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散文||渐行渐远的工匠

时间:2023-09-09    来源:馨文居    作者:柚子  阅读:

  儿时,经常懵懂地听到父母在嘀咕如何让孩子们学一门手艺,做个有手艺的人,既有一技之长,也能养家糊口,但是,总弄不懂这手艺和手艺人到底是什么。后来渐渐长大,总能看到有一群人习惯于走村串巷,除了农忙割稻种田,早晚田间地头,闲时常常忙于各行各业、修修补补等。看到他们悠哉游哉走家串户“吃百家饭”的身影,又有薄技在身的额外收入,才稍稍懂得,这大概就是父母口中所说的手艺和手艺人了。江南农村,手艺人指的就是泥瓦匠、木匠、蔑匠、杀猪匠、理发匠、磨刀匠、阉猪匠、补锅匠、补缸匠、补鞋匠、打铁匠、箍桶匠、弹棉花匠等各行各业有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工匠、匠人。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新行业、新手艺层出不穷;老行业、老手艺不断退出历史舞台。不少工匠,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乡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一

  阉猪匠

  小时候,村里总有一位长得白白净净、衣着干干净净的中年男子,十分关心我们家的猪舍猪圈。特别是开春之后,杀完年猪、刚买来小猪之时,上门挺为频繁。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名阉猪匠。他与父母几次商量,终于在某日上午,施展了他令我们大吃一惊的一技之长和娴熟手艺。

  只见他穿着簇新的皮鞋,三步并作两步跃入猪栏,眼疾手快地捉住了小猪的两条后腿,随着小猪的一声刺耳尖叫,二三十斤重的小猪,已经在他手中被凌空提起,无处着力。又见他一个箭步跨出猪栏,三下五除二地踩住小猪的头部,让小猪无法动弹,麻利地从腰间一个精致的小皮包中掏出一把闪闪发光锋利的弓型小刀,在小猪肚子后半部位,利索地轻轻一划,一只手指一扣一提,取出两只光溜溜的蛋蛋,迅速放入已准备好的小碗中。又飞快地取下口中含着的一小段细小麻线,在小猪有点微血的疮口打了一个结,用酒精擦去小猪身上的少量血迹,脚轻轻一抬,就把小猪放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显然,可怜的小猪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也没有反应过来,阉猪匠已经完成了他的阉割任务。从跳进猪栏捉小猪,到消毒、阉割、释放小猪,只有四、五分钟左右。期间,小猪曾有过歇斯底里的尖叫,但也不过短短几声。走前,他叮咛母亲:今天给它喂得好一点!言外之意,就是要给小猪补充一点营养。毕竟对于如此之小的猪仔,也是一次不小的手术,更是一次不小的惊吓。

  当时看到阉猪匠阉猪,刀起蛋落,干净利索的手法,给我留下了手艺人快、准、狠的深刻印象。直到前几年家里养了一只猫,为了饲养方便,也要给它做节育手术。到了宠物医院,不但打了麻药,而且时间跨度竟然长达两三个小时。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一比较一对比,那些曾经在江南农村走村串巷的阉猪匠,堪称民间高手、民间大师;他们阉割动物的技能,堪称“民间绝技”。只可惜,现在农村家庭也不再养猪养鸡,也没有了阉猪阉鸡那事。曾经走村串户、忙忙碌碌的阉猪匠、阉鸡匠,也将渐渐消失;阉割动物的手艺,也将渐渐失传。

  二

  补锅匠

  “修汤罐喽,补锅啰!”“生铁补锅喽!”这是儿时经常能听到、十分熟悉的张罗修汤罐、补铁锅的吆喝声。如今,在江南农村,这种熟悉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用土灶头和铁锅烧饭做菜,是江南农村的传统。民以食为天。在没有电且不知电饭煲为何物的年代,家里用柴火灶烧饭做菜的铁锅使用频率极高。久而久之,常常会有细小的“砂眼”,即渗漏。虽然肉眼看起来十分缈小,但是,一旦烧饭做菜,就会冒出浓浓的青烟,有一股刺鼻的焦糊味、柴火味,难以下咽。把铁锅扔掉,再买一口,要花不少钱。于是乎,修汤罐、补铁锅的行业应运而生。也不可能天天、家家都有修汤罐、补铁锅的需求,因此,时隔半个月、一个月,补锅匠的吆喝声,总会在小山村里响起。走村串巷的补锅匠,虽然也有落空的时候,但也总能遇上几拨补锅的生意。

