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李桐韵||宫花寂寞红

时间:2024-03-26    来源:馨文居    作者:杨琴  阅读:

  周汝昌曾说:“真正的诗人,看天地万物,他有独特的感受。”又说:“我们中华诗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别人不同。他看宇宙、天地、山川、万物、草木,一切一切,有自己的审美观,别人看不出这里边的美,他看出来了,或者说,别人以为那样子美,他说,我们的美在这里。由于诗人他审美的眼、审美的心,才发生诗的。

  拍出好视频的大关键大前提是什么?综合周老上面的话语,便是最好的回答。

  首先面对天地万物,你不是无感,而是有你自己独特的感受,有你独特审美的眼,审美的心。善感的心,审美的眼,极好的表现手法……这便是拍好视频的秘诀吧!

  现在回过头来看元稹的《行宫》。假如将《行宫》这首诗看成一部电影,真正的导演,不会因为拍行宫而拍行宫。他拍“行宫”,是为了表达他这个生命对这个世间的某种深刻感受与看法,所以,这个时候,“行宫”不再是唐玄宗的“上阳宫”,而是体现了诗人内在世界的一座“心宫”。

  那诗人通过这座“行宫”表达了自己什么内在的感受和看法呢?诗人当然不会那么笨,直接告诉我们。直接道出,反而就不好看了,也不值得看了。我们就要看他拍什么,怎样拍。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他一上来就拍“行宫”的外在总貌。要拍出什么感觉?是“寥落”,是“古”。怎样运镜,怎样构图,怎样调色(外在表现手法技巧),才能拍出一座,似乎被时间长久地遗忘了的“寥落古宫”?为什么拍时要特别地突出当下“寥落”、“古”的感觉?因为,这座行宫,便是曾经奢华无比的上阳宫。大致面积约8平方公里,“万方朝谒,无不睹之”,乃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皇宫。

  这座皇宫建筑奢华,风景秀丽,被誉为"人间仙境",唐朝诗人王建有诗赞曰:“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开元年间,上元节,唐玄宗移仗上阳宫,大陈影灯,设置宫廷火炬。从禁中到外殿,都燃起蜡烛,连绵不绝。后来安史之乱,洛阳沦陷,城郭损毁严重,上阳宫亦难逃厄运。到了白居易元稹时代,上阳宫只空留残垣断壁,元稹有诗云:“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

  “寥落古行宫”,一起笔,就给人一种“繁华早已雨打风吹去”的感慨。

  接下来,镜头便从宫外摇到宫内。宫内景物不止一处一种,但他偏偏只对准那开得红艳艳的宫花。他对准“宫花”,不是要表现宫花“红杏枝头春意闹”般的蓬勃生机,他要拍出“寂寞红”的味道!火焰般的色彩,居然是寂寞冷清的调性——这真绝了!所以觉得“寂寞红”这三字,真太好了。就如火里居然有冰的质地。太不可思议,太绝了。

  这真是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与与众不同的审美的心。想起欧阳修有词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周汝昌说,窗外明月,皎然如玉,而投光于梨花之上。梨花何似?洁白如雪也。皎月何似?皓素如银也。二者相交,只见它一片缟纻,无所沾附!

  此何色也?无色?非也。此谓之“寂寞色”。一片缟纻,无所沾附,此色谓之“寂寞色”,理应如此。但“红色”怎也是“寂寞色”呢?“寂寞红”,我想到了什么呢?

  我想到大学时听说过的一部电影《她比烟花还寂寞》!我没看过电影,但电影的名字倒是一直吸引我到今。初听到它,忍不住心生疑惑:烟花绽放在夜空中,无比绚烂招摇,怎会寂寞?

  后来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豁然明白。“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这样一个灯火璀璨、烟花绚烂的元宵佳节,苦苦寻找心中的那位“伊人”,街上“宝马雕车香满路”,穿过一重又一重喧闹的人群,看见的都是“蛾儿雪柳黄金缕”,就是不见“伊人”,寻寻觅觅千百遍,几乎绝望之际,蓦然回首,原来,“那人”就静静地伫立在灯火阑珊处……

  我在想,“众里寻他千百度”,如果最终他都没有寻到“那人”,“那人”不在,那那晚满空的绚烂烟火,对他来说,该是多么的寂寞呀!

  如果“那人”没有出现,那场“星如雨”,也只是一场寂寞的灿烂。

  就如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曾经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现今,却是“人面不知何处去”,院里独剩桃花春风,桃花笑得再灿烂,在诗人看来,也只是笑了个“寂寞”吧!

  回到“宫花寂寞红”,那个“盛世”已不在,那些“主人”已不在,你为谁红?红得再浓烈,也是“寂寞”呀!想起姜夔的《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还有林逋的《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接下来,镜头又摇向何处?摇向“白头宫女”。

  这一摇,实在是好。短短的四句话,有景物,有人,有生活场景。不论诗词还是视频,不论表达什么主题什么感慨,有人的气息,有生活的场景,总是感觉更加的“好看”。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想起王维,中晚年专心奉佛,喜居山中,但他的笔下,依然有人的气息,有生活的场景。比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还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又想到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所以,这些宫女,不是一般的“宫女”,而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就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个“月”不是一般的月,是古今盛衰的见证者。只是这个见证者不会老,因为月无情。而这些宫女,会随着岁月流逝,世事变幻而白了头。这些白了头的宫女,是“那个时代”经历过来的人。

  什么时代?唐玄宗时代。

  宫女还在,只是唐玄宗早已作了古。(细细品味“白头宫女在”,诗人特别强调的“在”字,真大有深味。)只是昔日“万物生颜色”的宫殿,早已成了寥落古行宫。

  接下来的“闲坐说玄宗”,写得真是好!

  如果将这一生活场景拍成电影,那该多么“好看”呀,多么有味呀,多么有深意呀!她们如花般的年纪,便被幽闭在此深深冷宫中,四十多年,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

  她们枯寂凄苦的一生,尽在这五字中。而曾经意气风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而今,也只成了他人无聊时的闲话谈资……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昔今盛衰变化的感慨,也尽在这五字中。现在,再回过头来重新品味“宫花寂寞红”,发现“寂寞红”,不仅写出“谁为主”的悲哀感慨,也写出白头宫女寂寞凄苦的命运!

  现在寥落的古行宫,“白头宫女”也算是主人吧。宫花寂寞,不是无人看,而是无人欣赏。说到底,“欣赏”的背后是需要能量的。一个能量不足的人,你的“红”,便成了他心头上的“伤”!想来,当年这些宫女,也如这些宫花一般,貌美年少。只是在这寂寞冷宫,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而不解人的宫花,依然年年红,年年独自红。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