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厕论”这个伪命题,引起多少国人的关注。自称“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茅姓经济学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他事后解释,自己的观点绝不是在“为富人说话”,恰恰是出于对社会上最困难人群的关心。
这就是“茅厕论”的由来。我说它是个伪命题,实在是他把“富人”与“买带卫生间的廉租房”,划了个等号。仿佛只要有开着宝马车的人住上了经济适用房,就等于住经济适用房的人都开宝马车,都是腐败。其实,中国的廉租房实行的是只租不售政策,有了卫生间富人就会买廉租房,纯粹是茅老“拍脑袋想出来”的。廉租房一般面积都很小,对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廉租房,硬说有了卫生间就会引得中国富人垂涎三尺,完全把中国的富人的人格看低了。
我说它是个伪命题,还在于他把“买带卫生间的廉租房”与“穷人”扯在了一起,好像“穷人”是不配住“带卫生间的廉租房”的。表面上,茅先生关心困难人群,却又让最困难的人群住进新房而不能如厕,只得半夜三更偷偷摸摸跑公厕,这样的“美意”谁敢领受?社会保障就是要让最底层的人也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半夜三更挤公厕,能叫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吗?自2005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四,一些商品房也早已几卫、几厅,茅先生却不给穷人卫生间,说得过去吗?由此想到,大学学费已经高得愁煞穷家子女了,可茅先生依然说,“大学学费要提高,很多人反对,我是赞成的”;“我也主张电价要涨”。这难道就是他一贯的“为穷人办事”的准则么?
不能不看到,在以往保障性住房分配上,的确存在问题,比如开宝马的人住进了经济适用房,高收入者占有着廉租房等等。但这种分配上的不公,首先是管理问题,反映出财产审核和监管力度的不够,也反映出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不到位。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政府责任,严格监管程序,加大对营私舞弊者的处罚力度来解决。抓住极少数开宝马车的人住经济适用房,就断定经济适用房是腐败的产物,这种逻辑都能成立,那么有人贪污挪用扶贫款、救灾款,政府是否压根儿就不该去扶贫、救灾了呢?防止富人投机住上廉租房,就直截了当地针对富人好了,何必难为穷人?
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视角可以不同,但是,专家们的研究成果,毕竟不像“玩家家”那样简单,它是要影响公众舆论和政府决策的,自然也该认真对待才是。身为经济学家,应当谨记“隔行不取利”的古训,不熟悉的领域不要盲目开口。说出的话至少要专业一点,要有一点学术含量和思想创意,要敢于指出政策的不足和善于提供不同视角的建议,否则是会见笑于大方之家的。至于某些经济学家,被“钱途”所困,为利益集团服务,有意无意地提倡豁免某些民营企业家的原罪,公然为他们的涉嫌洗钱、造市、侵吞银行贷款等多种严重性质犯罪喊冤,那就更不可取了,由此而被老百姓贬为“砖家”,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