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1月15日《人民日报》)
随着反腐推向纵深,整治领域逐步扩大,“红顶中介”亦不例外。作为一种权力腐败,“红顶中介”可谓由来已久,它专指政府官员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例如,以服务费、会费、协作费、咨询费的名义“分红”,要么以高房租、超额水电费等向主管部门“进贡”,更有甚者,直接将资金划转至主管部门或所属单位,“挟权力以令四方”,种种做法,令当事人嘘唏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关于“红顶中介”,民间谚语有云:“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通俗易懂,道出了“红顶中介”诸多违规、违法乱象。它吞噬行政审批改革红利,破坏市场秩序,干扰公平竞争,更可怕的是,它极大地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众所周知,“红顶中介”乱作为、乱收费一直广受诟病,相关部门也一再严令规范其行为,但收效甚微,这还得从其“起源”说起。“红顶中介”中,有的是因各地政府机构改革“转型而生”且拥有变相审批权,有的挂靠在政府主管部门名下凭关系揽活,有的则由政府主管部门退休干部利用“余热”而把持着。权力的作祟,使“红顶中介”与政府相关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裙关系,构成看似不伦不类,却“互相依存”的共生网络。
2014年9月11日,李克强总理曾在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见证封存109枚审批公章,可谓政府职能改革的重大举措,其现实意义不容小觑。但“政策出不了中南海”,在某些地方,庞大的企业群体却未享受到刚刚释放的改革红利,“红顶中介”乘机窃取改革成果。作为改制补充,全国上下陆续出现了大量的中介机构,它能弥补改革后的空缺,属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但不同于市场化的中介机构,“红顶中介”的出现则是政府调控不当的产物。“红顶中介”归根到底还是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在作怪。
“官本位”思想自古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行政审批一度让多少人感受到权力的力量,然当下,简化程序,下放权力,让不少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不愿丢下数年来养尊处优的审批大权,不愿失去权力的庇护。故此,在利益的驱使下,“红顶中介”应运而生,在改革大潮中不断吞噬发展的果实。
其实,如何摘掉“红顶中介”这顶破帽子。首先各部门、领导干部要转变“官本位”思维,彻底摈弃官僚主义思想残余,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真正做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群众。其次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嵌入市场竞争机制。再次,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既要对下属单位进行监管,防止权力滥用,又要对提供服务的中介企业进行合理化规范,防止服务垄断,影响服务质量。只有“三管齐下”,甚至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摘除中介的“红顶破帽”。
时至今日,“红顶中介”可谓劣迹斑斑,如何加快政府职能改革,简政放权,推进中介机构产权改革,切断裙带间的利益输送,从制度上彻底实现“官商脱钩”。让权力的归之权力,市场的归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