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宋时期,官员大臣们彼此之间都会有人情来往,但凡是高官寿辰,许多人都要忙前忙后,准备寿礼。
寿礼除了金银财宝之外,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就是贺寿文字,即祝寿的诗词和对联等等,目的是在于表达送礼之人对主人的祝贺。
第二种必不可少的礼物就是贺寿图。
与贺寿文字不一样的是,贺寿图基本上千篇一律,都是寿星松鹤之类的图案。
因为贺寿图没有鉴赏价值,所以当时的达官贵人们之间都很默契地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有人过生日了去送礼,离开寿宴的时候,还得把这幅贺寿图给带回去。
久而久之,这套方法在官场上流行开来,甚至沿用了近百年,大家都觉得方便又实惠,还不用绞尽脑汁去想该送什么礼物才好。
上百年下来了,大家也都相安无事,可偏偏到了王安石弟弟这里出了岔子,十足闹了个“天大”的笑话……
2
宋哲宗元祐年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过生日。
王安礼时任舒州知州,这是个不小的官职,对于他的寿辰,下属们可都不敢怠慢,纷纷忙碌着准备寿礼。然而,其中却有很多人没有准备寿星图,他们干脆从家里胡乱拿了个画轴,也不看里面到底画的是什么,就装进了红绣嚢里,略做了一点包装,就带到了寿宴上去祝寿了。
大家心中都打着小算盘,反正也没有人会打开来看,只是一个形式走过场而已。
没想到,这位王大人不按牌理出牌,在寿宴上头脑一热,叫仆人把所有的画都挂在客厅里展览,以供宾客欣赏品玩。为了避免弄混,不好退还,他还叫人把送礼人的名字标注在画轴下方。
听到这样的举措,那些送画的基本上都面如土色,双眼无神,等待着即将来临的“审判”。
3
图画挂好之后,众多的画作中琳琅满目的内容,包括了佛像图、鬼怪图等等,没有几张是寿星图。
不过,有一张倒是比较有价值,那是大画家崔白所画,除此之外,再无可以点评赏玩的画作了。
还有一个红绣嚢仆人迟迟不敢拿上来,王安礼问他,他也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原来,这个红绣嚢里装着的竟然是一份墓志铭!
王安礼的心态整个都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