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北京游玩,许多人喜欢转转胡同感受老北京文化,青年男女喜欢到南锣鼓巷逛一圈。北京钟鼓楼附近还保留大量平房,我想说,胡同大杂院实际是贫民窟。
大杂院拥挤不堪。半米宽的大门,推辆两轮电动车进出都费劲,两个成年汉子同时进出都要侧身。每天早晨,一个个老居民提着尿桶去公厕蹲坑,有的公厕面积太小坑与坑之间没有挡板,蹲坑过程聊几句。稍微大的公厕坑与坑之间有半米高的挡板,面积大的公厕坑与坑之间是小隔间,类似火车上的卧铺,有个小门。
胡同里房子分为公房与私房。所谓公房,就是房子所有权属于房管所属于政府,居民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直白说政府把房子租给老北京居民,每月象征性收百十元房租。从2015年开始,公租房不允许转租给外地打工者,发现取消公租房资格。私房,属于个人产权,允许买卖交易,就是新闻常说的几平米卖几百万的胡同豪宅。
胡同里房子隔三差五维修,好似老黄瓜刷绿漆,装点门面。前几年,胡同整治开墙打洞私搭乱建,只是把胡同道路两边整治了,老北京说幸亏没进院。胡同道路两边的房子,把屋顶瓦换换,把墙体贴上灰色砖片。每隔一段时间,老墙体就要贴灰色砖片,没有一个月便脱落几片几块,再贴。一排平方,有的屋顶是崭新的筒瓦,有的是水泥瓦,有的屋顶铺着油毡布,有的屋顶架钢棚防止漏雨。
几年前,我脑海里就蹦出想法,与其修修补补胡同平房,不如直接翻新建仿古建筑。胡同除了个别名人故居有保护价值,其他平房都是最近50年不停翻建的,多数没有马桶和洗浴设施。老外、国内游客希望看到的是影视剧里有老北京韵味的四合院。
北京鼓楼大街地铁口附近建造的四合院,符合我心里蓝图。鼓楼大街地铁口附近的土地闲置多年,最终盖成仿古四合院。沿着马路的是店铺,高大框架的外形,筒瓦木檐、精美的雕刻与彩图,深红色的隔扇门,还有门墩、门槛。有的四合院,还有小二层平台。一片四合院院落,还有高大的牌坊,给人整体美感。
最近一年,钟鼓楼附近胡同启动腾退工程。腾退后的大杂院,把原先私建拆除,原先的四合院骨架进行修缮或新建标准的平房,找到古色古香的院落味道。
仿古四合院建筑还要保持胡同人气,保留老北京居民柴米油盐酱醋茶。北京前门大栅栏改造,建筑起来了,老北京人气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