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万事如意的“如意”是什么

时间:2024-09-07    来源:馨文居    作者:秦月溶  阅读:

  手里的如意

  逢年过节,我们向亲友送出的祝福里,“万事如意”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比起“身体健康”“恭喜发财”这样指向性明确的词语,“万事如意”显得模糊和宽泛。一个“万”字包揽了世间你能遇到的所有的事,“如”字代表如愿以偿,“意”则是主观上的掌握,万事万物都能随着你的心意去调动运行。“万事如意”四个字,真的是最美好、最宏大的祝愿。

  如意在童年回忆动画片《葫芦兄弟》中曾出现过,不同的是,在动画片里,它由一种祝福变成了能够真正实现愿望的宝贝。在葫芦兄弟与蝎子精、蛇精的正邪之战中,每当蛇精不敌时,只要拿起她的法器如意,嘴里念出咒语“如意如意,按我心意,快快显灵”,就能使出各种法术将葫芦兄弟制服。

  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谁不想得到一把这样的“如意”呢?

  可惜,在现实中,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得到,因为它大多是被各路神仙拿在手里的。比如正月初五迎财神时,财神爷的画像上,金元宝、卷轴和玉如意是最常见的配置。这三样法器时而搭配出现,时而单独出现,作为财神施展神通的象征,金元宝和卷轴更多指向了人们对财富的热爱;而玉如意除了寓意吉祥,还代表了财神地位的尊贵。 中国智慧“代言人”

  这枚地位超然的小小如意,到底是什么?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认真说起来,如意是中国人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合二为一的演化产物,是哲学经验与实用主义的完美融合。如果要用一样东西象征中国人的趣味,那一定是如意,因为它同时兼顾了风雅的审美和幽默的态度,包含着独有的中国智慧。

  要真正理解如意,不妨将它拆分为二,它的意与形,指向截然相反的两种精神——灵魂的超脱与世俗的愉悦。

  “如意”是舶来词,由梵语“阿那律”音译而来。从字面意思看,“如”字拆开是女和口,表示追随;“意”字拆开来是音和心,表示反映内心感情的音乐,即心愿。它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在西周时期,音乐主要被用在祭祀场合,是人与神明沟通的桥梁,“意”也就有了利用心灵的声音去和天上的神明沟通的寓意。将“如”“意”联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只要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通过虔诚的祈祷达到与宇宙同频共振,就能够如愿以偿。这种状态也正是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因为有了这层神圣与吉祥的寓意,当时佛教法师在开坛讲经的时候,都会手执一柄竹制如意,或当作镇纸压在经文上,或于其上记录经文,当作“提词器”,如意也因此成为常用的佛具之一。

  在佛教鼎盛的魏晋南北朝,如意从宗教场合流传到世俗生活中,变身为贵族们的时尚配件。梁简文帝萧纲在诗中写:“腕动苕花玉,衫随如意风。”当时的如意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制作成小巧玲珑的款式,挂在衣衫或手腕上,方便随身携带。贵族和文人们在清谈论道的时候,都喜欢手持一柄精致的如意,或在慷慨高歌时用来打节拍,或在辩论时举在手里挥舞。《世说新语·豪爽》中记载:“陈(陈林道)理甚佳,人欲共言折,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于是竟坐不得谈。”在激烈地辩论清谈时,占据上风的陈林道用如意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在气势上镇住了蠢蠢欲动的对手,让众人感到自惭形秽,无法再辩。在这里,如意不再是佛具,而是用来彰显风流超脱的名士光环。 如意不止“如意”

