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记住我们的乡愁……

时间:2024-06-02    来源:馨文居    作者:杜学文  阅读:

  蒋殊出了一本散文集,名字就叫《阳光下的蜀葵》。蜀葵?这是什么花?为什么一个地处黄土高原的人要去写“蜀葵”?在网上搜索,看到了蜀葵的照片。原来这就是学名叫蜀葵的花?在我的故乡也总是林林总总地到处都有这样的花。她好像有点内敛、朴素,不那么张扬,却生长得到处都是。一丛一丛地,竟然很艳丽夺目,有些越看越迷人的感觉。原来,她的气质是属于那种有内涵的花。其原产地在四川,但生命力极强,在华东、华中、华北等地都有生长。其高可达丈许,花朵为红色,人们常称之为“一丈红”。蒋殊说,在她的故乡,她奶奶的院子里,总是有一群又一群的蜀葵花,“不管高矮每一根都顺茎直直地骄傲地伸向天空。蜀葵花的每一个部位从来不会弯曲,低头,从来不管太阳身处何方,总是直射苍穹”——这,就是蜀葵。不过,作者并没有为我们描写蜀葵所隐喻的美好品格。如果这样的话,将会陷入为文的窠臼。蒋殊告诉我们的是,在自己一家人搬离乡下老家的小院后,这种生命力极强的蜀葵花却再也找不到了。于是,她企图在已经荒芜了的奶奶的院子里等待蜀葵花出现。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无望的等待却使她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离开人的蜀葵竟然不会再生长,是“因我们的离去而终结了绚丽的生命”。今天,“谁都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小院。因此也就再不可能在我的小院看到蜀葵。阳光下一丛一丛的那些蜀葵永远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作者的结论是令人伤感的。但她的感悟却是常人所没有的。在这里,蒋殊似乎为我们描绘出一种生命的状态。这就是,植物,包括像蜀葵这样的花,其存在是与人的生命体验一致的。如果有人的存在,即使这绚丽的蜀葵曾经是那样地不为人注目,却仍然有着强烈的生命力。而一旦人的生命消散离去,蜀葵的生命也将随之转移、消失。她为我们揭示的是一种天人一体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存在,不仅仅是属于人的,也是属于大自然的。人与自然的相依才使生命呈现出多样多姿、斑斓纷呈的魅力。在这本散文集中,蒋殊总是不自觉地表达她的这种感悟。老家的小院荒芜了,因为我们离开了故乡。而自己曾经认识的树,都老了;房子,也老了。当作者把老院内那些散落的墙壁的碎片一点点地拣起,并慢慢拼接时,阳光总会照亮那些几乎被丢弃的古老时光。她感慨,“土地是有生命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在于与人相依。若不是如此,老院那些树木,怎都不再结果?那些墙壁,怎会无视阳光的照射,一片片剥落?”还有村外的老井,曾经是怎样地给乡亲们带来了快乐、亲情、爱情和故乡的秩序、道德?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曾经的老井已经没有了人文的意义,只是成为一处物理意义上的被人们废弃了的“井”。

  作者曾经在黄土高原太行深处生活。这里,既是人类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乡村最后的根据地。数千年来,人们在这里寻找到了维系人类生命的各种农作物与果实,并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感悟人的生命存在的自然法则,从而建立了一套关于天、地、人循环统一、相互作用的价值体系。大自然的存在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人的生命则是这自然的一分子。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存在,其价值还体现在对天、地的体察、感悟、融会之中。如果人不能领会自然之道,其存在就会背道。人道与天道虽然各有其独立的运行特点,但最根本的是二者的一致性。大自然如果没有了人,其灵性、价值也就不再存在。如果人不能适应自然的运行规律,其存在将不能实现。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强调人对自然的理性认知,更强调人对自然的灵性体察。人的行为、内心世界应该是与自然的运行规律相一致,能够感悟到自然的生命要求的。如果二者分离,人只为人,天只是天,天人割裂,那么,自然的意义将不复存在,人的意义也将难以实现。这似乎在蜀葵的生命中得到了证明。蒋殊虽然为我们描写的是自己私人化的感悟,却通过这些细节达到了文化的内里,形象地表达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是多么神奇地统一,并为此而感慨万端。