  补锅匠常常是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个生着旺旺炉火的小炉子,后面是钳子、铁皮等补锅的器具和材料。从柴火灶上取下有细小砂眼的铁锅,抹去锅背上黑黑的乌煤,刮去污垢,把砂眼适当扩大,轻轻地倒入炉子里烧得通红的铁水,瞬间冒在出一股青烟。补锅匠再简单敲打两下,一个砂眼就瞬间修补完成了。有几个砂眼就冒几股青烟,看似并不复杂。但是,如果你自己动手,那么,既缺熊熊燃烧的火炉,又缺快速补锅熟能生巧的技艺,砂眼只会越补大,最后只好再买一个新锅换上,实在得不偿失。

  以前,柴火灶年代,铁锅是家中不小的固定资产。既价格不菲,频繁使用,又与人的一日三餐密切相关,不能一餐不用铁锅。因此,铁锅确为“家中一宝”。由于一口锅长期使用,补了又补,补了再补,加之铲、炒、煎、炸等,厚厚的生铁难免用得薄薄的,直至最后散架。

  而现在,铁锅、铝锅、不锈钢锅、高压锅、电饭煲、烤箱、空气炸锅等,各种各样的锅具,一应俱全,根本不存在铁锅、铝锅被烧穿烧破烧烂的问题,更不存在需要补锅的问题。再也听不到“生铁补锅”的吆喝声,再也看不到补铁锅的技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三

  篾 匠

  在江南农村,篾匠也称竹匠,是指制作有关竹制品的手艺人。现在不少南方地区,还能看到不少制作精良的竹制工艺品,说明尚有少部分篾匠、竹匠还在从事着这个传统的行业。但是,制作其他日用品的篾匠、竹匠,似乎已经不多见了。

  记得儿时有小伙伴学了篾匠的手艺,但是,没有多久,他就休息不干了。问其原因,主要是长得太高,人高马大,下不了“蹲”的功夫,只好半途而废。南方竹多,竹制品在农村农业中使用,在建筑家具中应用,十分普遍。大到造房子时瓦片下面必须铺一层竹席子,小到晒稻谷的竹晒垫,竹床、竹椅、竹篮、竹席以及精致的竹制品等。篾匠主要靠两个功夫:一个是前面所说的“蹲功”,另一个是“刀功”。因编织竹制品必须紧贴脚跟、席地而蹲,所以,对于个子偏高的人从事这个行业,不但困难重重,而且还会落下终生病根。家乡做篾匠的大都是个头不高、小巧玲珑的人。因为天天蹲在地上作业,重心向下,膝盖始终顶着胃部,极容易引发胃下坠,最后导致消化不良、面黄肌瘦。我的那位小伙伴,就是因为长期下蹲作业落下了胃下坠的毛病,只好不再从事这个行业。刀功,可想而知,就是如何把一根粗粗的毛竹,用手中的刀具,变成薄薄一片片,细细一丝丝的竹片、竹丝。最后,用这些竹片、竹丝,编织成一件件做工精细的日用品,造型精美的工艺品。刀功,不是一日就能练就。就像唱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了师傅手把手地指教,还靠平时多学多练,探索摸索,熟能生巧。因此,平时练习,需要消耗大量毛竹。这也是篾匠投入的成本,也是篾匠的工时要高于其他工匠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家庭的日用品,有不少已是塑料制品取代了竹制用品。像用马甲袋代替了竹篮子买菜,用各种各样的塑料托盘代替了精致的竹制托盘,用塑料水勺代替了竹水勺等,举不胜举,不一而足。传统意义上的篾匠、竹匠正在逐年减少,竹制用品也在不断退出历史舞台。加之随师学习时间跨度长、成本高,篾匠、竹匠越来越少。

