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热,中午出去后回来发现内衣都湿了。
中午去路通修手机,老公淘汰的已经摔坏了屏,想着能修好给老爸用。因为快要过年,没货只能等年后,而且很贵要230元换个屏。记得阿辉(不想写老公以后都这样写)说过150元,也许是几年前了吧。
去菜场买菜,很多菜都要10元左右,又买了花椒大料等炖肉料。还给爸妈家买了对联福字,自己的早就买了。
中午饭吃的馒头,冬瓜汤,豇豆炒肉丝,黄瓜拌凉皮。阿辉回来吃的不少。跟他说了手机的事儿,他说去丰台路口的二手市场看看,有熟人能便宜些。没想到那个市场还在呢,我们最早曾经在那儿买过二手的洗衣机,VCD音响。
下午看了会儿书,也没觉得困,虽然小米手环记录的昨晚深睡眠还是不多。
已经看了《哲学简史》的前两章“开篇”和“苏格拉底之前”。印象中有关灵魂的表述,随着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解释不同而有所不同。
其一,灵魂是肉体的一种和谐。灵魂是某件乐器上的弦,肉体是骨架做的弓,肉体一旦遭受损坏,弦就会变得松弛,失去和谐。(以前阿辉总说我弦儿崩的太紧,巧合。)
其二,和其他事物一样,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的原子构成更加精细并且遍布全身。死亡就意味着瓦解,个人的不朽是不存在的。幸福作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就存在于灵魂的平衡状态中。(现在好像有说灵魂21克,跟这种说法不谋而合。)
真希望看到后来的篇章,能有更加不同的灵魂解释。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验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这和老子说三思而后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苏格拉底这句话是针对诡辩家说的,因为诡辩家坚持彻底的实践,苏格拉底认为这还不够。诡辩家在当时是处于哲学边缘的人,注重实用,很多从事教师工作。哲学家和诡辩家在普通人看来很难区分。我认为根本的区别在于哲学家解决的是世界根本的问题,诡辩家只是在盘根错节的细枝末节上寻求答案。
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我想他一定是在其中得到了科学和哲学共同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