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龙江正值春早,几日的风轻日暖,就把驴友们的登山之兴骤然唤醒。二十一日晨,我等乘车从县城出发北行二十公里,就到了小兴安岭山脉中麓之阳的铧子山。岂料,人到山下,路却为一栅所横,询之,曰:收费!
是的!这座以往被我等爬过数次的铧子山,如今收费了!几年前县里搞旅游兴县,就在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造起了一座飞檐向古,琉璃为瓦的票屋与门楼子,其上横额煌煌,大书:铧子山森林公园。头几年这里还不收费,每到青山染绿时节,县民们便呼朋唤友的来此一登。此举可谓普惠民生,善莫大焉!然而,正当百姓叫好,山声远近稍播之际,却收起费来!
有司不知想过没有,此山远处边塞,比不得内地那些有着大名气的,什么泰、华、嵩、黄等等名山胜境,人家占尽天时,饱有地利,人家凭着老祖宗的千年传承,尽管收费,国人还是趋之若鹜!你这里行吗?小有人来,便也想借机攫利,其结果,自然是在不收费的登山节时,还能热闹那么一两天,余则游者阆廖。
说到收费,我想起了杭州的那个西湖。提起西湖,人们想必都知道它那镇日里游人如织的情景,看官何不随我笔端小做神游:设若自东门而入,我们先看断桥残雪,后品秋月平湖,然后赏曲院风荷,而南走春晓苏堤之际,东可望雷锋夕照,西亦觑花港观鱼,回程谒岳庙拜灵隐.一路湖光山色,真可谓美景万千!可人家却不收费!
说到不收费,就不能不再说说由收而免的南京中山陵。前年九月,我曾重游中山陵。当然的,还得劳看官容在下一叙:中山陵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前有平畴万里后拥苍崖千丈。整个陵区依山成势,从牌坊到祭堂,三百九十二石阶又八平台,由南而北逐次升高。本人先睹孝经鼎,再瞻博爱坊,而后拾级。驻足陵门徘徊碑亭之际,有天下为公之教言尤在耳。谒祭堂于先生坐像之前,觉天地正气浩荡于胸,吁兮!人气之隆何其盛矣!若收费,岂不可日进斗金吗!可人家就是不这么干。正因如此,两家的名声才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才有了不尽的人流:才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才使得百业兴旺繁荣!
现在,话题回转,烦看官随在下到我们这个铧子山深林公园一游!公园前,当你看到停车场北侧那组表现抗联斗争事迹的绘画与浮雕时,你一定会认为这里在主打着红色旅游,事实是园子里只有一组抗联战士的水泥塑像而已。而与此表里为邻的却是一组二十四孝的群雕——表现起儒家的孝文化。当你到了建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参仙庙时,人家又讲起了人参成仙的故事。而峰峦之上,却是弥勒佛在哪里兀坐。罢了!名为森林公园为何不来表现森林这个主题!若想人为造景,主题也该有个一致性,何必村妇戴花似的,把一座好端端的山林,搞得有红有儒,亦仙亦佛,不伦不类!
由此我不禁想问:何谓东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