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有限的地理方位常识,我知道,此行前往的应该是本县东南边界,最边远最深窈的皖南山区。
实际我们是沿着水流进山的,一路所见村落人家、地理风貌,和徽州许多地方相似,无非是两山夹一水,路随山绕,水从山出,宽处浅滩,窄处临水,遇水造桥,依山筑房,只是愈往山里走,山势愈见险秀,山色愈见苍郁,天空被山峰切割,山林被溪涧切割,目之所及愈发逼仄,亦愈发深邃。
平行的几列山系,大致由东向西呈辐射状,千沟万壑,错综繁复,均由自然之力攒、聚、纵、放,越往山里走越感觉到这股力量的强大,这股力量仿佛来自于东部山区的某个根脉——黄山余脉,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黄山西脉之仙寓山,仙寓山位于江西浮梁安徽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海拔1376米,为皖南第四高峰。
我们沿着无数条溪谷中的一条南行,经过一个叫马坑的地方转而向东再南,直至仙寓山西麓的源口村,这源口既是水的源头,也是山的尽头,当我们车到山前无路可走,行至水穷无迹可寻时,面前赫然横亘着一道山冈,长七千米,宽几十米,硬生生将东西两面大山撑开,冈上平坦开阔,足以催马扬鞭,奋蹄奔驰,当地人因此称之为跑马冈。
说是山冈,实则还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只是比一般的山更显雄浑敦实,更气势不凡。时值秋季久晴,冈上秋空,澈明的似乎欲要流淌开,深蓝寂静,扑面而来。一只鹰俯冲而下,继而盘旋上升,优游如同天地间唯一主人。仰观片刻,心胸顿开,一扫之前在溪谷行走的逼仄与压抑。
跑马冈力撑两面山,三面流水劈地为壑,冲出一道宽十米左右的溪涧,山石一路错叠而下,因为秋旱,水枯石出,怪石嶙峋,溪岸奇崛,若是雨季水丰,水势浩沛,溪流高悬成瀑落涧为潭,想必又是另一派景象了。
溪谷两岸绵延千亩栗园,百年栗树随处可见。板栗树忌干忌湿,生长在河谷地带最为相宜。以前大山里粮食作物缺乏,板栗作为比干果更金贵的粮食被视为造化对山民的馈赠,先民所到之处,开垦定居,必先选择合适地段栽上板栗树,为繁衍生息计,为后人计。这一路所见溪山人家,掩映在山坳里的白墙红瓦,无不是秉承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古老法则延续至今。
板栗早已不再是果腹之物,千亩栗园倒是成就了跑马冈另一种风景,每年春天栗树花繁枝头,清香四溢,溪口的风带动着花香吹向四面山坡,这时跑马冈高山生态茶正进入生长旺期,茶叶由栗花天然窨底,其味独特,喝起来既有花香的轻妙,又有果香的醇厚……对于茶的妙处山里人说不出什么来,他只恳切的邀你喝茶,坐在跑马冈山脚下一间茶室,让你喝一口茶看一眼山,林木苍莽犹绿,陌上秋花欲燃,就一山秋光云色,饮一壶春风雨酿,这实在是今秋第一等快意之事!
喝完茶,我们踏着斑驳结实的光色,顶着轻薄透亮的云层,开始试着爬一段山路,一条几近荒废的古徽道。山道两边杂木扶疏,偶见古松苍劲,松针铺地,更有大片茶园随坡附势直至千米高度的山排。由此路前行不远就到了浮梁县,是“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游逸在唐诗里千年不散的那缕茶香,就源自这跑马冈也说不定呢!
路上我们遇到两位下山的老人,一根棍子担在肩上挑着两袋货物,鼓鼓囊囊,一根棍子握在手里,走一步杵一步。这个时节山里的野生柿子、毛栗、核桃、猕猴桃正在成熟,老人应该是采摘山货下来。山路很窄,我们侧身尽让,老人们倒是很从容,不气喘不慌张,一边照顾着脚下的路,一边与我们同行中的熟人打招呼,一脸笑意,满面皱纹,如同秋阳里一枚老熟的果壳。
或许是因为很少见到这种肩挑背驮的劳动,我反身目送两位老人艰难下山,连着拍了几张照片,愣怔良久,莫名有些许赧愧与羞怍,同情与不安,既是敬畏,也是感动。作为劳作的旁观者,或许都能从他人的艰辛茹苦里获得一种教益吧,对天地抱有敬畏,对人力怀有悯恤,这种道德律不用说教,都在这一步一杵负重前行的身影里。
大山也无言,它只一味恩馈与长养,却教会了人们虔敬与隐忍,诚恳与热忱,厚朴与良善。一座山为我们守护的也不止是一山林木,一坡绿茶,一片清空,千百年来许多东西在这里生根、延续、流传,或许它们是最原始的、最拙朴的,但那也最是打动人心的。
下山路上,看见山石交错的缝隙里汪着一眼清泉,里面泊着天光云影风声鸟鸣,清风自来,几枝青葙摇曳生姿……我们那流经尧乡大地的母亲河——尧渡河,她的第一脉水流就是来自这样的大山里,这样的一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