  与此相应的是,乡村的发展与变化。乡村的存在,本身即是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大自然以乡村的形式让人身有所居,心有所依,使人能够在自然的呵护中找到自身,并确定自己存在的社会关系与生存价值。正是因为乡村的存在,才使我们走出了漫无目的的迁徙生活,找到能够定居的被我们称为故乡的所在。故乡,她并不仅仅是一个让我们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同时也是我们的生命出现、成长、成熟的所在,是能够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种族能够繁衍的温柔之乡。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我们用情感与智慧、劳动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了可以让我们世代相依的亲情,以及相互守望的生存法则。即使我们身处异地,漂泊他乡,也总是以最美好的想象来怀念自己的故乡,包括那里的土地、山水、庄稼、花草,以及孩子的嬉闹、飞鸟的啁啾。正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故乡,才能够在芸芸众生中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形成我们带着深深故乡印痕的体质、性格、习惯,以及为人处事的准则。但是,乡村并不是恒定的。她是要变化的。战争使乡村毁弃,瘟疫使乡村消失,灾害使乡村不再。还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交通与工商业的兴盛,使乡村成为都市,等等。总之,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乡村总要发生或快或慢、这样那样的变化。而在乡村中存留的人文价值也将随着岁月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剧烈。是坚守乡村固有的文化,还是积极适应现代化的时势,放弃自己的精神故乡,是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必须面对的选择,也是人类精神、情感无可回避的困境。城市,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使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也使不同的文化能够更快地交流融合。但是,在这种改变与融合中,人们千百年来习惯的、固守的许多东西也将不再。怎样才能记住我们长长久久、缠缠绵绵的乡愁?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乡愁中重新确立自己的身份、价值,建构新的文化与精神世界?这并不是一种愉快的选择,更可能是一种痛苦的挑战。以乡村为代表的文化,特别是其中即使是在城市中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如何能够承传下来?这是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类的考验。但却是我们唯一的理性选择。

  不过蒋殊并不准备回答这样的问题。蒋殊只是一个身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思考者、体悟者。她从小在奶奶的村庄生活。十七岁时不自觉地来到了一个已经相当现代的城市,并在一家具有差不多百年历史的现代化企业工作。她的童年、情感、人格都与乡村密不可分。或者也可以说,是乡村塑造了她。乡村不仅有她的记忆,还存留着她人格形成过程中感受到的一切。乡村也存留着她即使是在城市也常常回想起来的亲人、乡邻等等。而城市,这个被许多人向往,她这个具体的“这一个”却又感到非常陌生的地方,使她的情感分裂。幼年曾经两小无猜的伙伴,似乎被生活的磨炼改变得陌生起来,好像她们原来并没有那么纯洁美好的过去。而故乡,也在自己出走之后,变得面目全非。那些美好的东西全部储存在对儿时的回想之中,并不是眼前的现实。也许,对过去的怀念,也就是对现实的拒绝。蒋殊为我们勾画出一种清纯的、透明的,无疑也是被自己美化了的乡村世界。她描写乡间的景致、土地、河水;描写仍然在乡村坚守的带着她体温的老屋、院落、井台;描写那些曾经与她的童年一起走过的玉米、羊群、梨树,带我们体味乡村土地的气息、庄稼的味道、太阳的光泽。她也写了故乡人们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又是在亲情与乡村道德的制约中生成、消散的。总之,她似乎把一个没有现代感的故乡的生存状态为我们活色生香、柔肠万种地呈现出来。这样的乡村是真实的、鲜活的,充满人间气息的,当然也是让我们怀想的,思绪万千的。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身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心在现代与传统当中。这可能正是中国当下大多数人的处境。既向往城市的繁华、发达、现代,又怀念乡村的单纯、俭朴、温馨。也许,前者更多的指的是物质的进步,而后者更多的指的是精神的寄托。要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的难题。尽管如此,并不是没有成功的范例。而我们在义无反顾地走向现代化的时刻,怎样才能留得住精神的根脉,记得住将逝的乡愁,找得准前行的方向,还需要艰苦的努力。当然,在《阳光下的蜀葵》中,并没有担负为我们找到出路的重任。蒋殊的描写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描写。她没有准备做一个指路者。甚至在她的笔下,也没有对喧闹的城市表达什么抵触的情绪,或者批判的意识。她只是从自己的曾经所见所感所悟中为我们描绘出过去的故乡。这是一个令人怀想的故乡,是一个天蓝水清、富有诗意的故乡,是一个无论身处何处都会让我们的内心温暖、纠结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发现她今天的落寞、凋零时,才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故乡——物质上的与精神上的——是多么值得让人依恋、回味,以至于重建。她曾经养育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民族,曾经孳生出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明,也曾经塑造了我们的情感、人格、力量。当我们走向现代化时,她似乎被我们冷落了,甚至抛弃了。我是多么不情愿地使用“抛弃”这样的字眼啊!但历史正是如此。我们所要知道的是,当我们的故乡被我们置于身后的时刻,故乡依然是故乡。就像当年我离开自己的山村时,我的奶奶一直站在村头最高的地方,双手搭在眼前,一直不回身地瞭望着自己远去的孩子。即使多少年过去了,她的身影依然似一座雕像,远远地、模糊地,却是那么执着地站在高处,为远去的人们祝福。她越来越依稀的目光竟然能够穿透时空,在我的身上投射出温暖与希望。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故乡,不能没有自己的来处。因为,那样的话,也就没有我们自己,更没有我们的未来。

乡愁

网络文摘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