  我们再来看如意的形,它呈长条状,回勾的首端饱满硕大,形状如同桃心,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或者镶嵌珠宝玉石,中间向上拱起,侧面看起来像是一个躺平的字母“S”,婀娜的线条到了尾端变宽,成为手柄。它的形状,与中国古代的一种名叫“不求人”的搔背工具爪杖十分相似。北宋释道诚在《释氏要览》里写道:“《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爪杖作为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用具,也成为古代王公贵族的陪葬用品。山东曲阜曾经出土过两件东周时期的文物,器皿以象牙雕刻而成,一端形状如同弯曲的手掌,另一端是长柱状的手柄,算是中国最早的爪杖。灵长类动物之间,表达关系亲近的方式之一,就是互相捉虱子、挠痒痒;狗和猫之所以喜欢主人抚摸其头顶和下巴,也是因为这些部位它们自己挠不到。爪杖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发明,却是个人生活的一大进步——不求人,才真正自在,才能最大化地保有个体的尊严。

  一个“不求人”的生活用具,是怎么变成中华文化一部分的?我们可以在文字记载中窥得端倪。如意在文字中最早的记载,来自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的描写:“(三国孙权时)掘地得铜匣,长二尺七寸,以琉璃为盖。又一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龙虎及蝉形,莫能识其由。使人问综,综曰:‘昔秦始皇以金陵有天子气,平诸山阜,处处辄埋宝物,以当王气,此盖是乎?’”孙权在南京挖掘到宝物白玉如意,不知道来历,便问名士胡综,胡综告诉他,这是秦始皇为了斩断金陵王气所掩埋的宝物。当一个帝王使用过的高档器物出现在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它就被赋予了传奇的属性——能够掩盖王气的宝物,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古代王朝更迭不断,后来的帝王喜欢用顺应天命之说彰显自己改朝换代的合法性,讲究祥瑞。且不论胡综的解释是真是假,孙权得到了秦始皇的如意,就能在民间掀起一拨儿天命所归的舆论。汉高祖刘邦起义成功,不仅有着斩白蛇的神话传说的加成,也有如意为其增添光彩。《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里写道:“高祖将起义也,阐文深劝之,颖胄同焉,仍遣田祖恭私报高祖,并献银装刀,高祖报以金如意。”刘邦不仅赠送忠心的臣子金如意作为回礼,还给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取名“如意”。至此,如意与皇权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这些用白玉和黄金制作的如意,其功能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挠痒痒。如意从生活用具里走出,渐渐朝着精神象征转化。在明朝朱权编撰的道教典籍《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如意还被进一步神化:“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以辟众魔。”在明朝人的想象中,如意成为黄帝与蚩尤对战时使用的武器,在权力的属性之上,它还被叠加了武力属性。如意可长可短,短的能够挂在身上,长的能够当作手杖,用坚硬的金属制成的长如意,自然就可以当作武器使用。《南史》中记载:“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这里是说南朝的齐高帝用铁做了一个特别大的如意,放在书桌下面的栏杆上,用来当作棍棒防身。如意在帝王手里是防身工具,到了将军们的手里,就成了指挥作战的令牌。《梁书·列传第六》里面写道:“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书中这位名叫韦睿的将军用白角制作的如意指挥军队,曾经大破魏军的百万军队,魏军深深忌惮。这个时候的如意,也有了一个霸气的别名,叫作“握君”。如今的故宫博物院里还收藏着近三千柄如意。在清朝,如意不仅是帝王的收藏品,也经常被作为一种殊荣赏赐给功臣和外国使节。 祝您万事如意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庄严威武的财神为什么会抱着如意了吧。因为如意不仅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还不乏武德充沛之意;而在武德之中,又透着一股文士的儒雅风流。拜了拿着如意的财神爷,不仅能够“财源广进”,还能“加官晋爵”呢。

  中国人最大的生活智慧,就是让高深神圣走进生活,给市井趣味添加诗意,从挠痒痒的“不求人”变成镶金嵌玉的艺术品“如意”,再到成为武力、权力以及吉祥的象征,如意的蜕变正是这种实用与诗意相结合的智慧的体现。与其说“如意”是一种祝愿,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返璞归真的天真与欢欣。

  每当新年来临的时候,我们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用“恭喜发财”打招呼,用“万事如意”送祝福,内心的天真欢欣就会复苏,自己感到快乐的同时,也将这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如意

伤感文章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