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的评论部文章。文章说,那些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焦的热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这些体量更大的冰块,才是让冰尖浮出水面的庞大基石,也才是决定社会心态的“潜意识”、“核心层”。文章认为,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的应尽之责。
有“人”味,为“民”言;接“地气”,达“天听”……最近一个时期,以“人民日报评论部”名义发表的系列评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受到了如潮的好评。作为这一系列评论的收官之作,《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同样立意深远、高屋建瓴,而“沉没的声音”之说更是让“人微言轻”的底层民众感到欣慰。
何谓“沉没的声音”?一是那些被声场淹没的声音,一是那些“说了也白说”的声音。一言以蔽之,就是“无效的表达”。的确,“沉没的声音”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集的热点必定是极少数。如果那些无效的表达都能被倾听并得到回应,老百姓何须带上铺盖卷、排队3天等待领导公开接访?打官司的人又何须带着炸药包到法院以求得到舆论的关注?
诚如那篇评论所言,“沉没的声音”如果得不到倾听和回应,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甚至演变成“爆炸的声音”。就在笔者撰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江西省抚州市检察院、临川区政府大楼和区药监局大楼接连发生爆炸,原因是一农民对其正在审理中的案件不满。——如果他的“声音”没有“沉没”或者被“打捞”了上来,爆炸可能就不会发生。
不过,并不是所有“沉没的声音”都需要“打捞”,有很多“无效的表达”一直就浮在水面上。比如要求公开官员财产的呼声,再比如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呼声……这些声音不仅分贝很高,而且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甚至连年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但这些声音犹如石“沉”大海。
如果说上述问题“兹事体大”、解决需要过程的话,一些关于具体事项的声音总不该“沉没”吧?就拿故宫来说,先是被一个“小毛贼”如履平地,继之以“撼”代“捍”的锦旗贻笑宇内,再又曝出建福宫办私人会所的丑闻……对这样一个“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败家子”是不是该好好管教一下?尽管要求问责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这些表达至今无效。再如治理“公车私用”的问题,很多人大代表以及普遍公众强烈建议在所有公车上贴上“公车”的标志以便公众监督,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便易行且成本低廉的合理化建议,但有关方面却充耳不闻……
除了上述种种,还有多少“沉没的声音”不需要“打捞”?可以说,不胜枚举!
每一个声音都应该得到回应,每一个诉求都必须受到尊重。因此,我们的社会管理者确实应该“尽可能”地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但相比之下,回应舆论的热点要比打捞“沉没的声音”更紧迫、更重要。如果对“众声喧哗”充耳不闻,却要去打捞“沉没的声音”,显然是可笑的。
热点事件确实只是“冰山的一角”,但只有先把这“一角”融解掉,海面之下的冰山才会浮上来;只有不断地化解浮上来的“冰尖”,才有可能化解整个“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