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校说教师的职业幸福要准备发言,你的文章《快乐的童心》去修饰下,要做交流。说文章要进行修饰,我当时就纳闷的:我怎么去修改这篇文章呢?只是随口答应徐校的话“好的。”
这篇文章也就是生活的随录,而且是在一年前写的了。写过了就放到空间去了,也没管它好不好,就当作为一种记录快乐的心情,记过了也就没事了,继续新的一天。后来说交什么征文,我也就觉得这篇文章还有点符合要求的就拿出来上交了。这事都过去半年多了。
当我再次打开这篇文章,朗读自己的作品时,总觉得写得太过枯燥,而且有的地方觉得用词也不当。就觉得自己当时怎么好意思把这样的文章拿出手的了。我就一边读一边修改,每读一遍都进行一次修改,只是主题不变。就这样已经改了很多遍了,文章也已经跟原文完全不一样了。到最后已经决定定稿了,而且也打印出来了,就等着明天开会时在会上朗读了。
到了晚上,我觉得还需要再来熟悉一下自己写的内容。连读了几遍,突然觉得有两个小节的内容好像有重复的嫌疑,再仔细读读,还真就觉得是那么回事。而且整篇文章看起来层次还好像不怎么明显。我就想着要怎么改才比较合适呢?后来就把中间那两节较类似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整合,又把这两节不需要的内容进行删减,再增加了新的内容进去。改好后又读了几遍,就觉得应该这样写才具体生动。同样在其他段落中也是这样。等全部改完了,自己读着也觉得满意了,才决定定稿。这样一来整篇文章跟已经打印好的又完全不一样了。再次读着自己写的内容自我感觉这样修改后的文章相对就生动多了。
我在会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文章时,很明显地感觉到老师们都听得很认真。等我朗读完,听到下面热烈的掌声,就知道大家也被文章讲诉的内容给吸引了。
我总觉得这写文章真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还必须得进行反复的修改提炼。虽然感觉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确是发生了,经历了,但要说能真正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去描述好像不是那么容易。通常都只是会做简单的描述,而且用词还不一定能做到准确,让人听起来干巴巴的。
而我写的也无非就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通常也就只会用简单的几句话叙述。没有精彩的文笔,不要说听者,就是我这个写的人也总感觉很枯燥的,不能吸引人。而文章经过多次修改提炼,同样的事情,运用了不同的语句,换了一种表述的方式,就觉得生动形象,读来朗朗上口。听者也会入神,犹如听着悠扬的乐曲,如痴如醉,不会嫌文章长,而只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写好了,真的要反复的修改才能达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