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电视的人叫“观众”,听广播的人叫“听众”,媒体服务的对象统称“受众”,这里我想说说“跟众”。“跟众”是我生造的一个新词,意为“紧跟的干部群众”或“紧跟的群众”。我想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某局局长陈某,因受贿罪被法院判刑6年。在上级纪委调查陈某期间,陈某所在单位出具了一份有几十名干部群众签名的“证明”,称陈某一向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注意勤俭节约,从不乱花国家一分钱,是一个廉洁自律的人,一个恪守原则、大公无私的人……在这份“证明”的赞誉下,陈某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问题,简直就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模范人物。
一边是司法机关认定的受贿数十万元的贪官,一边是原单位正式公文认定的爱岗敬业、工作认真的好局长,廉洁自律、大公无私的好领导,针对同一个陈局长的两种评价,为何存在着如此强烈的反差?有人说,陈某单位的领导职工众口一词“证明”他是好干部,主要是因为被他“台上高喊反腐败,台下大搞腐败”的表面功夫所迷惑,被他头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的金字招牌所蒙蔽,从而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嗅觉不灵,洞察力不明。也有人怀疑,陈某的一些同僚可能与陈某同在一条船上,担心陈某倒下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因此千方百计要为陈某说好话、唱赞歌,希望帮助他渡过难关,以求“他好我好大家好”,云云。
这些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似乎又不尽然。陈局长出事前是单位的“一把手”,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单位的形象。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以下同)的主要领导出了问题,意味着这个单位的“带头大哥”被直接否定了,很多时候,一些紧跟在“带头大哥”后面的干部群众,往往会(至少是在潜意识里)产生自己也被间接否定了的感觉。常见的情形是,某单位主要领导出了问题被查处后,新领导走马上任与干部群众见面,要么是这个新领导本人,要么是送他赴任的组织部门的领导,一定要在见面会上郑重强调,虽然出现了某某领导涉及腐败的案件,但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是好的,是经得起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考验的。这样的表态无疑有着切近的针对性,它实际上是在对这个刚刚被查处了主要领导、形象和价值都“很受伤”的单位进行抚慰,希望帮助“跟众”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团结在新领导周围,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中来。
一般情况下,“跟众”都是不愿意看到领导出事的,除非是这个领导已经众叛亲离,“跟众”在心底里与他划清了界限,不再成其为“跟众”,并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着领导倒霉完蛋。上述陈局长与所在单位的干部群众的关系,则是典型的“带头大哥”与“跟众”的关系。“跟众”们希望为陈局长讨“清白”,实际上也是要为自己讨“清白”;他们竭力要维护陈局长的形象,实际上也是要竭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他们不能接受陈局长被否定的现实,实际上也是不能接受自己被否定的现实。在民主发达的国家,民众自由选举的结果往往也难免选错人,但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选错了人。同理,在不能自由“选”领导而只能“跟”领导的时候,很多人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跟”错了人。虽然“跟”错人之错,主要在于“带头大哥”力量太过强大,令“跟众”们除了“紧跟”别无选择(或者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反映的困境那样,“跟众”饱受“带头大哥”欺侮凌辱之后,形成了对“带头大哥”的深刻依赖而无法摆脱),然而“跟众”也是要面子的,他们不能轻易否认自己的“紧跟”,有时即便有所醒悟,他们也宁愿继续错下去,高唱“紧跟‘带头大哥’,开创万世幸福”的赞歌毫不动摇。
有一种人所熟知的“历史观”,认为某某人物(如斯大林)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段历史,代表着经历了那个时代、“紧跟”了那段历史的千百万人的情感和记忆。言下之意,对某某人物的评价,就是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以及千百万人的情感和记忆的评价。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正面的评价,时代、历史和千百万人会非常自觉、非常小心地对这个人物作出“选择性正面评价”,即便这个人物曾经犯下过不可饶恕的罪错,也不能对他有丝毫不敬,更不能对他全盘否定——因为对他的否定,不仅仅是对他一个人的否定,更是对那一个时代、那一段历史以及那些被他“代表”了情感和记忆的千百万人的否定,时代不答应,历史不答应,千百万“跟众”绝不答应!问题被提升到如此骇人听闻的高度,就变得极端严重、敏感而又索然无味了。
前面说的那个陈局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充其量只能代表他所在单位的部分干部群众的情感与记忆,不过,众多干部群众齐刷刷为他高唱赞歌,也堪称一个单位中“跟众”对“带头大哥”无比忠信之明证。好在“跟众”也属于特定的时代和历史,当时代和历史掀开新的一页,新“跟众”对旧“带头大哥”的客观认识和评价,迟早还是要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