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某些时评作品,有几个共同特点,可以称为“八股”病。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旧”、“凑”、“瘦”、“陋”、“秀”。“旧”,即观点陈旧,不仅与人雷同,而且不断重复自己;“凑”,即生拼硬凑,观点加例子,不管是否符合逻辑,硬拼凑在一起;“瘦”,即内容单薄,缺少分析,缺少比较,缺少论争,缺少感情,看上去就像一根光秃秃的电线杆子,没有一点绿色枝叶;“陋”,即语言无味,八股腔调,面目丑陋;“秀”,即秀名词,越是简单的说得越复杂,越是熟悉的说得越陌生,故弄玄虚,卖弄聪明。当然不止这几个字,比如还可以加上一个字,就是“偷”,剽窃别人的文章,剽窃别人的观点,那就更没出息。而且这几个字也许并不完全准确。但是,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时评的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时评的“八股病”病根到底在哪里?过去我总以为,病根在于不懂装懂。一旦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话就说不到点子上,如果还硬要给患者把脉,可能就闹笑话。不懂装懂,又要片面求快,只看到一点就写,仓促行文,顾此失彼,有时连常识都说错了,不闹笑话,已经万幸。这样粗制滥造,能有什么好作品?有些文章粗制滥造,自己连再读一遍的兴趣都没有,弄得文章中间本来可以避免的错别字都来不及改正,怎能指望读者读得兴味盎然?岂不是自欺欺人?
现在看来,时评的“八股病”,病根主要是在言行脱节。有的时评作者,对自己在文章里提出的主张并不准备实行。言行脱节是今日文化人的通病,也是时评作者提高自身素质所面对的主要障碍之一。批评人家头头是道,一旦轮到自己身上,往往是另外一套标准。这或者可以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却是文章境界无法升华的根本原因。没有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实际行动,仅仅是在文章里说漂亮话,也许能够骗人于一时。时间一久,谁都知道您在挂羊头卖狗肉,试问文章哪里还会产生什么影响力?多年以前,曾彦修先生教导我说,写杂文的人,自己做的事不能成为人家写杂文的材料。我看,对于时评作者而言,道理同样适用。
时评里融化着作者的人格,作者必须把心交给读者。巴金《随想录》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照亮道路”,就是这个意思。有的时评作者,恐怕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心距离读者有多远。直白地说,他们不是把心交给读者,而是交给见报率,也就等于交给自己的稿费单。检讨起来,名缰利锁,何曾一日离身!想想能不惭愧!鲁迅说“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现在则偏要硬做。硬做,文章就会留下几种痕迹。一种是重复自己,一种是重复别人。少有新鲜感。韩愈说:“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于是只好炒冷饭。饭还是那些饭,换只锅子炒。有时连锅也不换,只好瞎放调料,把“扬州炒饭”回锅,胡乱炒出重庆麻辣味道来。这种逼出来的文章,偶尔也能读,多数只能一般化,甚至一般化以下。徐铸成写过一篇《通天教主》,记对“通天教主”戏剧家王瑶卿的访问。文章说王瑶卿“每演一出戏,必须琢磨剧情,有几个特色,使观众击节称赏,仿佛师傅做菜,每一个菜,都有特殊的色、香、味,这就是他常说的‘一着鲜’。这也许是这位‘通天教主’的绝招吧。”对写作而言,其实每篇文章都应该追求“一着鲜”,从思想内容、写作形式、篇章结构乃至语言文字诸方面,处处力求“一着鲜”,创造自己的个性特色,是作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人不同在前,与己不同继之,千篇一律的情况才不易发生,文章才能耐读,读者才能欢迎。一敲键盘把这些都忘了,能指望谁爱看你的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