。
阿妈离开了草原,留下来的儿子贺什格图和媳妇凤霞却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支撑起整个家庭。草原上的生活条件与1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厕所还在户外,但水泵已经移到了室内,只需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水就会哗哗流进水缸,比起过去的压水机,节省了很大的人力。打草也不像过去那样辛苦,放牛则可以用手机软件遥控。为了牛犊的快速成长而不再人工挤奶后,养牛再也不需像阿妈当年那样,凌晨3点挤奶。贺什格图和凤霞每天都在辛勤劳作,喂养着20头奶牛和十几头绵羊。今年又一下新添了12头牛犊,每生下一头,凤霞就兴奋地发微信向阿妈汇报:“又捡了一个大红包!”
因为草原旅游业的兴盛,贺什格图在夏天时就将牛交给人代养,自己开着6万块钱买来的二手车,拉着零散游客在呼伦贝尔各大景点之间跑来跑去。他还开始学习摄影,开车的同时,负责给游客拍照。凤霞也会时不时地去旅游景点给人帮忙做饭,当服务生。在游客到来之前,贺什格图和凤霞就去剪羊毛挣钱。剪完羊毛,贺什格图就去做泥瓦匠。30多岁的贺什格图和凤霞的生活,已经走上越过越红火的轨道,外人无须再为他们担心。在草原上,只要有牛羊,肯努力,能吃苦,挣钱不难,草原会善待所有肯辛苦付出的人们。
西苏木小镇上的牧民越来越少,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永无休止。即便某一天,整个镇上只剩下贺什格图一户人家,习惯了关门安静生活的他们也一定能够坦然面对这样的变化。
此刻,草原上的人们,依然驻守在这片水草丰美的大地上。每年蜂拥而至的游客,不管带来多少外面世界梦幻般的想象,最终都如尘埃一样消失。所有喧哗,都如大风吹过,不过片刻,便静谧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