  四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补缸匠

  江南农村曾经有补缸、补罐、补甏的手艺,也称“补缸匠”。主要是对那些有裂缝的、轻微破损的陶制器皿,进行修修补补。“补缸喽!补甏喽!”这是儿时经常听到补缸匠的吆喝声。

  从现代的人眼光看,那些坛坛罐罐、缸缸甏甏的陶制器皿,做工粗糙,制作简单,价值并不高,根本不需要修修补补,坏了扔掉就是了。但是,在那个物质贫乏、生活贫困的年代,这些坛坛罐罐、缸缸甏甏不但是价格不菲的家庭财产,而且有的甚至是祖上几代传下来的“传家宝”。因此,视为珍宝,颇为珍惜。尤其是家中较大口径的水缸、米缸、腌菜缸等,不但不是随时随地就可以买到,而且更是家中缺一不可的日常用品。因此,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勤俭节约江南人做任何事的常态,补缸补甏也一样。

  补缸补甏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就是在裂缝的两侧用铁钩子把它固定拧紧,在破裂的缝里嵌入具有凝固作用的陶土。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有的补缸补甏师傅,在操作中一不小心,结果小缝补成了大缝,小洞补成了大洞,最后,只好前功尽弃。虽然这是手艺人偶尔的马失前蹄,但是自然影响自己的声誉和生意。

  我看过一位熟悉的补缸师傅的修补作业。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嘴里叼着一根香烟,一只手紧紧握着一根钢杵,一只手紧紧握着一把锤子,一点一点地在水缸裂缝的两边凿一个加装挂钩的小洞。那一锤一杵,一举一动,可谓小心翼翼,精雕细琢,严丝合缝,充分体现了工匠人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看这位补缸师傅的修补作业,无疑是“手艺人”慢工出细活的典范和榜样。尽管现在江南农村已经听不到“补缸补甏”的吆喝声,但是,这位补缸师傅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娴熟的修补技法,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打铁匠

  小的时候曾有个一个谜语:黑的放进去,红的拿出来;硬的放进去,软的拿出来;方的放进去,偏的拿出来。打一行当。谜底就是“打铁匠”。

  对于打铁匠的最初了解,主要是七十年代末的江南兴修水利设施时期。在那个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年代,都是人工、手工作业。因此,那些铁制的工具,无疑成了劳动者的神器。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场面,就需要成千上万件的劳动工具。于是乎,每一个劳动工地,都能看到打铁铺和打铁匠,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打铁的时候,炉火通红,被打的铁器也被烧得通红。一把长柄铁钳把烧得通红的铁器,夹到一个铁制的有方形、圆形两只角的铁镦子上。常言道,打铁需要自身硬。这个铁镦子就是用特殊钢材制造的,硬度较高,符合千锤百炼的要求。于是乎,大锤猛打,小锤指挥,铁火四溅,叮叮当当,甚是热闹。打制好的铁器,温度仍然极高,放入水中时,都会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几乎响彻整个工地。

  改革开放后,江南农村的不少打铁铺改行成了铸铁翻砂铺。虽然又脏又累,工作比较辛劳,但是因为与打铁技艺相通,也顺利挖到了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第一桶金”。有的甚至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有名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现在的江南农村,已经很少能看到打铁铺,也很少能见到打铁匠了。一是污染环境。这种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的企业或作坊,在现代碳中和碳达峰的新形势下,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二是优胜劣汰。现在我们家庭使用的铁制日用品,基本上都是大企业、新工艺、流水线作业,功能齐全,价廉物美,质量可靠。而打铁铺、打铁匠打制出来的铁制日用品,已无价格、质量等的竞争优势。三是机械化作业。一些水利设施,甚至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机械化,甚至是现代化作业,打铁铺、打铁匠已经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地步。红红火的铁炉子,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已经成为江南人曾经的记忆。

  老的行业在不断消亡,新的行业在不断滋生,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依然流芳百世。远去的工匠,不曾远去的工匠精神。

网络文摘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