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元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潘石屹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时强调,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的同学们。(《法制晚报》7月24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下舆论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潘石屹属于“吃了奶忘记娘”、“崇洋媚外”的典型代表,甚至将其“上纲上线”,上升到道德审判的高度;有人则认为“钱是人家的,爱给谁给谁,你管得着吗!”斥责批判者的“酸葡萄”心理。冷思之道,我们不妨中庸视之。
首先,潘石屹是一位企业家,既如此,他赚的钱,自然有自由支配的权利。一些人质疑其动机,但无权干涉其行为,而潘石屹在回应捐款哈佛时曾表示,“只助海外中国贫困生”,似乎让人觉得钱用在“自己人”手里,大家“稍安勿躁”,不用担心。在此,又有人挥舞着道德大棒:“中国广大农村的中小学,连像样的校舍都没有,有些贫困县,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言下之意,潘石屹的钱应该“砸”在这些地方。但潘石屹,他只是企业家,非政府官员,非“有关部门”,中国基础教育条件落后非他一人造成的,亦非一朝一夕便能出现质的飞跃。
其次,潘石屹捐款行为再次反映出中国募捐体制,特别是慈善公益事业的种种诟疾,郭美美引发“中国红会事件”,回味起来至今仍在发酵。其实,当下国内有很多有主动意愿的捐款者,但他们不敢轻易“下手”,是源于他们在观望,他们在期盼中国慈善捐赠环境能冲出雾霾,走向阳光。
再次,同其他世界一流学府相比,中国的社会募捐缺乏必要的制度设计,使人感到杂乱无章。很多大学,特别是中央“青睐”的重点大学,这些学校只想争取国家经费,不重视社会募捐。即便能获得社会募捐,在回报捐赠者及用好募捐方面,也时常引发争议,比如学校回报给捐赠者冠名,学校和企业间进行利益交换、使用捐赠经费不透明等;更有甚者,挪用国家专项拨款、巧立名目、贪污受贿,一身的铜臭味,成天想的是,怎样削尖脑袋往孔方兄里钻,这无疑刺伤了捐赠者那颗炙热的善心。再有,很多国内大学毕业生,一旦离校,几乎与母校“失联”,除非这位毕业生有朝一日功成名就,那他才有可能被母校“请回去”,目的很明显:捐钱!还有的高校担心学生一毕业就“人间蒸发”,还扣押毕业证书要求学生必须在离校前归还贷款。上行下效,倘如此对待莘莘学子,一些成为“高大上”的校友又有何理由关注母校的发展!而美国大学,重视学生求学中的动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学生毕业之后,也会通过校友会组织,持续关注校友的事业发展,甚至心理动向。像哈佛大学,校友捐赠率高达近50%(普林斯顿大学高达近70%),而中国大学有哪一所学校尚能做到?无怪乎,一些日后成为“高大上”的“土豪学子”不愿捐助母校,只因为母校已非心中的学校。
为此,我们不难理解潘石屹为何把钱投在远在异乡的国人,正如SOHO中国CEO张欣所言的,“我们不担心中国学生受了好的教育之后不回国。他首先是对人类的贡献,然后才是他到什么地方去工作,所以我们没有任何这些要求。”我们应反思中国捐赠体制的问题根源在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的现代大学精神丢在了何处!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中国的募捐事业才会迎来新的春天。